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词语的表达效果

词语的表达效果

品析关键句子—词语的表达效果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在文章中找出词语的含义并理解,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2.过程与方法:归纳词语的含义以及赏析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技能,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及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用词之妙,揣摩命题人命题思路。

三.教学难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理解词语含义及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记叙文的相关知识点考纲相关要求:考情回顾:1. 2016《少年护城河》14题:请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1)我发现,唯一没有对我唱这个歌的,竟然..是大华!(2分)(2)夜里,我一个人又.跑到护城河边,河水很平静,没有一点儿波纹。

(2分)2.2015《父亲二十年的叮嘱》14题:体会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那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3.2008陕西《壶口,壶口》13题: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

(4分)(1)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不得不退让,无法不动容。

(2)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

明确题型:▪1、词语的表达效果。

▪2、理解词语的含义。

▪3、理解句子的含义。

词语的表达效果:Eg:“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顷..,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了下来。

”《背影》这个句子是写人物的,属于动作描写。

“攀”“缩”“微倾”都是动词,这些信息告诉我们人物描写肯定和人物形象有关系,这几个词都写出了父亲动作的艰难,如此艰难还要努力的去,这不正体现了父亲的伟大,父爱的伟大。

表述方法:……一系列的……词,写出了……,表现出……作用,即人物(事物)形象、品质。

Eg:“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钻”和“偷偷”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解答这道题我们必须确定赏析的角度,结合语境谈表达效果,最后指出人、物、作者的思想感情。

“钻”既表现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又用“偷偷地”修饰,形容它不知不觉地出现,生动地表明春草的活力。

表述方法:运用了……写出了……的内容,表达了……人、物、作者的……思想感情。

Eg:我发现,唯一没有对我唱这个歌的,竟然..是大华!首先,理解词语的本义。

句中的“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其次,分析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

结合上文“我”改歌词嘲讽大华是“私生子”,现在“我”有了后妈,其他人都改歌词嘲笑“我”,按照“我”的心理,大华应该也如此嘲笑“我”,但他没有这样做。

最后,总结表达的情感。

“我”既惊讶,又感激,更有愧疚。

(1)写出发现大华没有“报复”“我”,出乎“我”的意料,既表现了“我”的惊讶,又流露出“我”的感激,还传达出“我”的愧疚。

(评分标准:答出“出乎意料”,得1分;答出“惊讶”“感激”“愧疚”中的任意两点,得1分。

共2分。

)表述方法:……原指……写出了……的内容,表达了……人、物、作者的……思想感情。

思路归纳: [2016.14,2015.14,2008.13]思路一:①理解词语的本义→②分析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③表达的情感思路二:①词性→②词语反映的情形→③表现出的作用,即人物(事物)形象、品质思路三:①运用的修辞手法→②修辞的作用→③表达的情感注:以上思路可直接用于概括组织答案。

巩固练习:A、《我的老师》第三段她从来不打骂我们。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他也笑了。

(加引号的词语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思?)“好像”和“轻轻”两个词语,把蔡老师假装发怒的情形形象地写出来,而“大伙笑了,她也笑了”的“处罚”结果更是把老师的慈爱、儿童的机灵、师生间的亲密友善充分表现出来。

2、“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大伙”笑“她”的温柔、虚假的动作;“她”笑“大伙”的机灵、天真可爱。

3、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这里为什么用“狡猾”一词?)“狡猾”本是贬义词,这里作者在它前面加了限制成分“儿童的”,这样它就具有了“调皮”“淘气”的意思。

作者这样用词,形象地写出了“我”天真调皮的神态,反映了“我”与蔡老师非常亲近的心理状态。

4、“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的啊”,“这一点”指的是什么?答:这一点指“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1.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狡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狡猾”是贬词褒用,狡猾本意是诡计多端,不可信任;在这里写出“我”的调皮、机灵,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

B少年护城河肖复兴①在我童年住的大院里,我和大华曾经是死对头。

原因其实很简单,大华倒霉就倒霉在他是个私生子。

他一直跟着他小姑过,他的生母在山西,偶尔会来北京看看他,但谁都没有见过他爸爸,他自己也没见过。

这一点,是公开的秘密,全院里的大人孩子都知道。

②当时,学校里流行唱一首名字叫《我是一个黑孩子》的歌,其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在黑非洲”。

我给改了词儿:“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不知在何处……”。

这里黑孩子的“黑”不是黑人的“黑”,而是找不着主儿即“私生子”的意思。

我故意唱给大华听,很快就传开了,全院的孩子见到大华,都齐声唱这句词儿。

现在想想,小孩子的是非好恶就是这样的简单,又是这样的偏颇,真的是欺负人家大华。

③大华比我高两年级,那时上小学五年级,长得很壮,论打架,我是打不过他的。

之所以敢这样有恃无恐地欺负他,是因为他的小姑脾气很烈,管他很严,如果知道他在外面和哪个孩子打架了,不问青红皂白,总是要让他先从他家的胆瓶里取出鸡毛掸子,交给她,然后撅着屁股,结结实实挨一顿揍。

④我和大华唯一一次动手打架,是一天放学之后。

因为被老师留下训话,出校门时天已经黑了。

从学校到我们大院,要经过一条胡同,胡同里有一块刻着“泰山石敢当”的大石碑。

由于胡同里没有路灯,漆黑一片,经过那块石碑的时候,突然从后面蹿出一个人影,饿虎扑食一般,就把我按倒在地上,然后一痛拳头如雨,打得我鼻青脸肿,鼻子流出了血。

等我从地上爬起来,人影早没有了。

但我知道除了大华,不会有别人。

⑤我们两人之间的仇,因为一句歌词,也因为这一场架,算是打上了一个死结。

从那以后,我们彼此再也不说话,即使迎面走过,也像不认识一样,擦肩而过。

⑥没有想到,第二年的夏天,我的母亲突然去世了。

父亲回老家沧县给我找了个后妈。

一下子,全院的形势发生了逆转,原来跟着我一起冲着大华唱“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不知在何处”的孩子们,开始齐刷刷地对我唱起他们新改编的歌谣:“小白菜呀,地里黄哟;有个孩子,没有娘哟……”⑦我发现,唯一没有对我唱这首歌的,竟然是大华!⑧我很想和他说话,不提过去的事,只是聊聊乒乓球,说说游泳世界冠军就好。

好几次,碰到一起了,却还是开不了口。

再次擦肩而过的时候,我看见他的眉毛往上挑了挑,嘴唇动了动。

⑨一直到我上了中学,和他一所学校,参加了学校的游泳队,由于他比我高两级,老师指派他教我总也学不规范的仰泳动作,我们才第一次开口说话。

这一说话,就像开了闸的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过去那点儿事,就像沙子被水冲得无影无踪,我们一下子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童年的心思,有时就是这样窄小如韭菜叶,有时又是这样没心没肺,把什么都抛到脑后。

只是,我们都小心翼翼地,谁也不去碰往事,谁也不去提私生子或后妈这些令人厌烦的词眼儿。

○10大华上高一那年春天,他的小姑突然病故,他的生母从山西赶来,要带着他回山西。

那天放学回家,刚看见他的生母,他扭头就跑,一直跑到护城河边。

他的生母,还有大院好多人都跑了过去,却只看见河边上大华的书包和一双白力士鞋,不见他的人影。

大家沿河喊他的名字,一直喊到了晚上,也再没有见他的人影。

大华的生母一下子就哭了起来,大家也都以为大华是投河自尽了。

○11我不信。

我知道大华的水性很好,他要是真的想不开,也不会选择投水。

夜里,我一个人又跑到护城河边,河水很平静,没有一点儿波纹。

我在河边站了很久,突然,我憋足了一口气,双手在嘴边围成一个喇叭,冲着河水大喊了一声:大华!没有任何反应。

我又喊了第二声:大华!只有我自己的回声。

心里悄悄想,事不过三,我再喊一声,大华,你可一定得出来呀!我第三声大华落了地,依然没有回应,一下子透心凉,我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忍不住哇哇地哭了。

○12就在这时候,河水有了哗哗的响声,一个人影已经游到了河中心,笔直地向我游来。

我一眼看出来,是大华!○13我知道,我们的友情,从这时候才是真正的开始。

○14一直到现在,只要我们彼此谁有点儿什么事情,不用开口,就像真的有什么心理感应一样,保证对方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面前。

我们两人都相信,这不是什么神奇,是真实的存在。

这个真实就是友情。

罗曼·罗兰曾经讲过,人的一辈子不会有那么多所谓的朋友,但真正的朋友,一个就足够。

(选文有改动) 2. (真题14)请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1)我发现,唯一没有对我唱这个歌的,竟然..是大华!(2分)(2)夜里,我一个人又.跑到护城河边,河水很平静,没有一点儿波纹。

(2分)爷爷的芦苇荡汪去①奶奶去世后,爷爷还是不肯搬到新造的楼房,一个人孤零零守在村头那间红砖搭建的小房子里。

②老头的固执,让父亲和叔叔很是难堪。

他们盖起了两座三层带院小楼,房间多得恨不得开宾馆。

然而,老头不给他们表现孝顺的机会。

③爷爷的房子前,有一大片湿地,生长着大片芦苇。

这些家伙繁殖能力超强,似乎大风一吹,它们就得到了养料,嗤嗤地往上蹿。

每年农历四月底五月初,爷爷会套上他的塑胶防水鞋,一头扎进芦苇荡,然后朗声喊道:“今年的苇叶长得不赖啊!”身上挂满新打的苇叶,看起来像个白发绿巨人。

④每当此时,爷爷都很开心。

幼时放学归来,我会帮他整理苇叶,把这些绿叶子从头到脚捋平,几十片一组,码齐。

再用藤条植物的青皮做细绳,一小把一小把地扎紧。

一把可以卖5毛钱。

每年端午前,光这些苇叶,就可以为他换来几百块吃药的钱。

⑤但是,老头很倔,即便年过七旬病患缠身,也绝不是那种凡事都找儿子伸手要钱的主。

我总以为,爷爷不肯搬离这个小房子,是舍不得大自然发给他的“体己钱”。

⑥今年端午回家,路过芦苇荡,看见爷爷正独坐着抽烟,当年让我当马骑的宽阔后背,如今佝偻得让人心疼。

我帮他点上一根烟,爷孙俩盘腿坐在新鲜的泥土上。

爷爷手里握着一张褪色的照片,像握着一片风干的鱼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