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 1 0 1 8国际公法试题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 0 1 4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2014 年7 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 0分,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 18 世纪末首次将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称为国际法的学者是( )。
A. 格老秀斯B.边沁c.奥本海D.卢梭2. 联邦国家属于( )。
A. 单一制国家B. 复合制国家C. 被保护国D. 附庸国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对于因为( )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经中国政府主管机关批准,准许在中国居留。
A.经济B. 战争C. 政治D.宗教4. 一国依条约同意为另一国的利益而不在其国境上的特定地点建立军事要塞,这种对领土主权的限制称为( )。
A. 共管B.国际地役C. 势力范围D.租借5. 最早把大陆架作为法律概念提出的是( )。
A.«大陆架公约»B. 马耳他外长帕多c.美国总统杜鲁门D. «海洋法公约》6. 对于发生在公海上的船舶碰撞或其他航行及船长或其他服务人员的刑事或纪律责任事项,由( )专属管辖。
A. 船旗国B.有关人员所属国C. 船旗国或有关人员所属国D. 沿海国7. 派遣国在正式任命使馆( )前需征得接受国的同意。
A. 领事B.武官C. 参赞D.秘书8. 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有( )。
A.189个B.180 个C. 51个D.60个9. 联合国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首要的机关是( )。
A. 联合国大会B. 国际法院C. 托管理事会D. 安理会10. 第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国际法院法官是( )。
A. 梅汝傲B.王铁崖C. 史久铺D.倪征( 日奥)( y u 三声〉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每题至少有一项答案正确,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 1. 下列属于排除一国国际行为不当性的情况有(A. 同意B.不可抗力C. 经济封锁D. 自卫12. 国家的构成要素包括( )。
A. 居民B.领土C. 政府D.主权13. 国际法上引渡的程序一般包括( )。
A.提出引渡请求B.被请求国的审查C. 引渡的执行D. 引渡对象的移交14. 下列选项哪些是个人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 )A. 财产权B.休息权C. 社会保障权D.受教育权15. 国际法中合法的领土添附有( )。
A. 自然形成的新生岛屿B. 河口形成的三角洲c.在界河中进行人工填河扩展的领土D.围海造回或建立人工岛16. 沿海国在其领海内对外国船舶行使刑事管辖权时,可以( )。
A. 罪行后果及于沿海国时,逮捕船上所犯罪行的有关人员B. 罪行后果及于沿海国时,进行相关调查c.经外交代表请求地方当局予以协助D. 经船长请求地方当局予以协助17. 毗连区是沿海国对( )等特殊事项行使管制权的一带海域。
A.海关B. 财政c.移民D. 税收18. 各国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 )。
A. 航行自由B. 飞越自由c.建造人工岛屿的自由D.捕鱼自由19. 关于《联合国宪章})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于1945 年通过并生效B.是迄今为止国际上最重要的一个国际条约c. 截至2 0 0 1 年它有1 8 9 个缔约国D. 非缔约国不受其约束20. 国际组织的主要机关有( )。
A. 司法机关B. 决策机关c.执行机关D. 行政机关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 0分)2 1. 当代国际人权法确认的人权的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两大类: 和22. 领土主权所包含的和是统一不可分的。
2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划定大陆架的外部界限时,从领海基线量起到大陆架的外缘距离如果超过2 00海里的,其划定的大陆架宽度不应超过从领海基线量起海里,或不应超过连接25 00米深度各点的等深线海里。
24. 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使馆馆长分为如下等级大使或教廷大使级馆长、以及。
25. 国际法院的管辖权分为和两种。
四、名词解释{每题4 分,共2 0 分}26. 政府承认27. 引渡28. 登临权29. 国家元首30. 斡旋五、简答题{每题8 分,共2 4 分)31. 1971 年《蒙特利尔公约》对该公约下的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的违法行为规定了哪些管辖权?32. 简述条约的缔结程序。
33. 战争法规定了哪些禁止使用的作战手段和方法?六、论述题( 1 6 分}34. 试述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试卷代号: 1 0 1 8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 0 1 4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国际公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2014 年7 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 0分,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 B 6. C2. B 7. B3. C 8. C4. B 9.D5. C 10. 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项答案正确,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1. ABD 16. ABCD12. ABCD 17. ABC13. ABC 18. AB14.ABCD 19. ABC15. ABD 20. 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 0分}21. 个人权利人民自决权22. 领土所有权领土管辖权23.350 100 24. 公使或教廷公使级馆长代办级馆长25. 诉讼管辖权咨询管辖权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26. 政府承认是指一国通过某种方式表示认可另一国产生的新政府有代表其国家的地位或资格。
政府的承认发生在一个国家的内部出现社会革命或叛乱,导致该国发生非宪法程序的政权更迭,建立了新政府。
这个新政府全然改变旧政府的对内统治秩序,甚至改变了国家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改变了旧政府对外关系的方针、政策和国际关系。
因而发生既存国家承认这个新政府的问题。
27. 引渡是指→国应外国请求,将位于本国境内而被请求国追诉或判刑的人移交请求国审判或执行刑罚的行为,现代引渡制度是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有关国家有效行使管辖权和制裁犯罪的重要保障。
28. 登临权是指军舰在公海上对于有合理依据认为外国船舶( 事有完全外交豁免权的除外)有从事海盗行为、奴隶贩运、从事未经许可的广播、没有国籍或虽然悬挂外国旗帜或拒不展示其旗帜、而事实上却与该军舰属同一国籍的嫌疑时,可命令该船舶停船并派人登临和检查的权利。
29. 国家元首是国家的最高首领,在外交关系中是国家的最高代表,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集体。
国家元首在外交活动中代表国家,其行为对它所属的国家具有拘束力。
30. 斡旋是指由第三方为争端当事国提供有利于他们接触和谈判的便利条件,提出自己的建议或转达各方的意见,从而促使当事国开始谈判或者重开始业已停止的谈判。
五、简答题{每题8分,共2 4分}31. 1971 年《蒙特利尔公约》对该公约下的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的违法行为规定了哪些管辖权?答:(1)航空登记国的管辖权;(1分〉(2) 航空器降落时被指称的人犯仍在该航空器内,则航空器降落地国有管辖权;(1 分)(3) 罪行发生地国有管辖权; (1 分)(4) 在租来时不带机组的航空器内发生犯罪或针对该航空器的犯罪,承租人的主要营业地国或永久居所地国有管辖权; ( 2分)(5) 罪犯发现地国有管辖权;(2 分)(6) 不排斥本国法的其他管辖权。
(l 分)32. 简述条约的缔结程序。
答:(1)约文的议定。
条约约文的议定通常是通过缔约方派代表进行谈判。
对国家来说,它可以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外交部长进行议定约文的谈判,但通常都是由国家的主管当局委派全权代表参加谈判。
( 2分)(2) 约文的认证。
缔约各方代表议定条约约文之后就进入第二个程序,即认证约文的阶段.谈判国可以在条约中规定认证的程序,或由参加起草约文的国家约定程序。
若没有规定或约定程序,可采用以下方式:签署、待核准的签署和草签。
( 2分)(3) 表示同意接受条约拘束。
条约约文经过认证后,进入一个国家最终接受条约拘束的阶段。
只有国家作出同意接受条约拘束的表示,它才是条约的缔约国并能成为当事国,从而受条约拘束。
国家表示接受条约拘束的方式有多种,包括签署、交换构成条约之文书、批准、接受、赞同或加入,或任何其他表示同意之方式。
( 2分)(4)交换或交存批准书。
国家以批准、接受、赞同或加入的方式表示接受条约拘束,须履行交换或交存其批准书、接受书、赞同书或加入书的程序。
因为这样的文书是缔约国最终表示接受条约拘束的证明。
( 2分〉33. 战争法规定了哪些禁止使用的作战手段和方法?答:现行国际条约规定的禁止使用的作战手段和方法有z(1)禁止使用极度残酷的和过分伤害的武器; ( 2分〉(2)禁止使用不分皂白的作战手段和方法;(2 分)(3)禁止使用改变环境的作战手段和方法; ( 2分)(4) 禁止使用背信弃义的作战手段和方法。
(2 分)六、论述题(1 6 分)34. 试述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答:国际法基本原则是指在国际法体系中,那些得到各国公认、具有普遍意义并构成国际法基础的原则。
它们在国际法中代表着有关规则的最高共同标准或称国际法的最高准则。
( 3分)它们的特征包括:各国公认F具有普遍意义;构成国际法基础;具有强行法的性质。
( 3分)综观国际法的各项文件,可以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概括为以下几项:(1)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主权平等原则是国际法的最重要的原则。
( 2分)(2) 不侵犯原则,是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的引申,也是国际法发展进步的表现。
不侵犯原则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建立各国友好关系,保护国家主权、立和领土完整的最基本原则。
( 2分)(3)不干涉内政原则。
不干涉内政原则是指任何国家或者国家集团不得以军事、政治、经济或者任何其他手段干涉他国内政。
不干涉内政原则也是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的引申。
( 2分)(4)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它是不侵犯原则的引申。
(2 分)(5) 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是由" 条约必须信守" 这一古老的国际习惯规则发展而来的《联合国宪章》规定其为一项各国均应遵守的国际法原则。
(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