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关于延迟退休的社会必要性浅析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学系:应急管理系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应急管理)课程名称: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论文评分:年月日关于延迟退休的社会必要性浅析[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和科技水平的进步,人们的平均寿命也有较大的提高,而且由于我国多年来一直奉行少生优生的计划生育国策,使得我国的生育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较低的生育率率和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使得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明显,使我国已经提早进入了老齡化社会。
老龄化的社会给年轻人带来较重的经济抚养重担,并且由于年轻劳动力的短缺,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未富先老”的严峻形势对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养老金亏空”愈演愈烈,导致了我国养老金供给的负担更加严重。
于是,许多专家认为当前应适当的调整退休年龄,从而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
所以,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既有必要,也有条件适当延迟退休年龄。
[关键词]延迟退休;必要性;养老金;公共事业管理一、延迟退休政策解读1.延迟退休概述延迟退休即延迟退休年龄,指国家结合国外有些国家在讨论或者已经决定要提高退休年龄的政策来综合考虑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就业的情况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龄来延迟退休的制度。
2013年6月,由于就业压力等多重原因,人社部已经搁置延迟退休的思路,仅仅从研究着手,进行学术探讨。
到2013年11月,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明确了顶层设计中,延迟退休政策渐行渐进。
[1]笔者认为,延迟退休是指,在法定退休年龄的基础之上,根据年龄结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养老保障方面的变化,提高原有法定退休年龄的一种行为。
2.延迟退休的具体实施方法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回答,我国延迟退休将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的方案。
以一种缓慢而稳妥的方式延长缴费年限,相应缩短领取养老金年限,减少政策调整给社会和有关人员带来的影响。
“小步徐趋,渐进到位”,每年只延长几个月的退休时间,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达到计划中男性65岁,女性60岁的退休年龄。
二、我国现行退休政策1.退休年龄现行退休政策下男性与女性法定年龄不同,女性一般退休年龄为55岁,女工人可在50岁退休,男性法定退休年龄统一为60岁。
其中,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工人,常年在海拔3500米以上高原地区和常年在摄氏零度以下的冷库、生产车间等低温场所工作的工人,可以提前退休。
这一法定退休年龄制定的依据主要是我国建国初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
2.退休后养老体系我国的养老保险目前以第一层次[2]的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包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主要覆盖城镇各类企业及其职工、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
[3]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构成。
领取养老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必须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二是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累计缴费满15年。
三、现行退休政策存在的问题1.男女性别在退休年龄上差距过大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为74岁,女性高于男性为77岁。
由于女性的平均寿命要明显高于男性,而且在我国,女性要比男性早5年退休,这不仅导致我国养老金支付压力加重,而且也不利于妇女权益的保障。
2.退休年龄过早我国现行的退休年龄规定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
首先从大幅上升的人均寿命角度上说,我国人口在1950 年的平均寿命是41.2 岁,其中,男性40 岁,女性42.3 岁,而从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来看,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增加到74.83 岁,男性72.38 岁,女性为77.37 岁。
可见60 年来,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增长了30 多岁,而我国的退休年龄却没有随之进行调整变化,自然就显得偏低了。
其次,从世界范围来看,除了非洲的一些国家之外,大多数国家都是在65岁、67岁,而且都是渐进式延迟的,且多为男女同龄退休,我国现在是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我国的退休年龄明显低于国际水平。
[4]3.教育发展导致参与工作年限变短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教育,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龄在不断推后。
在过去,可能中国人普遍参加工作的年龄都在17、18 岁,甚至更早。
但现在,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情况已不同。
在城市,大家普遍参加工作的年龄都在22 岁以后。
如果继续沿用以前的退休年龄,很多劳动者参加工作的年限将大大缩短,这既不利于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3]尤其是许多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岗位,比如高校老师、研究人员等,他们往往在五十到六十岁这段时期是处于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时期,如果这部分人早早退休,将是一种高端人才的流失,4.养老金空账压力大,社会经济负担重在1997年,劳动部发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开始推行养老保险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模式[6]。
然而1997年之前退休的人之前并没有个人账户的积累,但是他们的养老金仍然需要支付。
在存在转制成本和没有积累的情况下,当统筹账户不足以支付这些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时,没有与统筹基金账户分开管理的个人账户基金便成了弥补退休职工养老金缺口的主要来源,而直接的后果就是我国养老金缺口不断增大,为了弥补缺口,很多地方都提高了缴费率,而这又给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抱。
因此养老金空账给整个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7]近几年来,我国个人账户“空账”规模在急剧扩大,个人账户记账累计额减去各省做实的累计结余就是“空账”。
截至2014年底,个人账户的空账额超过3.5万亿元。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珍用了一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状况:“这就好比说一个人口袋里有10元钱,,可他还有一张11元的欠条在别人口袋里。
”庞大的养老金空账,使得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举步维艰。
四、延迟退休的客观原因1.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均寿命的延长,工作条件的改善,人类社会进入老龄化社会是必然结果。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开始面临着更为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更快,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而人口老龄化将使人口年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对劳动力供给、劳动生产率、消费、储蓄、人力资本投资和社会养老保障等产生深远的影响,给我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和持续发展动力带来巨大冲击。
199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只有636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5.57%,2001年,这一数量达到9602万人,占总人口比例己经超过了国际上对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7%),达到7.1%,这代表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2005年,我国65岁上人口数量首次超过一亿,并且这一数量和比例还在逐年递增。
表1[8]2.老年抚养比不断提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老年人口负担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老年系数[9]越高,意味着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年人口数量越来越多,而这些人的养老金一部分要由工作中的年轻劳动人口支付,这在无形中会加重社会上劳动人口的缴费压为。
2013年,我国的老年抚养比是13.1%,差不多是9个劳动年龄人口负担1个拿养老金的老年人曰。
而据预测,到2035年中国将会是2名纳税人供养1名养老金领取者,这会给社会增加极大的压力。
3.就业形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从1980年开始实行就业者、市场和政府三结合方针的政策,就业渠道和方式日趋多元化,退休人员在市场上可以继续就业,存在"退而不休"的现象,一方面办理退休手续,另一边签订新的劳动协议。
从而出现一方面拿着退休金,另一方面挤占年轻人就业岗位行为。
个人利益虽然得到了充分满足,却损坏了社会利益。
有人说延迟退休年龄会挤占年轻人的岗位,但事实证明,如果不延迟退休年龄,同样拥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退休人员仍然在就业市场活跃着,并没有减缓就业压力。
当前的市场就业体制下,法定退休年龄实际上已无力调控劳动供给。
五、延迟退休的意义1.使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开发延长退休年龄,就可以增加知识分子的工作年限,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与创造性。
而不可逆转的老龄化,势必会增加社会整体的抚养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延迟我国的退休年龄,将会使老年人力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与利用。
尤其在第三产业的一些岗位上,老年人拥有其他年龄段人口所不具备的优势。
从现代医疗水平和总体健康状况来看,60岁左右的人健康状况普遍良好,晚几年退休可以胜任手头的工作,我国还按照几十年前设定的退休标准早已脱离社会发展实际,造成了社会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延迟退休可以弥补这一缺陷,进一步挖掘“年轻老人”人力资源,提高我国人力资源整体利用水平减少浪费。
因此,延长退休年龄既有利于提升对高级知识分子的利用效率,又有利于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2.缓解养老金给付压力实行延迟退休,增加职工的缴费年限,从而增加养老金积累,减少养老金基金支出,从而通过增收减支弥补养老金缺口。
有专家测算,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我国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缓解基金缺口约200亿。
3.有利于改善部分家庭的生活水平尽管社会在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随着提高。
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的家庭仍处于比较贫困中,需要在五六十岁时仍需要工作。
如当今晚婚晚育的观点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父母五六十岁时,孩子二十几岁还在读书的情况不少,对于这种情况发生时,这些家庭的生活来源将会变得比较困难,尤其是对于一些家庭收入较低贫困的家庭更为明显,延迟退休年龄的调整可以帮他们度过这一段艰难的时间,因为现在退休的职工想要再找一份待遇比较好的工作是非常困难的。
另一方面自我国计划生育实施以来,现在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
而老人小孩无论在那个时代都是属于需要依附家庭经济生存的群体。
从20世纪90年代前由多个子女家庭共同赡养两个老人到如今一个家庭就要供养四个老人,这个对于这个物价飞涨的时代,无疑给每一个生活压力日益增大的家庭肩上再添加一副沉重的担子。
推迟退休年龄的调整可以让仍是健壮的父母依然可以通过工作生活从而推迟父母需要通过领取较少的养老金或依靠年轻一辈赡养的生活。
推迟退休年龄不仅可以将每个劳动者丰富的经验与技术充分的贡献于事业,促进社会的发展,而且还可以缓解家庭的养老负担,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这符合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