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的外交新布局2015

我国的外交新布局2015

我国周边地区发展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
摘要:当代中国周边外交正站在新历史起点上,周边环境的大变化一方面推动了我国周边外交事业的蓬勃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这些重大变化对中国周边外交的创新工作提出了新的现实要求。

党的十八大之后,尤其是今年“两会”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外交领域的大手笔一处接着一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这一处处大手笔,凝聚着我们党对中国外交新环境的科学判断,展示了我们党关于中国外交的一系列新理念、新布局,也昭示着中国外交更加辉煌的新未来。

关键字:周边环境外交国情新布局
一、周边形势严峻
(一)东海与南海联动、陆地与海洋内联
近年来,中国的边海形势日益严峻,对中国的周边外交构成了巨大的考验和挑战。

东海,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继续僵持;在南海,中国同菲律宾等国的海洋权益争端不断加剧,而且中菲南沙争端还因菲律宾的恶意扩大事态而冲破了以往的外交谈判框架。

无论是在东海还是在南海,除了争端当事国之外,都有非争端当事国势力介入。

美国宣布日美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并以“航行自由”为幌子积极介入南海问题;日本也试图介入南海争端。

印度、越南有关公司签署了在南海争议海域共同开发海上油气资源的合作协议,还与日本就从南海经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这一“海上交通路线”的航行安全重要性进行了确认。

在陆上,中国与印度的领土争端问题长期僵持不下,去年出现了中印“帐篷对峙”事件。

此外,陆地边疆的安全问题较之往年更为突出。

“东突”势力在新疆的恐怖活动没有停止;西藏的一些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

此外,由于朝鲜半岛问题持续升温,我国东北边疆的安全形势也面临考验。

当前中国边海形势的特点是:1.与周边国家领土争议明显化、激烈化;2.与中国存在领土或海上权益争端的国家间正在相互靠近,使东海与南海联动、陆地与海洋内联的边海形势进一步演进;3.域外大国特别是美国,对中国与周边邻国边海争端的升级有直接联系;
4.陆地边疆的安全问题再次凸显,且受到周边国家安全形势的影响。

(二)由“弱势中国”向“强势中国”下的关系演变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有这么多邻国、这么多遗留争端的国家,这样的特点构成独特的周边关系---邻国情况复杂,与中国的关系变数多,近而不亲者多;遗留争端存在于领土、历史、海域、人文等各领域,容易发酵;局势随中国兴衰而动。

可以说,周边外交的新挑战是中国迅速崛起引起的多重反应之一,且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由“弱势中国”下的关系向“强势中国”下的关系演变。

此外,美国因素发生转变。

美国的战略重点由改变中国转向应对中国崛起与挑战,保护美国的主导地位和利益。

通过自身战略调整,防止中国替代或者削减美国的存在与影响力成为美国“重返亚洲”的新战略。

在几乎所有的新变局中都有美国的影子,美国通过加大在中国周边的投入,利用多层关系机制,企图构建应对中国的网络。

当前,重要的是准确把握周边形势,作出正确的判断。

形势有没有发生逆转?这是一个大判断。

我认为,尽管应对强势中国是周边国家的战略性布局,但周边没有形成一个敌对包围圈,具有多层含义,中国有巨大的运筹空间。

二、中国外交的新理念
1.关于“中国梦”。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关于中国对外交往的旗帜。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还提出,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旗帜。

这面旗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合作共赢”的理念。

3.关于新型大国关系。

在国际关系中,大国关系是国际局势的导向性因素,也是国际格局的重要塑造性,因素。

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中国的大国政策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最近两年来,中国倡导的新型大国关系成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短短的时间,新型大国关系从理念变成了推动现实的巨大力量,凝聚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世界局势的科学判断、对国际关系发展历程和中国外交实践的科学总结。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外交新理念远远不止上述三点,“命运共同体”等新的理念同样引起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

中国外交的新理念必将催生中国外交的新面貌,推展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三、中国外交的新布局
1.全方位。

领导人的外交活动最能体现一国外交的宏观布局。

最近一段时间,习近平主席的两次出访、李克强总理的一次出访和中国举办的国际活动、接待的外国领导人已经充分展现了中国外交的全方位布局特色。

中国领导人的出访国有大国强国、也有小国穷国,有近在咫尺的邻国,也有远隔万里的非洲、拉美国家。

2.宽领域。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外交活动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人文等各个领域。

首脑外交既谈政治,也谈经济,既推动经贸合作,也推动人文交流,同样也会探讨人类共同挑战的应对之方和国际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之道。

3.多形式。

多形式、甚至不拘泥于形式的外交活动往往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外交事务成竹在胸、驾轻就熟,仅仅几个月时间,就通过多种外交形式,谱写了外交的开篇之作。

首脑外交是重中之重。

今年“两会”以后,习近平主席作为国家元首、李克强总理作为政府首脑,他们的出访带动了世界的“中国风”。

4.谋长远。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外交工作重视战略思维,立足当前,但重点在于谋长远。

习近平主席在美国开展的“庄园外交”谋的就是中美关系的长远、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长远,是在做一件对中国、对美国、对全世界都利在千秋的大事。

四、小结:
总之,通过对第一代领导集体倡导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邓小平的和平与发展思想、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世界文明多样性和新安全观以及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
的构建和谐世界理念的考察。

我们可以看出:实质上中国向世人展示一种不同于一些强权国家那样,而是维护世界和平,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努力在国际上发挥大国的积极作用,最终实现整个国际社会的繁荣和和谐。

参考文献:
《形势与政策教育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13年01期
2012年喔月02日中国新闻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