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垃圾处理场项目建议书

垃圾处理场项目建议书

五河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项目建议设计证书编号:110121-1 SJ合肥市市政设计院2006年3月文件签署合肥市市政设计院五河县市容管理局院长:刘子清局长: 高级工程师分管院长:武荣副局长: 工程师总工程师:周长杰经济师:所长:吴东彪校核:吴东彪审核:程峻峰审定:武荣项目负责人:韦雪华主要编制人员:韦雪华1.概述项目概况项目名称:五河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主管单位:五河县建设局建设单位:五河县城市投资有限公司项目地点:五河县朱顶镇和尚洼山坳编制目的为解决五河县城市生活垃圾出路问题,对拟建的五河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推荐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建设方案,供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编制依据①五河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委托书;②《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设部,2001 年;③《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0 号,建设部、环保局科技部;④GB16889-1997《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⑤CJJ17-2001《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⑥ 五河县城市投资有限公司提供的与本工程相关的其他基础资料。

编制范围本项目建议书主要根据五河县环卫设施的具体情况,以及垃圾的成分、产量等选择合理的垃圾处理方案。

本项目建议书编制范围包括以下内容:改建、新建10座垃圾中转站;新建一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以及配套设施。

2.城市概况城市简介五河县位于皖东北,淮河下游,面积1595 平方公里,人口万人,城镇人口11 万人,县城规划面积20 平方公里,处于淮河北岸。

地形五河县位于淮海平原南端,地形平坦开阔,除有零星残丘分布外,平原占全区总面积的%。

全市市区海拔高度在28~31 米之间,地形总趋势西北高、东南低,坡降为1/8000 。

气象2.7五河县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常年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平均风速为米/秒。

全年平均日照为小时,平均降水量901毫米。

多年平均气温C〜15.0 C,无霜期210〜222天,最大冻结深度为0.13米。

水文境内河流属淮河水系支流,主要干流有浍河、沱河等地质为第四纪地层,主要发育自上太古界五河群、新生界第三系。

基底构造 属华北凹陷南缘。

古河道有三条,呈西北 东南向展布,河道主流线宽12公里,并以程集至三十里铺的一条最为发育,砂层累计厚 质方面土质为粘土、亚粘土、亚沙土及部分淤泥和人工填土, 60 〜260K Pa 。

地震地震烈度为7度。

社会经济概况5〜16米。

工程地 允许承载力为五河县经济“十五”期间发展迅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亿元,年递增%2005年五河县生产总值达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达亿元;第二产业亿元;第 三产业达亿元。

2农民人均纯收入2837元。

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净增亿元。

3.项目背景环卫系统现状五河县市容管理局为副科级,财政全拔事业单位,隶属五河县建设局。

单位地址:五河县城关环城北路西段。

五河县垃圾收运流程图如下:垃圾 -------收集(小板车) 垃圾------- > ------------------- (小板车)五河县垃圾收运流程图转五河县现有垃圾中转站20座,垃圾转运车15辆。

—填埋场 专运车)目前,五河县唯一的望淮岭垃圾填埋场占地亩,从1996 年下半年投入使用,现已接近饱和。

工程建设必要性由于现有的望淮岭垃圾堆放场已停用,造成五河县近期无固定消纳垃圾的场所,只好把城市的垃圾污染源转移至城郊的沟塘,造成多方面危害:1.垃圾围城的局面势必影响和制约五河县的经济发展。

五河县城市发展已步入快车道,作为必备的城市基础设施之一的垃圾处理场如不尽快建成,垃圾处置问题如不得到妥善解决,对于城市的市容、市貌和投资环境将有恶劣影响。

2.污染水体。

窑场或废沟塘内的垃圾雨天随雨水漫流,污染地表水;毫无防渗措施的堆填污染地下水。

黄淮平原地下水位均较高,五河县市区采用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农村则是直接饮用地下水。

随意堆填垃圾将直接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这种影响甚至会波及数代人。

3.污染土壤。

垃圾场渗沥液这种高浓度废水夹带有害元素也会污染土壤,改变土壤的营养结构。

五河县作为一个农业县,郊区大面积土壤结构发生改变对五河县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

4.由于此种垃圾处置方法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污染,群众反应十分强烈,经常引发不应有的的风波。

5.垃圾转运中仍以板车作为收集运输工具,垃圾中转站也较为简单落后,且转运具有一定压力。

因此,五河县垃圾处理场及配套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

4. 工艺确定序号 年份垃圾日产量(吨)垃圾成分分析经测定,五河县城市生活垃圾成分见表4-1。

五河县生活垃圾成份(% (2005年)1•五河县城市中无机物占较大比重(59%,煤渣灰土含量高(%,这与五河县属经济欠发达的中小城市、气化率不高有关。

2.可燃物(纸类、竹木等)含量低。

3.厨余含量大,致使垃圾含水率较高。

4.五河县生活垃圾仍为混合收集方式,这样致使垃圾成分复杂,性质不均匀,且随着季节波动较大。

垃圾量预测五河县现日产垃圾350吨/天,国家建设部统计得出的全国城市近几年“垃 圾年增长率为4〜5%'。

确定2006年以后垃圾年增长率取为4%2008年-2018年垃圾日产量见下表。

五河县2008~2018年的垃圾日产量预测表表4-2表4-1由上表可看出五河县生活垃圾特点如下:无害化处理工艺比较目前,垃圾处理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焚烧及综合利用等几种方式。

填埋的主要优点是建厂费用与运行费用相对较低,而且对垃圾的最终处置而言,卫生填埋也是唯一的方法,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填埋所产生的渗沥水、沼气及恶臭对水、土、气有污染,使得防治投资大。

堆肥法在实现垃圾无害化的同时,生产出含腐殖质较多的有机堆肥,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也有不足之处:⑴堆肥养分含量不高,只能用于土壤改良剂;⑵我国城市垃圾为混合收集,必须先进行预处理方可堆肥。

但预处理系统复杂、投资大,国产的关健设备不成熟。

焚烧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活的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占用土地资源少,缺点是建厂投资高、操作要求高、设备较复杂、要求垃圾有一定热值。

现将填埋、堆肥、焚烧三种方法比较如下表。

垃圾处理工艺比较表4-3处理工艺确定从五河县的具体情况来看,它是一个农业城市,处于城市发展阶段,建设资金不很充足,垃圾可燃成份不高,所以目前不宜采用投资高的焚烧工艺,可考虑堆肥和填埋。

鉴于目前垃圾成分中有机物含量不高、垃圾成分不均匀、 现有技术条件下堆肥产品市场有限、五河县垃圾混合收集仍将维持一段时间、 堆肥条件还不成熟等,所以建议五河县垃圾处理采用填埋工艺。

5项目选址场址及使用年限根据甲方意见,场址初步定在五河县城郊。

本填埋场占地 容25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按80%计,则有效库容为200万立方米,垃圾压实 密度按0.9米3/吨计,则此填埋场可填埋垃圾180万吨。

填埋场建成时的2008 年的垃圾量为350吨/天,确定此填埋场的起始处理规模为 350吨/天,按市区所有垃圾均运往此填埋场计算,则2008-2018年运往此填埋场的垃圾量如 下表。

2008年~2018年垃圾进填埋场数量预测表表5-1由上表可见,此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年限约为 11年(2008-2018 )。

5.工程内容355亩,总库工程内容五河县垃圾填埋场工程内容主要包括防渗工程、渗沥液收集工程、渗沥液处理工程、雨水排放工程、导气工程、场内道路工程、附属建筑物及垃圾中转站工程等。

1.防渗工程垃圾填埋后水分和有机分解液体形成的污染液经填埋场侧面和底部渗出去,为有效防止垃圾渗沥水对地下水的污染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垃圾填埋场必须采取有效防渗措施,渗沥液不向邻近地区渗透扩散,使垃圾填埋场成为一个封闭的独立单元。

根据CJJ17-2001《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对“自然防渗”填埋场的要求(天然粘土类衬里的渗透系数不应大于X 10-7cm/s,场底及四周衬里厚度不应小于2m),本场区的地层不具备自然防渗条件,必须采取人工防渗措施。

五河县垃圾填埋场库区采用高位填埋方法,防渗采用土工合成膜处理。

填埋区土工合成膜防渗方案的设计包括场地平整、衬里材料的选择和保护层的设置等内容。

同时还要考虑与上部的渗沥液导排系统及以下部的地下水导排系统的结合。

本设计选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为本工程填埋区的防渗衬里材料。

2渗沥液收集工程渗沥水收集系统是由30cm厚场底导流层、DN400m排水主盲沟、DN200mm 排水副盲沟和集水井组成。

3.渗沥液处理工程渗沥液水质较一般生活污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金属含量高、水质变化大、NH3-N 含量高等特点,渗沥液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4•雨水排放工程由于场区地形平坦,为使雨水顺利排出填埋场外,在填埋场四周应有雨水排放设施,可防止场内雨水淤积和最大限度地减少渗沥液的量。

排水明沟可兼收已填埋单元的雨水和场区外的雨水。

5.导气工程有机类垃圾由于受微生物分解而产生气体,气体种类有甲烷、CQ NH、H2S等。

由于此垃圾填埋场库容不大,产气一般在垃圾填埋的第5年达到高峰, 以后渐减。

所以本工程现场只考虑采用垂直导气管导排。

6.场内道路工程场内主要道路设计标准应满足交通量、车载负荷及使用年限的要求,场内道路有永久性道路和临时车道两种。

填埋工艺垃圾车经地磅房运至填埋场,卸料后,由推土机推平、压实机碾压、填土覆盖等。

填埋作业实行单元分层作业,按先后次序循环进行,每单元大小一般以一日一层作业量计算,填埋物划分为近似矩形网格,每层垃圾约厚2.5m,分3-4个碾压小层,每个碾压小层厚0.6m左右。

压实密度控制在m以上,最后进行日覆盖。

6.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及建设进度6项目组织管理企业组织五河县生活垃圾处理场隶属于五河县市容管理局,实行企业化管理。

管理系统图6-1五河县生活垃圾处理场管理系统图劳动定员填埋场起始处理规模350吨/天,为m级填埋场。

按建设[2001]101号《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中规定m级填埋场劳动定员30~50人。

由于已设污水处理厂且处理规模为m级填埋场的上限,所以取50 人,具体见下表。

五河县垃圾处理场人员编制一览表表6-1人员培训生活垃圾填埋场,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过硬的工人队伍。

除配套比较先进的工程设施和技术装备外,重要的是提高人员素质,所以必须制定出有关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计划。

培训工作可采取培训课程、研讨会、考察、技术咨询、在职培训等多种形式,并贯穿于从项目前期准备到运行管理的全过程。

工程建设进度为确保工程如期完成和交付使用,本报告对工程进度作如下设想:五河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进度计划表表6-2整个工程约需年时间。

7.投资及财务计划工程投资估算五河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投资估算表表7-1(续表)资金来源五河县生活垃圾填埋场总投资5700 万元人民币,其中自筹2400 万元,拟争取世行贷款2300万元.工程效益分析7.3.1 社会效益填埋场的建成使用,将替代临时堆场,基本解决了的生活垃圾出路问题,也为五河县的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理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