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小数的不进位加法》
学科:生活数学年级:八年
【教学内容分析】:本篇教学内容选自生活数学校本教材八年级“小数的认识” 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的不进位加法、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不进位的加法后进行教学。
此部分内容是小数的实际运算阶段,本节课学习整数部分在千位以内的一位的小数不进位加法运算。
随着学习内容由整数部分为0变为千位以内, 难度也略有增加,应用范围也变得更广,而学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建立起对小数的加法的应用,所以本节也是为提高学生未来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而打基础。
【学情分析】:班级一共13名学生,年龄在14岁至18之间,其中智力障碍学生5名,自闭症学生6名,唐氏综合症学生2名,根据学生的听理解能力、生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将学生分为A B C三类。
A类学生:3名学生(张同学、杨同学、王同学)。
张同学具有口算1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运算,王、杨同学可以利用数手指或顺数的方法计算10以内不进位加法。
他们具有列竖式计算整数部分为0的一位小数的加法运算,知道列竖式时要数位对齐,并能运用总结归纳的简便计算方法口算整数部分为0的一位小数的加法算式。
但他们对于整数部分部位0的一位小数的加法计算不够熟练,尤其是加数的整数部分的数字个数不同时,列竖式很容易错位计算。
B类学生:6名学生(孔同学、但同学、于同学、王同学、郭同学、高同学)。
理解能力相对稍差,对小数的读写需要一定的提示,在使用竖式进行整数部分为
0、小数部分为十分位的小数不进位的加法运算过程中,需要老师的不断提醒才
能对准各个部分,完成计算。
C类学生:4名学生(吴同学、姚同学、韩同学、张同学)。
四名学生不能独立对小数的进行读写,张同学是自闭症孩子,与老师几乎没有语言上的交流。
他们不具有计算的能力,但可以经提示利用计算器输入小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A类:列竖式计算一位小数的不进位加法。
B类:列竖式使用计算器计算一位小数的不进位加法。
C类:经提示使用计算器输入小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整数加小数的计算规则,利用黑板进行竖式的演示,使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列竖式进行计算,并能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情感价值态度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小数的计算应用到生活中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能够通过列竖式的方法准确进行整数部分在千位以内的一位的小数不进位的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在列竖式的过程中找准数位,并能够对应准确
【确立重难点的依据】:本节课学习整数部分在千位以内的一位的小数不进位的加法运算,所以将教学重点确立为能够通过列竖式的方法准确进行整数部分在千位以内的一位的小数不进位的加法运算,鉴于学生在列竖式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对错相应数位的情况,所以本节课的难点是在列竖式的过程中找准数位,对应准确,通过解决教学难点来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正文
环节一:复习导入
【设计意图及应用策略:经过周末两天的假期,学生对整数为0的小数不进位加法,可能会遗忘较多,教师利用导入环节,让学生总结和归纳学习过的内容,将知识点重心平稳过渡到本节课的新授内容】
1.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回忆上周学习过的知识
师:上周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小数?加法?
师:小数有什么特点?
生:0?整数部分相等?不进位(整数部分为0小数不进位的加法)
2. 看一看黑板上的算式
0.2+0.6= 12+36=
你能通过列竖式来计算么?
0.2
+ 0.6
0.8
12
+ 36 3
48
预设生成:1.学生对之前学习的内容记忆不完全或表达不清楚
2.
B 、
C 类学生列竖式出现对错位置的现象 解决策略:1.教师主要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表达,训练学生总结能力、表 达能力、记忆能
力。
2. 提示学生相应数位进行对应。
我的补充(此栏空白。
供每名教师在二次备课时补充)
环节二:知识新授
【设计意图及应用策略: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整数部分为 0的小数不进位加法,本节课学习整数部分不为 0的小数不进位加法,在列竖式 时要考虑小数部分的分位,也要注意整数部分的个位十位和百位】
1. 在黑板上出示算式
10+6= 10.2+6.7=
2. 对两个算式逐一进行分解
① 请两位学生起来读一读算式
② 分别说一说算式中小数的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数位是什么
3. 能不能使用上一节课学习过的方法来计算
师:我们之前学过什么方法
生:列竖式
师:说一说在列竖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生:找准数字所代表的数位,相应数位的数字要对齐,小数加法不要遗忘小数 占
八、、
预设生成:学生对需要注意的问题表达不完整
解决策略:教师主要引导A 类学生进行自主表述,对 B C 类学生和表达不完
整的教师重新复述,学生跟读并记住
4. 在黑板上列出竖式,进行演示:
+ 6
10.2
+ 6.7
16.9
预设生成:学生在第二个竖式中,仍然出现了对错数位的情况
解决策略:由于在本节新授中,出现的数位较多,学生可能会出现无法对准所有数位的情况,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以小数点为中心进行对齐,先对应小数点,然后对应十分位,然后对应个位、十位……以此类推
5 •出示新算式25.8+3.1 =
①请一名C类学生读一读算式
②请一名B类学生说一说在算式中的小数,都包含了哪些数位
③请A类学生到黑板前列竖式
25.8
+ 3.1
28.9
预设生成:1.C类学生不会读出现在算式中的小数
2. 学生在竖式的计算过程中,顺序弄反,从前向后加
解决策略:1.提示学生加号的出现不影响小数的读法,如果还是不能读,教师复述,学生跟读
2. 提示学生在竖式计算过程中,需要从后向前逐一加
环节三:巩固练习
【设计意图及应用策略:在练习环节上,出示学生常见的食品、日常用品及其价 格,利用本节课的新授知识,解决生活常见的问题,让生活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为未来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做铺垫】
出示课件图片
1. 任意选择你喜欢或你需要的两种商品
2. 对你选择的商品进行结账,算一算你选择两种商品一共需要花费多少钱
预设生成:学生不知道怎样计算一共花费多少钱
解决策略:告诉学生将代表价格的小数相加,得到的结果就是一共需要花费的 钱
我的补充(此栏空白。
供每名教师在二次备课时补充)
环节四:课堂总结
【设计意图及应用策略:引导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对本节课知识点的 记忆】 说一说在列竖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 找准数位,名称相同的数位相对应
2. 对齐相应数位上的数字
3. 计算结果不要遗忘小数点 预设生成:学生总结的不全面
解决策略:教师引导学生补充,并强化记忆 我的补充(此栏空白。
供每名教师在二次备课时补充)
【板书设计】:
2.5
6.3 4.2
元 元
10.1 元
【家庭指引】:学生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多让孩子进行零钱的整理,你买了几种
东西,一共花了多少钱,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将所学内容应用到生活中。
A类学生家长可以带领进行超市购物,对所学范围内的小数加法应用到结账范围内;B类学生家长多提示小数各个数位的名称;C类学生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沟通,训练孩子的交流能力。
【教后反思】:(由每位上课教师撰写,要求把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遇到的困
惑及解决的办法以反思的形式表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