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制品表面处理技术介绍
•導光油墨 – 在母模面印刷,燈亮即會顯示
•灌膠銘板 – 立體效果
•IMD
•所謂IMD即為模內射出裝飾之統稱,目前依製程不同可 分為IMF及IML兩種,其概要程序如下:
•薄膜印刷 (IMF, IMR) •高壓真空成型 (IMF) •精密3D裁切加工 (IMF) •薄膜射出成型加工(IMF, IMR)• Nhomakorabea洗 •完成
•電鍍作業流程 Processing
•彩色電鍍 Color coating
•彩色電鍍,採用水電鍍方式,一切作 業均在水中進行,不怕灰塵、毛屑,因 採用離子化電鍍方式,可得均勻細膩良 好的膜層,除了可提升商品價值外,可 改善塑膠之物理性質,(如耐濕、耐溶 劑、油類、耐磨度)提高衡擊性,增加 抗張力,增加熱變形溫度,防止塑膠腐 蝕老化。此外,彩色電鍍具備0ΩEMI功 能,防止靜電,手痕及PC板短路功能。
•IMF (In-Mold by Film)
此製程是先將油墨印刷在 一層厚度約0.18 m/m的Film 上(材質為PC或PET),經過 forming之後,於射出機台 上,靠著模具定位機構定 位,在模內與基材一同成 型。
•IMF KEYPAD •IMF COVER
•IMF 成形步驟 (一)
•Laminate •Hard Coat •Polycarbonate •Laminate
•噴漆製程佈局
•UV Painting
•另一方面另類噴塗技術正於研發中 ,雖未被手機三大廠承認中但其產品 以於市場中可以看見,為UV COATTING 相較前段介紹之PU COATTING最大不 同為其面漆為UV紫外線照射才能達硬 化但其硬化速度只需30分鐘較PU硬化 反應需七天,來得有效率但其目前尚 有其困難其表面無法達到PU類似金屬 之感覺,相信在廠商之不斷創新開發 不久將來即可見到.
•Remove 2nd surface laminate
IMF 成形步驟 (二)
•IMD Film
•Print graphics inks & dry thoroughly
IMF 成形步驟 (三)
•IMD Film
•Remove 1st surface laminate
IMF 成形步驟 (四)
•水轉印 .– 為曲面印刷,應用範圍廣 .– 與IMD相比較容易刮損,但成本較低
•Film 的材質選用
•PC – 最佳的底材 •PMMA - 較易脆裂、但透明度較高 •Polyester - 成形性及硬度均佳 •Formable PET – Further development
•IML(Insert Molding Label)
•HOT AIR
•HOT AIR
•HOT AIR
•Forming - Niebling
IMF 成形步驟 (五)
•Vacuum
•Vacuum
•Forming - Thermoforming
IMF 成形步驟 (六) (Optional)
•UV Light
•UV Curing
• After curing the hard coat surface is scratch resistant
金属制品表面处理技术 介绍
2020年4月18日星期六
•表面處理介紹
•水電鍍
•電鍍 Coating
•真空濺鍍
•最先為防止EMI(電磁干擾)及ESD(靜電 防護),於設計時以薄鋁板或薄不鏽鋼板 等,將產生干擾源或被干擾物以金屬物質 包覆隔離,以免影響其他電子元件之正常 動作.其缺點為包覆有其死角,且於曲面 之產品利用板金折型有其困難點,因其缺 點有開發者使用電鍍技術應用於塑膠表 面,因電鍍層為金屬物質具有導電,電磁 波之阻隔效果,更加有產品輕量化等之優 點而大量使用於電子產品.最初之電鍍材 為使用電鍍銅,電鍍鎳,而工法則有真空 電鍍,水電鍍,真空濺鍍,以上工法為其功 能.並無法應用至外觀,因其表面易產生 氧化作用且表面粗糙並不適合於外觀處.
•透明件母模面噴漆 – 模具要求較高,射出必須無結合線及流紋
•透明件母模面印刷– 配合底面顏色, 可產生立體效果
•高速鑽石刀切割 .– 成本高 .– 多用於邊緣
•鋁腐蝕 – 可產生豐富多變的圖案與色澤
•鋁陽極處理– 可產生豐富多變的顏色
•铝及其合金的电化学氧化法又称阳极氧化处理,是使铝制品获得抗腐蚀性能和装饰性表面的方 法,在工业上广泛使用。该工艺像电镀的逆过程工件为电解电路的阳极,不是将一层材料(金属 )加到工件表面上云,而是进行内部的反应,以增加通常存在于铝表面很薄的强保护氧化铝层的 厚度。
•彩色電鍍作業流程
•噴漆 Painting
•噴漆塗裝為目前電子產品最為廣泛 應用技術,其創新及演進如下,當塑膠 材料尚未流行噴漆塗裝時,塑膠成型 注重於成型之合膠線,但因受制於塑 膠之基本特性雖有改善,但始終未儘 理想,而有於素材表面輕噴塗同為素 材顏色之塗料以解決流痕線及合膠 線之問題.但其雖解決某些產品之問 題,但確無法滿足如行動電話如影隨 行之產品規格,而最早使用噴塗技術 應用於產品線為行動電話大廠 Nokia,技術經由另一廠商Motorola 發揚光大,其定制規格而始全球製造 商將之內部規則成為噴塗甚至使用 其他非噴漆工法,亦適用其規格.塑膠 表面之塗裝規格既由此得之.
•IML,IMF其原理均相同,分別於製程上 之加工上不同,其基材及表面PC薄膜材 質應用並無太大差異,其製作過程如下 圖所示.模內印刷技術為最近之兩三年 之技術.
•電鍍作業流程(前處理)
•前處理功能在於將原本不導電的塑膠素材,變成導電的塑膠素材, 其作業流程如下
•塑膠底材
•掛 釣
•整面脫脂(去除表面油污物 )
•水洗
•粗化使表面粗 化
•水洗 •回收 •水洗
•中和除去及還原表面之鉻酸
•水洗 •敏化吸著PD-SV之錯化物
•水洗 •加速化除去鍚使PD活 化
•水洗
•化學鎳
• 東方高光澤塗料– 類似光油效果,但為一次噴漆
• 皮革漆– 用噴漆做出皮革質感
•白色珍珠漆– 乾淨無雜質,日本廠商較偏好,譬如SONY 、NEC 、JVC 等
• 電鑄銘板– 通常使用於Logo處
•明壓克力件鏡面鍍膜 •.– 在表面形成鏡面光澤 .– 可選擇雙面或單面濺鍍達到理想中之穿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