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振动测试与分析

机械振动测试与分析


d 2z dz m 2 c kz f (t ) dt dt
式中,c为粘性阻尼系数,k为弹簧刚度。 ƒ(t)为系统的激振力,即系统的输入, z(t)为系统的输出。 拉氏变换 ms2z(s)+csz(s)+kz(s)=f(s) 传递函数为
m
f(t)
f(t)
m d 2z dt 2
z(t) k c kz
按照测量时选择参考点的不同,可分为:
相对测量法:测量参考点为系统中的某固定点或运动点 绝对测量法:测量参考点为系统外的某一点,该点相对于地球是静 止不动的。
7.2.1 振动的分类
按照振动产生的原因 自由振动 振动频率和固有频率之间的关系为
d 1 2 n
其中,ωn为系统的固有频率,ζ为阻尼率
z1
惯性式拾振器的力学模型
幅频曲线
相频曲线
由幅频图,只有当ω/ωn» 1,即ω»ωn的情况 下,A(ω)≈1,满足测试幅值不失真的条件; 当系统的阻尼率ζ接近0.7时,A(ω)更接近直 线 由相频图,当ω»ωn时,没有一条相频曲线 为近似斜率为负的直线,故不能满足动态测 试相位不失真的条件;而当ω>(7~8)ωn时,相 位差接近-180º ,此时满足测试相位不失真的 条件。 设计和使用惯性式拾振器时
非接触式拾振器
1、拾振器的工作原理
惯性式拾振器内的惯性系统可以看出由基础运动引起质量块的 受迫振动。
1 ( / n )2 A( j ) 2 k 1 ( / n )2 4 2 ( / n )2
z01 m c k z0


( j ) arctg
2 ( / n ) 1 ( / n )2
0.15
0.25
0.25
-90
0.50 1.00
0.50 1.00
-180
0
1
幅频曲线
2
/ n
3
0
1
2
相频曲线
/ n
3
在幅频曲线上幅值最大处的频率称为位移 共振频率
r n 1 2 2
随着的阻尼的增加,共振峰向原点移动; 当无阻尼时,位移共振频率ωr即为固有频率 ωn
因为拾振器在生产工厂进行校准或使用一段时间后灵敏度会改 变,所以在进行测量工作之前要校准。常用的校准方法有: 绝对法、相对法和校准器法。
一、绝对法
将被校准拾振器固定在校准工作台上,用激光干涉测振仪直 接测得振动台的振幅,在和被校准拾振器的输出比较,以确 定被校准拾振器的灵敏度绝对校准法精度较高,但因设备和 技术比较复杂,故适合计量部门采用。
速 度 /km/h 40 0.0951 99.563 主观感 觉 没有不 舒服 50 0.2251 107.047 没有不 舒服 60 0.3551 111.007 有一些 不舒服 70 0.4551 113.162 有一些 不舒服 80 0.5651 115.042 相当不 舒服
7.7
测振装置的校准
1 ( / n )2 A( j ) 2 2 k 1 ( / n ) 4 2 ( / n )2


( j ) arctg
2 ( / n ) 1 ( / n )2
幅频曲线
相频曲线
7.2.3 多自由度系统振动
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方程式一般是相互耦合的常微分方程组 通过座标变换,可以把系统的振动方程变成一组相互独立的二阶常微 分方程组,其中的每一个方程式可以独立求解 系统参数由若干个固有频率、阻尼率、当量刚度、当量质量、主振型等 参数。 多自由度系统在特定条件下,都按某一阶固有频率进行简谐振动,这种 振动称为主振型
1
2
( / n ) 2
n k / m
c 2 km
( j ) arctg
10
2 ( / n ) 1 ( / n )2
( )
0
A( )
9 8 7 6 5 4 3 2 1 0
0.05
0.05
0.10 0.15
0.10
受迫振动 系统的振动频率为激振频率
自激振动 振动频率接近于系统的固有频率。
按系统的输出分
简谐振动
瞬态振动 周期振动 随机振动
按系统自由度分
单自由度系统振动 连续弹性体振动 多自由度系统振动
按系统结构参数的特性分
线性振动 非线性振动
7.2.2 单自由度系统的受迫振动
质量m在外力的作用下的运动方程为
0.05
0.10 0.15
0.10
0.25
-90
0.15
0.25
0.50 1.00
0.50 1.00
0
1
2
幅频曲线
/ n
3
-180
0
1
2
/ n
3
相频曲线
由基础运动所引起的受迫振动
f(t) m z(t) k c kz
振动研究所涉及的问题 振动分析 已知激励条件和系统的振动特性,求系统的响应 已知系统的激励和系统的响应,求系统的特性 已知系统的振动特性和系统的响应,确定系统的激励状态
系统识别
环境预测
机械振动测试系统的一般组成框图
7.2 振动的基本知识
机械振动的测量方法按振动信号的转换方式分为:
电测法 机械测量法 光测法
磁电式速度计

磁电式速度传感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质量块 与壳体的相对速度变换成电压信号输出。
压电式加速度计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属于惯性式传感器。 它利用了压电晶体的 压电效应,主要由压 电元件、质量块和附 加件构成,附加件包 括压紧弹簧和机座。 若振动频率远远小于 加速度计的固有频率, 压电元件就会产生与 被测加速度成正比的 电荷量。
7.4 振动测试系统及其标定
汽车平顺性测试系统框图
汽车的平顺性测试过程框图
40km/h稳速直线行驶驾驶员座椅各方向的加速度曲线
矩形窗、汉宁窗和海明窗归一化频谱特性图
驾驶员坐椅横向加速度自功率谱密度函数
驾驶员坐椅纵向加速度自功率谱密度函数
驾驶员坐椅垂向加速度自功率谱密度函数
不同车速下驾驶员坐椅处加权加速度方均根 及振级
] F ( j ) F ( j ) F0 j[ ( ) 2 Z v ( ) e ( j ) V ( j ) Y Y 0
Z a ( ) W ( )
F F ( j ) F ( j ) 0 2 e j[ ( ) ] ( j ) A( j ) Y Y 0
f (t )
输入 机械系统 (激励)
输出
y (t )
(响应)
机械系统框图
机械阻抗为系统传递函数或频率响应函数的倒数
机械阻抗的倒数为频率响应,又称为机械导纳
设激振力为ƒ(t)=F0ejωt
位移阻抗
速度阻抗 加速度阻抗 位移导纳 速度导纳 加速度导纳
K D ( )
F ( j ) F0 j ( ) e Y ( j ) Y0
Y ( j ) Y0 j ( ) e F ( j ) F0 ( j ) V ( j ) Y j ( ) Y 2 B( ) 0 e F ( j ) F ( j ) F0 ( j ) A( j) Y 2 j ( ) Y J () 0 e F ( j) F ( j ) F0
z(t) k c kz
c dz dt
力作用在质量块上的单自由度系统
n k / m 系统的固有频率
c 系统的阻尼率 2 km
n
n

1 1 k 1 ( / n ) 2 j 2 ( / n )
A( j )
1 k
1 ( / ) 4
2 2 n
二、相对法
又称背靠背比较校准法。将待校准的传感器和经过国家计量部 门严格校准过的传感器背靠背地安装在振动台上承受相同的 振动。将两个传感器的输出比较,就可以计算出该频率点待 校准的灵敏度。 而在实际中往往采用信号叠加的方法获得绝振动值。设备 和技术要求比较低特别适合一般部门采用。
幅频曲线
当系统的阻尼很小时,位移共振频率ωr 接近系统的固有频率ωn,可用作为的估计 值。
不管系统的阻尼率为多少,在ω/ωr=1时位移始终落后于激振力 90º ,此现象称为相位共振。 利用相频特性来确定固有频率比较准确
( )
10
0
A( )
0.05
9 8 7 6 5 4 3 2 1 0
c dz dt
力作用在质量块上的单自由度系统
z ( s) 1 H (s) 2 f ( s) m s cs k
H (s)
令s=jω,则
z ( s) 1 2 f ( s) m s cs k
m
f(t)
f(t)
d 2z m 2 dt
z ( j ) H ( j ) f ( j ) 1 1 m( j ) 2 cj k m 2 jc k 1/ k m c m 2 j 2 1 k 2 km k 1 1 k 2 2 j 2 1
f(t)
m d 2z dt 2
m z0(t) k c z1(t)
单自由度系统的基础振动
c
dz dt
力作用在质量块上的单自由度系统
设基础的绝对位移为Z1,质量m的绝对位移为Z0, 则系统的振动可用方程式表示为:
d 2 Z 01 dZ01 d 2 Z1 m c kZ01 m 2 2 dt dt dt
使惯性式拾振器的固有频率较低,同时使系统的 阻尼率在0.5~0.7之间,这样可以保证工作频率的下 限到ω=1.7ωn,幅值误差不超过5% 当使用ω>(7~8)ωn进行相位测试时,需要用移相器 获得相位信息。 相频曲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