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绪论..........................................................11.1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1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1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2 1.2国内外研究现状...............................................31.3本文观点及结构安排...........................................4二、汽车制造业供应链分析............................................62.1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6 2.2供应链管理的方法................................................9 2.2.1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现代物流管理...........................9 2.2.2供应链管理的技术支撑—电子商务、信息网络................10 2.2.3供应链管理的实现— ERP(企业资源计划)....................10 2.3汽车行业供应链管理模式及流程...................................112.4中国汽车行业供应链管理现状.....................................15三、一汽-大众公司供应链管理策略及现状..............................163.1一汽-大众公司简介..............................................17 3.2一汽-大众公司供应链管理现状....................................18 3.2.1 一汽-大众公司供应商管理现状...............................18 3.2.2 一汽-大众公司供应链库存模式...............................19 3.2.3 一汽-大众公司物流管理现状................................193.2.4 一汽-大众公司管理信息系统模式............................23四、一汽大众公司供应链管理问题分析.................................274.1库存管理问题分析...............................................284.2供应商管理问题分析.............................................29五、一汽-大众公司供应链管理优化设计................................ 365.1供应商战略管理.................................................36 5.2供应链库存优化分析.............................................375.3供应链信息系统优化.............................................38 结论..............................................................42第一章绪论经济的全球化和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使我国汽车业面临着更加动态多变和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或自己构建或加入到其它供应链中参与合作竞争,寻求“共赢”。
事实上,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在整个链条的协调与高效,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与合作(生产-分销-零售)等,以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媒介,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能够支持轿车产业大规模定制的管理模式,本文结合供应链管理与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具体条件和特点,提出了一汽-大众公司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着重分析了供应链低效率问题的原因所在,即对供应链认识不够、供应商管理不足、库存控制不够以及公司的信息系统不能更好协助公司业务。
针对这些问题,论文提出了实施供应商战略管理、供应商管理库存、联合库存管理、应用先进ERP系统等。
本论文可作为一汽-大众汽车公司供应链管理优化的一个参考方案,也可为其它汽车制造业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商管理供应商管理库存联合库存管理 ERP 系统1.1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1.1.1论文的研究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顾客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加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得各国企业置身于一个变化迅速且又无法预测的买方市场。
为赢得竞争优势,世界强势企业先后采用了许多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
世纪60年代20以前,企业通过确定经济生产批量、安全库存、订货点等方法,来保证生产的稳定性。
但由于没有注意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的差别,这些方法均未收到预期效果。
到了60年代中期,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出现了,这就是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Requirements Planning,简称 MRP),它较好地解决了相关需求的管理问题。
此后,人们承前启后一直在探求更好的制造组织和管理模式,相继出现了诸如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简称 MRPⅡ)、准时生产制(Just-in-time,简称 JIT)及精细生产等新的生产组织管理方式。
这些新的生产管理方式对提高企业整体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确实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横向一体化”思想逐渐兴起,整个世界的经济活动出现了以前未曾有过的全球一体化的特征。
这些变化对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竞争形势,迫切需要围绕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实现创新和突破,进行各种变革。
企业面临着缩短交货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改进服务的压力;经受着瞬息万变、个性化需求的市场挑战。
现在人们认识到,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的业务领域成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企业,只有优势互补,才能共同增强竞争实力。
因此,一些企业摒弃了过去那种从设计、制造直到销售都自己负责的经营模式,转而在全球范围内与供应商和销售商建立起最佳的合作伙伴关系,与他们形成战略联盟。
在体制上,这个群体组成了一个主体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在运行形式上,构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和信息流网络。
由于这一庞大网络上的相邻节点(企业)都是一种供应与需求的关系,因此称之为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是从供应链的整体出发,管理上有供应商和下游客户,以更低的成本传递给客户更多的价值。
它强调核心企业与最杰出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委托这些企业完成一部分业务工作,自己则集中精力和各种资源,通过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做好本企业能创造特殊价值、比竞争对手更擅长的关键性业务工作,这样不仅能大大地提高本企业的竞争能力,而且使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都能受益。
供应链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改造和集成业务流程,与供应商、客户以及客户的客户建立协同的业务联盟,实施电子商务,必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使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的市场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市场竞争优势不是哪一家企业所独有的,而是整个供应链的综合能力。
1.1.2论文的研究意义我国传统企业管理体制与运作模式受“大而全”“小而全”思想的影、响非常严重,“万事不求人”的封建主义思想使企业成为一个封闭系统,与开放式的全球制造和供应链管理模式相差甚远,无法适应供应链管理的要求。
采购、生产、销售系统没有形成“链”,在运作上各自为政,相互脱节;激励机制以部门目标为主,孤立地评价部门业绩,造成企业内部各部门片面追求部门利益,物流、信息流经常扭曲、失真;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不健全,数据处理技术落后;制造商、供应商和经销商都缺乏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且往往从短期效益出发,相互之间失去了信任与合作。
中国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能否适应新经济环境,赢得新经济挑战,关系到社会稀缺资源的运用水平和运作效率;关系到为数众多的相关产业的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关系到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
为使企业能在当今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下去,必须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
当前,汽车产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将供应链管理与电子商务相融合,已成为世界汽车巨头强化全球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供应链管理与电子商务绝不单纯是提高生产和运营过程效率的工具,它将是汽车巨头争夺市场控制权的主战场,并很有可能在未来重塑汽车行业的运营架构。
欧美、日韩公司正是看到这一点,才积极抢滩,成为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先行者。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全球生产要素和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提供了技术可能;Internet 带来的信息无限渗透能力和开放性、易得性;全球经济一体化和 WTO 范围的迅速拓展为供应链管理创造了充分条件。
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必然会深刻改变目前国与国分割的竞争环境和竞争规划。
可以说,谁建立并控制了优势供应链,谁就抓住了市场的主导权。
任何一家公司想继续生存,都必须积极面对这一趋势做出必要的、科学的调整。
面对国际跨国汽车公司先发制人的严峻挑战,中国汽车工业必须加快应用供应链管理,加快构建自己的企业生态环境,否则将被国际跨国汽车公司夺取市场控制权。
1.2国内外研究现状供应链管理提出的时间不长,但是它己引起人们的广泛的关注。
特别是国际上的一些著名企业在供应链实践中取得的成就,吸引了许多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对供应链管理进行研究和实践。
1.供应链委员会(Supply-chain Council):提出了供应链运营参考模型(Supply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model, SCOR)。
2.同济大学张曙教授提出针对虚拟企业的“分散网络化制造”(Dispersed Network Manufacturing, DNS)[1]的思想,其目的是依据我国国情,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制造企业中实施敏捷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