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毒增殖培养

病毒增殖培养

病毒增殖培养
(一)目的:
1. 学习如何使病毒感染细胞。

2. 了解受病毒感染之细胞与正常细胞的不同。

3. 观察并认识细胞病变效应CPE。

4. 认识假性狂犬病病毒。

5. 学习摇摆振荡器的使用方法。

(1)组织培养:
将人或动物的组织或打散的细胞以人工培养基培养,称为组织培养或细胞培养。

病毒可在活细胞中生长并且大量増殖,是培养病毒最常用的方法。

常用的有初代细胞(primary cell) 如胚肾、猴肾、胎盘羊膜、鸡胚细胞,细胞株(cell line) 如HeLa、Hep-2、KB及MDBK细胞。

大多数病毒增殖后,细胞可出现病变,变圆、空泡、溶解、脱落、坏死或融合,随病毒不同各异。

有些病毒可形成包涵体。

以上变化,普通显微镜就能看到。

(2)鸡胚培养:
鸡胚是天然的活组织,不少病毒能在鸡胚的适宜部位生长繁殖,是分离培养病毒的有效方法。

常用的接种途径有尿囊腔(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羊膜腔(流感病毒的初次分离)、绒毛尿囊膜(天花、牛痘、单纯疱疹病毒)、卵黄囊(里奥病毒)。

病毒在鸡胚内繁殖后,有些可使鸡胚死亡,鸡胚和胚膜充出血,有的可使绒毛尿囊膜出现病毒斑(Avian Poxvirus),有的可取尿囊液作血球凝集试验测定病毒的存在。

(3)动物接种:
不少病毒可感染实验动物而增殖。

常用的动物有小白鼠、家兔、猴、鸡及猪等。

不同病毒选择动物种类与接种途径的选择,因病毒种类而不同。

神经性病毒可行脑内接种,呼吸道病毒可由鼻腔接种,此外还有腹腔、角膜、泄殖腔等接种途径。

接种后的动物需逐日观察,注意发病情况。

死亡后解剖检验病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