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国内外发展概述..
清洁生产在中国
第三阶段为大力推行阶段(1999年5月至2002年6 月) 1999年5月,国家经贸委《关于实施清洁生产示范 试点通知》,选择北京、上海等10个试点城市和 石化、冶金等5个试点行业开展清洁生产示范和试 点。这使清洁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 表现为:清洁生产已经从企业层次进一步拓展到 行业;从企业的节能、降耗、减污,上升到更大 范围的产业生态化。在清洁生产的组织方面,通 过政府的主导作用,使清洁生产得到社会的认可 和接受。
2.
3.
4.
国际清洁生产
1991年美国国家环保局发布“污染预防战略”,采 取的具体计划与行动包括: · 成立污染预防办公室,以协调污染预防活动; · 建立美国污染预防研究所; · 建立污染预防信息交换中心; · 编辑出版污染预防指南和制药、机械维修、洗 印等污染预防手册; · 广泛启动清洁生产示范项目,鼓励中小企业以 创新的方式开展污染预防,及时交流、推广污染预 防工作中取得的经验。
清洁生产在中国
80年代:经济、社会、环境“三统一”方 针、工业污染防治中的一些预防思路与提 法(第一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第二 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国家制定了一些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
清洁生产在中国
第二阶段为试点示范阶段(1992年至1999 年5月) 1992年:外交部、国家环保局《关于联合国 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报告》提出“新、改、 扩建项目,技术起点要高,尽量采用能耗、 物耗少,污染物排放少的清洁生产工艺” 1992年:推出“中国清洁生产行动计划(草 案)”(国家环保局-UNEP 我国第一次 国际清洁生产研讨会)
国际清洁生产
欧洲国家:
瑞典1987年最早开展“废物最小化评估”活动 荷兰、丹麦等国:清洁生产评估活动、“财政资助 与补贴”等供给政策、清洁生产审计手册的应用、 推广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在许多国家采取不 同措施鼓励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并开始把环境战略 转向针对产品而不是处理工艺,引进生命周期分析, 以确定在产品生命周期(包括制造、运输、使用和 处置)中的哪一个阶段有可能削减或替代原材料投 入和最有效并以最低费用消除污染物和废物。
清洁生产在中国
1994年:国务院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设 立“开展清洁生产和生产绿色产品”方案 领域,清洁生产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4年:国家经贸委与环保局利用世界银行 技术援助贷款,进行“推行中国清洁生产” 项目研究,选定25家企业进行清洁生产示 范(B-4项目) 1994年:12月成立第一批国家、行业、地方 清洁生产中心
国际清洁生产
澳大利亚 财政资助/补贴/奖励等激励措施、高等教育 加拿大 成立全国污染预防办公室 制定法律法规,拨款、贷款、税收,制定目标计划 非政府组织、行业协会发挥作用,信息交流系统 国际组织 联合国人类环境与发展大会 联合国(环境署、开发署)“国家清洁生产中心计 划”、国际清洁生产会议、“国际清洁生产宣言” 世界银行、亚洲银行等清洁生产方面的计划、规则、 指南等 发展中国家 约30个建立了联合国国家清洁生产中心
清洁生产在中国
1996年: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 议》明确规定所有新、扩、改项目采用能耗 物耗小、污物少的清洁生产工艺 1997年:国家环保局《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 干意见》要求地方环保部门将清洁生产纳入 已有的环境管理政策中 1998年:国务院(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 保护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工业项目应当采用 清洁生产工艺
清洁生产在中国
我国清洁生产实践活动,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或萌芽阶段( 20世纪 80 年代 至1992年) 20 世纪 80年代,我国政府确定环境保护是一项基 本国策,并提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 污染谁治理”等一系列环境保护原则,制定和修 改《环境保护法》,确定“新建企业和现有工业 企业的技术改造,应当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 物排放量少的设备和工艺,采用经济合理的废弃 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处理技术”。由国家环 保局组织工业企业开发无废、少废工艺,在一些 企业中进行试点等。
清洁生产在中国
1993年10月,国家环保局、国家经贸委在上海召 开了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确定了清洁 生产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中的战略地位,在我国 范围内逐步推行清洁生产。 与此同时,国家制定修改了部分法律、法规,对 全过程控制和清洁生产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 ——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生产全过 程控制转变
国际清洁生产
美国:
美国60年代在化工行业,开展污染预防审 计,发明了4个阶段,20多个步骤的污染预 防审计工作方法,从原材料采购——生产 过程——废物排放进行审计; 1984年国会通过《资源保护与回收法—有害 和固体废物修正案》,提出“废物最少化” 政策; 1990年国会通过《污染预防法》,宣布“污 染预防”是美国的国策。
国际清洁生产
1990年以来,UNEP先后举办多次“国际清洁生 产研讨会”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 程》 199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更新 “清洁生产” 89 年的定义 1998年,第五次国际清洁生产高级研讨会上出台 《国际清洁生产宣言》(汉城CP 5) 2000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清洁生产高层研讨 会
2、清洁生产国内外进展
国际清洁生产
20世纪60年代,美国化工行业的污染预防审计—— 起源 1976年,欧共体“无废工艺与无废生产国际研讨 会”,提出“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的思想——巴 黎、理念 1979年,欧共体理事会宣布推行清洁生产政策 1984-87年间,欧共体环境事务理事会拨款支持建立 清洁生产示范项目 1989年,UNEP IE/PAC制定《清洁生产计划》、推 行CP,给出了清洁生产的定义
国际清洁生产
1.
《污染预防法》,包括以下声明:
只要在可行的情况下,就应在源头防治或减少 污染,这将是美国一项国策; 只要在可行的情况下,不能防治的污染应当以 对环境安全的方式加以回收利用; 只要在可行的情况下,不能防治或回收利用的 污染物应当以对环境安全的方式处理; 处置或以其它方式向环境排放污染物只应作为 最后选择并以对环境安全的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