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速圆周运动专题从现行高中知识体系来看,匀速圆周运动上承牛顿运动定律,下接万有引力,因此在高一物理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学好这一章还将为高二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及高三复习中解决圆周运动的综合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基础知识1. 匀速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公式(1)线速度大小T rt s v π2==,方向沿圆周的切线方向,时刻变化; (2)角速度Tt πϕω2==,恒定不变量;(3)周期与频率fT 1=;(4)向心力22ωmr r mv F ==,总指向圆心,时刻变化,向心加速度22ωr rv a ==,方向与向心力相同;(5)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为r v ω=,v 、ω、T 、f 的关系为rf r Trv πωπ22===。
所以在ω、T 、f 中若一个量确定,其余两个量也就确定了,而v 还和r 有关。
2. 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1)具有一定的速度;(2)受到的合力(向心力)大小不变且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
合力(向心力)与速度始终在一个确定不变的平面且一定指向圆心。
3. 向心力有关说明向心力是一种效果力。
任何一个力或者几个力的合力,或者某一个力的某个分力,只要其效果是使物体做圆周运动的,都可以认为是向心力。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力,总是指向圆心;做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力只是物体所受合外力在沿着半径方向上的一个分力,合外力的另一个分力沿着圆周的切线,使速度大小改变,所以向心力不一定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二)解决圆周运动问题的步骤 1. 确定研究对象;2. 确定圆心、半径、向心加速度方向;3. 进行受力分析,将各力分解到沿半径方向和垂直于半径方向;4. 根据向心力公式,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求解。
基本规律:径向合外力提供向心力向合F F =(三)常见问题及处理要点 1. 皮带传动问题例1:如图1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 ,a 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 ,小轮的半径为2r ,b 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 ,c 点和d 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A. a 点与b 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B. a 点与b 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ra c d a c d d a 本题正确答案C 、D 。
点评:处理皮带问题的要点为:皮带(链条)上各点以及两轮边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同一轮上各点的角速度相同。
2. 水平面的圆周运动转盘:物体在转盘上随转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与转盘间分无绳和有绳两种情况。
无绳时由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有绳要考虑临界条件。
例1:如图2所示,水平转盘上放有质量为m 的物体,当物块到转轴的距离为r 时,连与盘产生的摩擦力还未达到最大静摩擦力,细绳的拉力仍为0,即01=T F 。
(2)因为0223ωμω>=rg,所以物体所需向心力大于物与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则细绳将对物体施加拉力2T 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r m mg F T 222ωμ=+,解得22mgF T μ=。
点评:当转盘转动角速度0ωω<时,物体有绳相连和无绳连接是一样的,此时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物体与圆台间的静摩擦力提供的,求出rgμω=0。
可见,0ω是物体相对圆台运动的临界值,这个最大角速度0ω与物体的质量无关,仅取决于μ和r 。
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汽车在平路上转弯。
圆锥摆:圆锥摆是运动轨迹在水平面的一种典型的匀速圆周运动。
其特点是由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弹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向心力的方向水平。
也可以说是其中弹力的水平分力提供向心力(弹力的竖直分力和重力互为平衡力)。
例2:小球在半径为R 的光滑半球做水平面的匀速圆周运动,试分析图3中的θ(小球(1)弹力只可能向下,如绳拉球。
这种情况下有mg Rmv mg F ≥=+2,即gR v ≥,否则不能通过最高点;(2)弹力只可能向上,如车过桥。
在这种情况下有mg Rmv F mg ≤=-2,gR v ≤,否则车将离开桥面,做平抛运动;(3)弹力既可能向上又可能向下,如管转(或杆连球、环穿珠)。
这种情况下,速度大小v 可以取任意值。
但可以进一步讨论:a. 当gR v >时物体受到的弹力必然是向下的;当gR v <时物体受到的弹力必然是向上的;当gR v =时物体受到的弹力恰好为零。
b. 当弹力大小mg F <时,向心力有两解F mg ±;当弹力大小mg F >时,向心力只有一解mg F +;当弹力mg F =时,向心力等于零,这也是物体恰能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
结合牛顿定律的题型例3:如图5所示,杆长为l ,球的质量为m ,杆连球在竖直平面绕轴O 自由转动,已知在最高点处,杆对球的弹力大小为mg F 21=,求这时小球的瞬时速度大小。
图5解析:小球所需向心力向下,本题中mg mg F <=21,所以弹力的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
(1)若F 向上,则lmv F mg 2=-,2gl v =;(2点评:速度。
例4上A 由于钉子B 解析:小球交替地绕A 、B 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不变,随着转动半径的减小,线中拉力T F 不断增大,每转半圈的时间t 不断减小。
在第一个半圆l mv F T 21=,vlt π=1在第二个半圆022l l mv F T -=,v l l t )(02-=π在第三个半圆0232l l mv F T -=,v l l t )2(03-=π在第n 个半圆02)1(l n l mv F Tn --=,v l n l t n ])1([0--=π令N F F Tm Tn 7=≤,得1.8≤n ,即在第8个半圆线还未断,n 取8,经历的时间为{}s l n n nl v l n nl v t t t t n 2.8]2)1([)]1(321[0021≈--=-++++-=+++=ππ结合能量的题型例4:一壁光滑的环形细圆管,位于竖直平面,环的半径为R (比细管的半径大得多),在圆管中有两个直径与细管径相同的小球A 、B ,质量分别为1m 、2m ,沿环形管顺时针运动,经过最低点的速度都是0v ,当A 球运动到最低点时,B 球恰好到最高点,若要此时作用于细管的合力为零,那么1m 、2m 、R 和0v 应满足的关系是 。
解析:由题意分别对A 、B 小球和圆环进行受力分析如图6所示。
对于A 球有R v m g m F N 20111=-v m 22因A 、B 两球用轻杆相连,故两球转动的角速度相等,即ll BA 2=设B 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细杆对小球的拉力为T 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lmv mg F BT 22=-解以上各式得mg F T 8.1=,由牛顿第三定律知,B 球对细杆的拉力大小等于mg 8.1,方向竖直向下。
说明:杆件模型的最显著特点是杆上各点的角速度相同。
这是与后面解决双子星问题的共同点。
角速度取最小值时,A 有向心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背离圆心O 。
对于B :mg F T =对于A :21ωMr F F f T =+,22ωMr F F f T =- 联立解得s rad /5.61=ω,s rad /9.22=ω所以s rad s rad /5.6/9.2≤≤ω点评:2. 例7:R π2),R 解析:速度最小。
设运行过程中列车的最小速度为v ,列车质量为m ,则轨道上的那部分车的质量为lRmπ23. 例8上A 由于钉子B 解析:小球交替地绕A 、B 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不变,随着转动半径的减小,线中拉力T F 不断增大,每转半圈的时间t 不断减小。
在第一个半圆l mv F T 21=,vlt π=1在第二个半圆022l l mv F T -=,v l l t )(02-=π在第三个半圆0232l l mv F T -=,v l l t )2(03-=π在第n 个半圆02)1(l n l mv F Tn --=,v l n l t n ])1([0--=π令N F F Tm Tn 7=≤,得1.8≤n ,即在第8个半圆线还未断,n 取8,经历的时间为{}s l n n nl v l n nl v t t t t n 2.8]2)1([)]1(321[0021≈--=-++++-=+++=ππ【模拟试题】1. 关于互成角度(不为零度和180°)的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下列说确的是( )A. 一定是直线运动B. 一定是曲线运动C. 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运动D. 以上答案都不对2. 一架飞机水平匀速飞行,从飞机上每隔1s 释放一个铁球,先后释放4个,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这4个球( )A. 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排列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B. 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排列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C. 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在飞机的正下方排列成竖直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D. 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在飞机的正下方排列成竖直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3. 图1中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r4,小轮的半径为r2、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
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
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
则()A. a点与b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B. a点与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d,供向心力③当速度大于v时,轮缘挤压外轨④当速度小于v时,轮缘挤压外轨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6. 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 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B. 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C. 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D. 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E. 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F. 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7. 试根据平抛运动原理设计测量弹射器弹丸出射初速的实验方法。
根据实验器材:弹射器(含弹丸,见图2所示):铁架台(带有夹具);米尺。
(1)在安装弹射器时应注意:;(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量是:;(3)由于弹射器每次射出的弹丸初速不可能完全相等,在实验中应采取的方法是:;【试题答案】1. B2. D3. C4. C5. A6. ACE7.(1)弹射器必须保持水平(2)弹丸下降高度y 和水平射程x(3)在不改变高度y 的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测量水平射程x ,得出平均水平射程x (4)gy x v /20=8. 3.2;37.59. 割刀的速度方向跟玻璃板的前进方向的夹角α满足:)51arccos(-=α 92.0=t 秒 10. mg Rmv F -⋅=2η. .专业DOC 资料. 11. 不同意;2.0 t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