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边塞诗鉴赏

边塞诗鉴赏

12.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 征夫泪。
表达征人思 乡,思人的 情感。
应该注意的是,边塞诗的思想感情,往 往是复杂的,往往是几种感情交织在一起。
比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包含 了几方面的内容:边塞壮丽的风光,边塞环 境的艰苦恶劣,和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对 家乡的思念。
▪ 玉门关的典故:与阳关为西域交通之关,重要的军事关隘
常见的人物 :戍卒、将帅、胡人 、匈奴、 单于、左贤 、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 、马援 、汉兵、汉将、百夫长
例: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2004年江苏卷)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分)
这类诗一般回 旋着爱国主义 的主旋律
连线高考
(2010新课标全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试题。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 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 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 苍苍别路迷。
——边塞诗鉴赏
教学目标:
1、掌握边塞诗的基本常识 2、积累边塞诗的常见意象。 3、了解边塞诗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 4 、积累边塞诗的一般鉴赏方法
回顾所学边塞诗作
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使至塞上王维【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关于边塞诗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 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唐 时开始兴盛,到唐代,一批诗人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 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 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当 然,我们今天所指的边塞诗,范围要大一些,凡是表现 军旅生活的诗作都归为这一类。
由于唐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战争频繁,统治者 重武轻文,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 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 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 大发展起来了,边塞诗也就成了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 束奇葩。
不同时期边塞诗的主题特点:
1.唐以前的边塞诗:体现爱国主义精神 屈原《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3、常见的地名:胡 羌 羯 夷 碛qì西 轮台 龟兹 qiūcí、 楼兰、 夜郎、凉州、天山、阴山、关山、受降 城、玉门关、阳关
4、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
乐曲《关山月》《行路难》《折杨柳》《梅花落》)
5、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
6、常见的典故:李广的典故、燕然的典故、 投 笔 的 典 故 、玉门关的典故、楼兰的典故
2.初唐边塞诗:题材开阔,格调源自亢。 主要诗人有骆宾王、杨炯、陈子昂 诗人向往边塞的军旅生活,希望立功边塞、
报效国家。
3、盛唐边塞诗:气势磅礴、雄奇高亢、内容丰富, 思想深刻,充满爱国激情
代表作家则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翰、王之 涣、王维、李颀 。
4、中晚唐边塞诗:有昂扬向上的精神,却也 带上了凄凉哀惋的色彩。 主要诗人有卢纶、李益 5、宋朝边塞诗:以沉郁悲凉为基调,
▪ 投笔:班超少年立志,刚入朝时作文官,后投笔从戎,因 立功西域,被封为定远侯。班超投笔从戎是常被后世引用 的典故。 唐诗中也作“掷笔”“弃笔”、“安能事笔砚” 、“班超束书”、“班笔掷”等,也常用来指代弃文从武 ,投身疆场。
▪ 斩楼兰的典故:“斩楼兰”是用作杀敌建功的典故,出自 于《汉书.傅介子传》,西汉时期,楼兰和车师两个小国, 地处通往西域的要道。 楼兰王背叛汉,傅介子两次前往西 域,最后杀死楼兰王,建功。
诗人有陆游等。 他们直面冷酷的现实,表达拯救国家和沦陷 区人民于水火的强烈愿望,诗歌紧紧围绕国家 领土完整、边塞安危的主题,常常表达为国建 功、收复失地、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梦绕沙场 与现实受阻的内心矛盾。
边塞诗常见意象
1、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 、长云、雨雪、风沙;
2、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 戟、 斧钺刀铩、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唐;对西域的称呼
5、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
6、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1.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2.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驰骋疆场, 奋勇杀敌报 国的激情。
3.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杨炯)
4.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 《南园》)
对建功立业 的渴望。
5.夜战桑干北, 秦兵半不归。 6. 边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
▪ 常见的典故:
▪ 李广的典故:李广一生都在边关戍敌,与匈奴作战四十余 年。因智谋超群,骁勇善战,令匈奴闻风丧胆,不敢交战 。李广一生未得封侯,故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之说 。公元119年,李广随卫青出征匈奴,战败自杀。 唐诗中 常用“飞将军”“李将军”代称李广,
▪ 燕然的典故: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 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战争的残酷,厌 战,反对穷兵黩 武。
7.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8.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描绘边塞雄奇壮 丽的独特景观。
9.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10.天山雪后海风寒, 军中遍吹行路难。
环境恶劣、生活 艰苦。反衬将士 们英勇无畏的爱 国主义精神。
11.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 地名(1分)。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1分)
诗作表达思想情感:
1、表现战士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表达对将士 英勇威猛的赞美。 2、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 表现连年征战的残酷,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和 平的向往以及对战士及其家属的同情。
4、批评边将无能、腐败,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