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篇一:乡风文明建设方案营造文明环境建设文明新村――强湾移民新村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汇报强湾移民新村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广大村民群众,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开拓,勇于创新,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抓好经济建设、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同时,强湾移民新村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树立乡风文明、建设文明新村为目标,从每个家庭入手认真实施了文明建设的“细胞工程”,提高了群众的整体素质,初步实现了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提高向心力、发展生产力的目标。
一、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文明素质抓好思想教育,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
由于农村经济利益分散化、多元化、地方化和个人化,一些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集体主义观念和道德责任感淡化,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滋长,艰苦创业精神和传统美德低下。
据此,我们坚持“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的指导思想,着力从解决广大农民的精神动力入手,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教育干部和群众,指导农民进市场,奔小康;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激励广大群众爱家乡、爱集体,为改变村貌做贡献。
通过上述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实现了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村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为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定的思想基础。
二、常抓公民道德建设,树立文明村风强湾移民新村一直把村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积极采取秦腔折子戏演出、张贴标语、广播等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宣传,进一步推动了创建文明村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工作中,我们一是抓制度,强化外在约束。
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并发放到各家各户,要求各家各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以此来不断规范村民们的言行举止,引导广大村民争做“四有”新人。
二是抓载体,提高活动质量。
同时,强湾移民新村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举办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的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
三是抓风气,推进移风易俗。
近年来,强湾移民新村出台了婚丧嫁娶不得大操大办、不得赌博酗酒、不得参与迷信活动、不得涉嫌违法犯罪、发现有违规现象要向村委会报告的规定,村领导班子成员向全村人民承诺,带头遵守有关规定,争做移风易俗的带头人,一个崇尚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已经形成。
四是抓依法治村,保持社会稳定。
为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我们一方面在全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另一方面,坚持依法进行民主选举、突出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监督、搞好民主测评,认真落实“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大大提高了广大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治上的民主权利。
三、发挥核心作用,建设文明新村村干部是工作中的核心,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村民,因此,在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强湾移民新村时刻把两委班子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从不松懈。
村上要求班子成员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勤政为民,不搞特殊化,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多为群众谋福利。
在工作中要走在前,干在前,不接受吃请,不以权谋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带动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
围绕经济建设,积极开动脑盘,出谋划策,真正当好村民的“领头雁”,真正为群众当好家、理好财。
在几年来的班子建设实践中,强湾移民新村逐步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党员队伍的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在学习制度上,强湾移民新村积极利用“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学理论、学业务、学经济、学管理,不断增强广大党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在组织制度上,充分尊重党员的民主政治权利,实行民主议事和党内监督制度。
在重大决策上,坚持集体研究,科学决策,使全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直立于不败之地。
在工作制度上,积极组织党员参与经济建设,参与村务管理,让广大党员同志在参与经济建设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从而较好地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风带民风,以民风促村风,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
篇二:乡风文明示范村申报材料乡风文明示范村工作台帐创建“乡风文明示范村”申请报告八里村以丘陵地貌为主,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全村户籍人口626人,外来人口约200人。
共有村民小组五个,村民代表30名,党员36名,地域面积130000平方米,耕地面积700余亩,山林面积800余亩,全村耕地都进行了土地流转,以种植葡萄、甘蔗、毛芋等经济作物为主。
村内有企业6家,主要以针织加工为主,村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约950万元,人均收入约11000元。
我村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初步形成了事业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态良好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村两委响应组织号召积极创建“乡风文明村”,经过考核成为我市首批“乡风文明村”,为进一步深化创建活动,巩固提升工作成效,以营造文明和谐农村新风尚为目标,我村认真开展“乡风文明示范村”的创建工作。
申报工作开展以来,我们认真开展“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和谐家园”活动,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我村文明建设步伐,富民强村,并结合我村实际开展创建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加强班子建设,完善管理制度1.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也是创建乡风文明示范村的必然要求。
为创建乡风文明示范村,村成立了“以党支部负责人、村主任为正、副组长、支部委员、村委会委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党员、代表及相关配套成员的作用,按照考核指标体系要求分工负责。
根据上吴村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乡风文明建设工作计划,协调和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落实建创建任务,努力把创建乡风文明示范村工作落到实处。
2.大力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发挥监委会的作用。
加强村务、党务的公开工作力度,特别是对重大工作严格实行“一事一议”,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和建议,坚持民主决策。
对村财务坚持民主理财制度,按时进行公开公示,增加了透明度,在经济上做到“群众明白、。
八里村不断的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十分重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
村监会机构人员直接由村民代表选出,配备齐全的硬件设施,大大地提高了村监会的工作职能,每季度专门开会研究讨论改进村监委会工作,办公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目前,村监委会组织健全,成员分工明确,组织活动正常开展。
监委会履行职责,准时列席村两委重要会议,台帐记录准确及时,深得群众信任。
一年来,监委会共参加村各类会议27次,其中监委会主任列席党支部会议6次,监委会全体成员参加村“两委”会议或扩大会议30次。
干部清白”。
3.实行村干部分工和包挂制度。
为使各项工作开展有序,责任到人,措施到位,杜绝推诿扯皮现象发生,提高工作效率,经村两委会研究决定,实行分工负责制,同时包挂各村民小组,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4.抓好政策理论学习。
坚持每月一次党员学习,包括组织进行远程教育,经常不断地组织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健全的组织,完善的管理制度,村干部服务周到热情,廉洁自律、作风民主、办事公道、无违法违纪行为。
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发展1.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构建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奠定基础。
通过不断努力村内道路实现了全部硬化,整修了村内排水沟现已全部盖板化,彻底解决污水横流的局面,建立良好的人居环境。
对全村进行整体彻底绿化,各条街道都安装路灯,主要巷道十字安装高亮照明灯。
文化硬件建设:村里建有文体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
棋牌室、电视、乒乓球室。
建有室外的文体活动场地灯光篮球场(村里经常组织篮球比赛),添置了多套健身器材。
图书阅览室有各种书籍包括与农业有关的书籍,还有各类报刊杂志。
2.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
实行因户制宜,分类指导,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农民增收为突破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生态型经济发展道路,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产品。
葡萄、毛芋是我村的拳头经济作物,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无公害产品价格一路走高,村民培育种植无公害水果、作物的经济效益日益提高。
在邻村杨梅大村的带动影响下,杨梅也成了我村的主要经济作物,经济效益显著。
村里有许多中老年人,针对这部分劳动力村里引进来料加工工厂,增加村民的收入。
村两委会积极扶持,提供后勤保障,搞好长效服务,努力使经济发展有新飞跃。
今年来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比之前提高了不少,积极性也提高了。
三、美化环境,开展规范整治,健全长效机制、实施优质管理,营造优良秩序1.我村在整治村容村貌,加大基础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大投入,提升农村环境质量。
村成立了“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党支部负责人、村主任为正、副组长、支部委员村委会委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2.村内新增垃圾桶,实现一户一桶,并聘有专职保洁员,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建立村庄环境卫生长效保洁管理机制;改造自来水,让村民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进行了污水改造工程建设,实现雨污水分流;投资采购各类花卉苗木以绿化彩化村庄。
农业生产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程,严格控制农药,化肥施用量,地膜回收率达到100%。
3.目前村内正进行空心村改造,大量破旧房屋已拆除,村内环境进一步提高。
村内房前屋后实行“三包”制度。
近年来,我村全面实施秸杆禁烧计划,今年无一例秸杆焚烧事情发生,实现了秸杆还田综合利用。
牲畜全部实行圈养。
村内沟塘河渠已全部净化,水质达到相关标准。
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篇三:乡风文明行动实施意见关于广泛组织开展“乡村文明行动”的实施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和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安排部署,加快提升我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县文明委决定,在全县广泛组织开展“乡村文明行动”。
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和县委、县政府整体工作部署,着重围绕“村容村貌、村风民俗、生活方式、乡村道德、平安村庄、文化惠民”六个方面,以文明镇村(社区)、文明户、文明集市、文明街巷和好婆婆、好媳妇等群众性文明和谐创建活动为主要载体,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力营造新环境、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全面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