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法作业-案例

金融法作业-案例

•案例1:
• 2002年10月15日下午3时许,陈武庞从某信用社提取存款60万元及家中现金20万元,到中国农业银行睢宁县支行(以下简称睢宁支行)办理汇款业务。

为安全起见,由信用社王主任使用专用钱箱装载并开车相送,陈武庞好友纪某驾驶摩托车相随,陈武庞及纪某将钱款提到睢宁支行的营业大厅内。

陈武庞将现金 80万元码在营业柜台窗口外,随行人员纪某将专用钱箱送交给王主任,王随即驾车离去。

当时营业大厅内还有其他顾客正在办理业务,陈武庞向营业员言明此款是汇往上海的,营业员以此笔业务数额太大,需找主任帮助一起办理为由让其等待。

陈武庞随行人员纪某在将钱箱送出后即去了洗手间,回来后在营业大厅内闲逛。

在等待期间,陈武庞遭到抢夺,被抢走现金20万元。

后虽经公安机关侦破,追回赃款10.34万元,但仍有9.66万元无法追回。

陈武庞以睢宁支行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为由起诉,要求被告赔偿其损失9.66万元。

•问:本案应如何判决?
•案例2:
•案例:储户ATM取款遭克隆盗刷2万,银行应负何责?
•2005年12月21日,王某在珠海某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口岸支行开设活期储蓄账户,并于2006年1月13日办理了与该活期储蓄存折同一账号的银行卡。

2008年12月23日19时15分、25分左右,犯罪嫌疑人两次在被告所有的ATM 机插口处安装读卡装置和摄像装置,用于盗取持卡人银行卡磁条内信息和密码。

次日13时45分左右,原告在被告处的ATM机连续8次取款共计 1.6万元,卡内余额为25957.94元。

同月31日,原告再次使用该卡取款时,发现卡内余额仅剩490.94元,其余25467元存款已经被取走。

•据网络系统交易记录显示,在原告于2008年12月24日从被告处ATM机取款后不足半小时内,其账户在某银行广州分行的ATM机上被两次分别支取2500元和1500元,并分别收取异地取款手续费人民币12.5元和人民币7.5元;一个多小时后又在广州某通电讯设备公司刷卡消费21447元。

事后,原、被告双方均向公安部门报案,公安部门已立案侦查,但尚未侦结。

•原告王某认为,原被告双方形成储蓄存款合同关系,被告有义务保障其存款的安全和自由支取存款。

但从2008年12月31日至今,原告多次要求被告兑付存款本息未果,遂起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向其支付存款本金25467元及利息。

•问:法院应如何判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