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力》教学设计

湘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力》教学设计

第4单元力与运动
1 无处不在的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力,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能使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力的单位是“牛顿”,用符号“N”表示。

2.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作用效果与此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各种体验活动感受力是无处不在的,并能与同学交流活动中的感受。

2.能将力对物体产生的影响初步分类,并能判断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力并由此产生了何种影响(作用效果)。

3.在“弯道‘竞走’”的体验活动中,能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活动中勇于探索,善于总结经验,乐于合作与交流,体验到力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
1、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能使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力的单位是“牛顿”,用符号“N”表示。

2.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作用效果与此有关。

【教学难点】
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
【教学方法】
启发式、实验探究法、控制变量法、
【器材和资源】
教师准备:小铁球,木质斜面(斜面要比较长),条形磁铁;人们生产生活中应用力的图片。

学生准备(以小组为单位):海绵(手按下去须有一定反弹的感觉)、厚纸条(做蛇形弯道用)、胶带、乒乓球、记录纸。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1、无处不在的力
力的存在:(提水、推门、打球······)力表现的形式:风力、电力、重力·····力的产生:两个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力的特点:力由大小和方向。

力的作用:1、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能使物体改变运动方向和运动的快慢。

力的单位:牛顿用字母:“N”表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