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总装关键工序培训

总装关键工序培训


三、装配知识简介
4、装配的润滑性 按工艺要求,凡需润滑的部位必须加注定量的润 滑油或润滑脂。对发动机来说,如果润滑油过少 或漏加,发动机运转起来,很快会造成齿轮磨损 或拉缸现象,直到整机损坏;加注过多,发动机 运转时润滑油很容易窜到燃烧室、燃烧后产生积 碳;因此加油量必须按工艺要求执行。
三、装配知识简介

三、装配知识简介

全部电器设备按相应电器设备装置图的要求进行装配、 连接。要求插接正确可靠,线路走向合理、规范。
电线的绝缘层与插接件不允许有任何损伤。 凡规定电器搭铁处应去除金属表面油漆涂层以保证良好 接触。

三、装配知识简介 (三)整车检调
起动发动机,使发动机达到正常温度并检查: 喇叭工作正常,无杂音或哑声。水温表、机油 压力表工作正常。 变速器工作正常,操纵轻便,无阻滞、无异常 、无抖动、无渗漏。 方向盘应转动灵活,操纵轻便,无阻滞现象。 转向机构在转向时,不允许发生阻滞,撞击等 声响,左右转向轮在规定的最大转角时,不得 与其它零部件有干涉现象。 发动机起动性能良好,起动机每次工作时间不 超过30 s,每次连续起动时间间隔1 min。
三、装配知识简介
前风窗玻璃、行李厢门玻璃、后侧窗玻璃、左门 玻璃、右门玻璃装配后,密封条服帖,无翘起、 破损,与车身间不得有缝隙。玻璃完好,无裂痕 。前风窗玻璃、行李厢门玻璃所涂密封胶不得溢 出密封条。 所有密封条装配要服帖、平整。 门锁开关灵活,锁扣调整到位,锁止可靠,不得 与车身干涉。内、外开手柄运动灵活,无卡死、 发涩、不回位现象。外开手柄连接件要平整、服 帖。高顶车客货厢门锁上下锁扣开启须同步。 各处过孔护圈、堵塞都应装配平整、到位。
4、工艺纪律的主要内容?
1)技术文件的质量。技术文件的种类(装配顺序书、操作指导书、 设备操作规程等工艺文件),对技术文件的要求(正确、完整、有 效、受控)。 2)设备和工艺装备的技术状况。 3)材料、在制品符合工艺要求。 4)操作者。 5)环境文明卫生。 6)检验的正确性和及时性。
二、工艺概述-概念定义 5.工艺纪律对操作者的要求
一、汽车基础知识培训-汽车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7301-88 《汽车和半挂车的术语和定义》中规 定:由动力装置驱动,具有4个或4个 以上车轮的非轨道的车辆,称为汽车。 它的英文名名称是 Motor Vehicle
汽车
多功能车,英文 为Multi-Purpose Vehicle
乘用车
用于载送人员及其随身物 品且座位布置在两轴之间 的四轮汽车称为轿车,英 文为Car
二、工艺概述-概念定义
1、什么是工艺
工艺就是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过程和方法。它包含内容非常广 泛,包括工艺文件、工艺纪律检查、工具、设备、人员、装配顺序、 现场等等。它是人类在劳动中积累起来并经过总结的操作技术经验。 工艺工作包括工艺管理、工艺技术、工艺装备和工艺人员培训等内 容。
二、工艺概述-概念定义
三、装配知识简介
发动机怠速稳定、运转平稳,怠速转速为 850±50 r/min(不带空调),1100±50 r/min( 带空调),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无异响,无抖动 现象,机油压力正常,发动机各部位不允许有机 油、燃油、冷却液的渗漏现象。 离合器操纵轻便、可靠、接合平稳、分离彻底、 不打滑、无抖动、无异响。 传动轴无抖动、异响。 前后悬挂无干涉、异响、抖动。
商用车
MPV
SUV
轿车
交叉型 乘用车
货车
客车
……
运动型多功能车, 英文为Sports Utility Vehicle
两厢轿车
三厢轿车
一、汽车基础知识培训-汽车分类2
轿车 三厢轿车
(Z200—三厢车)
两厢轿车
( Z200HB—两厢车)
乘用车
MPV
(众泰M300)
SUV
(众泰5008 )
一、汽车基础知识培训-汽车的构成
总装关键工序培训
【2011年10月】
总装关键工序培训材料
一、汽车基础知识培训
二、工艺概述
三、装配知识简介
一、汽车基础知识培训-汽车常用术语
1. 整车装备质量(kg):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包括润滑油、燃料、 随车工具、备胎等所有装置质量。
2. 最大总质量(kg):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3. 车长(mm):汽车长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4. 车宽(mm):汽车宽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各零部件总成在汽车上的装配应按相应的装配 工艺卡和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 在装配前作好三查:查设备,查工、量具和夹 具,查上道工序零件。 在生产过程中,应对加工件做100%外观检查, 并按工艺要求,对上道工序进行互检以及对所 装配好的零部件进行自检,并进行记录。 对装配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应按照《不合 格品管理制度》进行挂牌处理。
三、装配知识简介
所有管路走向正确,连接可靠,无变形、压瘪、断裂、破 损、瘪死等缺陷。制动油管接头连接都必须拧紧至规定力 矩,接头不允许有扳烂牙、滑牙现象。空调管路接头连接 必须拧紧至规定的力矩要求,管接头不能扭曲、变形,管 路外表面不得有碰伤、破损、开裂、变形现象。真空管路 、逸气管插接到接头部分应在10mm以上。 色标标识规范、清楚。 工作液按规定加注,加注后不得有渗漏现象。制动液加注 后,管路中不得存有空气。 涂胶要均匀、连续、平整,不得流挂、堆积。
2.装配的统一性。 按着生产计划,对基本车型,按工艺要求装配, 不得误装、错装和漏装,装配方法必须按工艺要 求;装配要统一:
三、装配知识简介
3、装配的紧固性。 凡是螺栓、螺母、螺钉等件必须 达到规定的扭 矩要求。应交叉紧固的必须交叉紧固,否则会造 成螺母松动现象,带来安全隐患。螺纹联接严禁 松动现象,不过,过紧会造成螺纹变形、螺母卸 不下来。
5. 车高(mm):汽车最高点至地面间的距离。
6. 轴距(mm):汽车前轴中心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7. 轮距(mm):同一车轿左右轮胎胎面中心线间的距离。 8. 前悬(mm):汽车最前端至前轴中心的距离。 9. 后悬(mm):汽车最后端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10.转弯半径(mm):汽车转向时,汽车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撑平面上的轨迹圆半径。转向盘转到 极限位置时的转弯半径为最小转弯半径 11.最高车速(km/h):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技术等级应符合工艺文件的规定,实际技术水平 与评定的技术等级相吻合,确已达到本工序对操 作者的技术要求。 大批大量生产,全部工序实行定人、定机、定工 种。 特殊工序的操作者,应经过专门培训,并经考试 合格,具备工艺操作证,在证书有效期内可以从 事证书规定的生产操作。
二、工艺概述-概念定义
二、工艺概述-概念定义
认真执行“三自一控”(三自:自检、自 分、自盖工号;一控:控制自检准确率) 或其它形式的自检活动,对技术文件中规 定的各种工艺参数,严格贯彻执行,并作 好记录,实行质量跟踪。
三、装配知识简介 (一 )汽车装配的技术要求
1.装配的完整性。 必须按工艺规定,将所有零部件、总成全部装上 ,不得有漏装、少装现象,不要忽视小零件。如 螺钉、平垫圈、弹簧垫圈、开口销等。
三、装配知识简介
前座椅装配后应滑动灵活、锁止可靠,无阻滞、 卡死现象。后座椅装配后应翻转自如,锁止可靠 。 左右遮阳板转动灵活,极限位置不失效。 前照灯及转向灯、尾灯、散热器面罩、前后保险 杠装配后应与车身过渡平滑,缝隙均匀,无变形 、翘曲现象。后视镜装配后应操纵灵活,调整方 向正确,与门窗框间不应露出缝隙。 方向盘装配后应转动灵活,转动时不得与其他零 件干涉,方向锁锁止有效。
汽车的五大构成部分
汽车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发动机: 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
点火系;起动系
底盘: 车身:
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 车身壳体(白车身)、车门、车窗、车前钣制件、车身内外 装饰件和车身附件、座椅以及通风、暖气、冷气、空气调 节装置等等
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由电源和用电设备两大部分组成
三、装配知识简介 (四)总装装配的质量要求 装配工在装配中须认真作好“三 自”“三按”,即“自检、自分、自盖 工号”“按图纸、按工艺、按技术标准 装配”。 装配工在装配中应作好自检与互检,严 格执行“三不”,即“不接收、不制造、 不传递不合格产品”。
三、装配知识简介
(五)装配中的质量要点
1. 螺纹紧固的装配要求
固定同一总成或其合件的多个螺栓或螺母,在 拧紧时必须逐步拧紧。即先把所有的螺栓、螺 母紧到三分之一,然后紧三分之二,最后再完 全拧紧。前一螺栓、螺母完全拧紧后再拧后一 螺栓、螺母的作法是不允许的。分布在圆周上 的螺栓、螺母应交叉逐渐均匀拧紧。
三、装配知识简介
装有弹性垫圈、平垫圈的螺栓或螺母,在装配 时应使平垫圈贴紧零件,弹性垫圈在平垫圈后 面,弹性垫圈在拧紧后要压平无乍口。
5、装配的密封性
1)冷却系统的密封性,各接头不得漏水。 2)燃油系统的密封性。各管路连接和燃油滤清器 等件不得有漏漆漏油现象。 3)空气管路装配密封性。要求空气管路里联接处 必须均匀涂上一层密封胶,锥管接头要涂在螺纹 上,管路连接胶管要涂在管箍接触面上,管路不 得变形或歪斜。
三、装配知识简介
(二 )汽车装配操作要求
三、装配知识简介
(六)装配检查标准
所有装配的零件不允许有错装、漏装、松动、 干涉、损坏现象。 所有内、外饰件都要求装配平整、服帖,无翘 曲、变形、表面破损、划伤、脏污等缺陷。 所有线束走向正确,插接可靠,线束表面无破 损,线束扎带捆扎到位,线束不允许有拖挂现象 。电瓶线接头装配后应与电瓶极柱平齐。所有 装配的标准件不得有损坏(如:螺栓头部、螺 母、螺钉槽被磨圆,弹性垫圈被压乍口,平垫 圈被压变形,螺纹烂牙、滑牙等)。
熟记工艺文件内容,掌握该工序加工工件的工艺 要求、装夹方法、加工工步、操作要点、检测方 法等,以及工序控制的有关要求,坚持按图纸、 按工艺、按技术标准操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