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还原氧化铜试验的探究报告
❖ (4)将药品全放入试管中(约一试管底)安装仪器,加热。
❖ (5)1~2min后出现红热现象,当红热消失后立即停止加热,稍 冷,倒出试管中的药品。
❖ 3、实验结果: ❖ 砖红色粉末,没能产生红色光亮的铜
第二次
❖ 1、经过第一次实验的失败,我们决定改变比例,用12:1的比例。 ❖ 2、实验过程: ❖ (1)研磨氧化铜和碳粉(约2min)。 ❖ (2)称取氧化铜2.4g,碳粉0.2g。 ❖ (3)其余操作同第一次。 ❖ 3、实验结果: ❖ 没有红热现象出现(加热约5min),产物局部呈暗红色。
一、实验要求
❖ 碳还原氧化铜并得到红色、光亮的铜
二、实验仪器和试剂
❖ (1)试剂:碳粉、氧化铜粉末 ❖ (2)仪器:大试管、带铁夹的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玻璃
棒、单孔胶塞、导管、研钵
三、实验过程记录
❖
时间:2003年3月5日
❖
下午 2:00~5:30
第一次
❖ 1、经过两周的查阅资料和上网搜索,我们首先进行如下操作: ❖ (1)取氧化铜和碳质量比为12:1~10:1之间。 ❖ (2)炒干药品,并混合均匀,充分研磨。 ❖ (3)取一干燥大试管,装入约半试管药品,用棉线塞紧压实,并用究
第三次
❖ 1、第二次实验失败,我们决定用11:1的比例再试一次。 ❖ 2、实验过程: ❖ (1)研磨药品(约2min)。 ❖ (2)称取氧化铜2.2g,碳粉0.2g。 ❖ (3)其余操作同第一次。 ❖ 3、实验结果: ❖ 没有红热现象出现(加热约8min),产物局部呈暗红色。
第四次
❖ 1、三次实验的失败使我们对于实验方案有了怀疑,所以我们再一次采 用10:1的比例试一次并且严格遵照方案。
四、实验要点
❖ 通过九次实验和查阅大量资料,我们总结出次实验要点如下: ❖ (1)研磨的力度和时间要足够,保证物质颗粒足够小,有足够大的表
面积参与反应。 ❖ (2)氧化铜和碳粉质量比在10:1~12:1全可,不要超过此范围。 ❖ (3)氧化铜和碳粉在炒干时要注意温度,防止发生反应减少反应物。 ❖ (4)氧化铜和碳粉要混合均匀,加入的药品不超过两药匙,且须压实。 ❖ (5)本实验的关键在于出现红热现象,再出现红热现象后须继续加热
竟灯加热。 ❖ 注:后经老师指导将半试管药品改为少量药品并不用棉线压紧。
❖ 2、实验过程:
❖ (1)分别取三药匙氧化铜,一药匙碳于研钵中充分研磨(约 5min)。
❖ (2)托盘天平称取氧化铜1g,碳0.1g(比例为10:1)分别置 于蒸发皿中。
❖ (3)用玻璃棒在蒸发皿中翻炒药品(碳粉有少数发生氧化,既 有红热现象出现)稍冷,共置于另一研钵中。充分研磨(约 2min)。
❖ (3)取两药匙药品于试管中,压实,加热,其余操作同第一次。
❖ 3、实验结果:
❖ 加热后1~2min出现红热现象,继续加热,红热物由红热—— 白——黑色隐含有暗红色物质,继续加热约2min,稍冷,取出, 反应产物呈砖红色块状,其中含有大量有金属光亮的铜珠。
第二天探究的总结
❖ 五次实验,前四次失败,第五次非常成功地达到题目要求,让 我们信心大增,对于下一次的演示交流有了信心和成功的决心, 更明白了“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深刻含义。
第三次、第四次
❖ 第三次和第四次的实验方法步骤与第二次完全相同。实验结果 也没有变化。
第五次
❖ 1、此时已有半数同学离开实验室,冷清的实验室正是我们心情 的真实写照。
❖ 2、实验过程:
❖ (1)充分研磨药品约10min,称取氧化铜2g,碳粉0.2g,烘干 (方法同第一次)。
❖ (2)纸上混合均匀,放入研钵中充分研磨(约5min)。
❖ 2、实验过程: ❖ (1)称取氧化铜3g,碳粉0.3g,研磨(约2min)。 ❖ (2)炒干:此时为避免损失,我们控制温度。在碳与氧发生反应之前
取下蒸发皿,用余热烘干药品。 ❖ (3)混合研磨(约2min),取一药匙加热,其余操作同第一次。 ❖ 3、实验结果: ❖ 没有红热现象出现(加热约5min),产物局部呈暗红色。
❖ 2、实验过程: ❖ (1)研磨药品(约2min)。 ❖ (2)称取氧化铜2g,碳粉0.2g。 ❖ (3)为了减少炒干时的损失,我们弃去炒干一步。 ❖ (4)再研磨混合,取一药匙混合物于干燥的试管中,压实,加热。 ❖ 3、实验结果 : ❖ 没有红热现象出现(加热约5min),产物局部呈暗红色。
第一天探究的总结
2~3min,利于铜集中形成珠状或块状。 ❖ (6)所有实验器具要保证干净干燥。
五、参考文献
❖ 《中学化学实验大全》 ❖ 《中学化学教法》 ❖ 《中学趣味实验》
❖ 四次实验,除第一次出现砖红色粉末后,三次均无红热现象,让我们感 到头顶的乌云可同碳粉比美。信心大降,并对方案产生怀疑,唯一的收 获是白色的大褂成了黑色。
❖
时间:2003年3月12日
❖
下午 2:00~5:00
第一次
❖ 1、经过又一周的查询发现方案并没出现错误。同时,三本书中都指出 碳粉与氧化铜的比例在1:12~1:10之间且实验步骤基本相同。所以排 除方案错的因素,则只剩下——人为因素,也就是我们的操作。
第二次
❖ 1、再一次的失败,使我们的心情跌入谷底,再有此时已有同学做成功, 更加反衬我们的沮丧。
❖ 2、实验过程: ❖ (1)研磨(约2min),称取氧化铜2g,碳粉0.2g,烘干(方法同第一
次)。 ❖ (2)在纸上均匀后再研磨约2min。取两药匙药品加热,其余操作同第
一次。 ❖ 3、实验结果: ❖ 没有红热现象出现加热约8min,产物局部呈暗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