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脊髓损伤1PPT课件
胸腰段损伤使下肢的感觉与运动产生障碍, 称为”截瘫”;颈段脊髓损伤为四肢瘫简称 “四瘫”
病理
1、脊髓震荡 最轻微的脊髓损伤,与脑震荡类似。 脊髓受到强烈震荡后立即发生的迟缓性瘫痪, 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 全部丧失,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可完全恢复。
2、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3、完全性脊髓损伤:
性脊柱损伤; 5、检查脊柱时暴露面应足够:畸形、压痛、感觉、肌
力、肌张力、生理反射、病理反射。
6、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 确诊断,确定损伤部位、 类型和移位情况。X片 是首选检查,常规正侧 位片,必要时加拍斜位 片,看有无椎弓峡部骨 折;CT、MR;
诊断: 病因诊断:病理性/外伤性; 定位诊断: 骨折类型: 神经损害:损伤平面、损伤程度;
2 垂直压缩型损伤 2.1 Jefferson骨折:第一颈椎双侧性前、后弓骨
折;
2.2 爆裂型骨折:C3-7,多见于C-5,6;瘫痪(80%)
3 过伸型损伤 3.1无骨折脱位的多为脊髓中央综合征和前脊髓综合征, 严重者可完全损伤;
★脊髓中央综合征:典型表现上肢重于下肢、手部重于臂部、痛触觉 重于深感觉(脊髓解剖:脊髓中央管损害程度和范围); ★ 前脊髓综合征:运动及痛温觉损害,下肢重于上肢,深感觉无损害;
脊柱脊髓损伤
潍坊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厉锋
病例1
第一节 脊柱骨折
1、脊柱骨折十分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6.4%,其 中胸腰段骨折最常见。
2、胸腰椎段脊柱(T10-L2):处于胸椎与腰椎 的两个生理弧度的交汇处,是应力集中之处, 该处骨折十分常见。
3、脊柱骨折可并发脊髓或神经的损伤,特别是 颈椎骨折-脱位,能严重致残甚至危及患者的 生命。
合; 3、齿状突骨折:保守、Halo-vest、前路、后路; 4、Hangmans 骨折:无移位, Halo-vest 3月;
移位,手术;
4、爆裂性骨折有神经症状者早期手术治疗。
5、过伸性损伤,大都采用非手术治疗。损伤性 枢椎椎弓骨折无移位者可牵引2-3周后头颈胸 石膏固定3个月,有移位者手术治疗。
临床表现
1、脊髓损伤 休克期——迟缓性瘫 2-4周后——痉挛性瘫,病理性锥体束征 胸段脊髓——截瘫 颈段脊髓——四肢瘫 上颈椎——四肢痉挛性瘫 下颈椎——上肢迟缓性瘫、下肢痉挛性瘫 脊髓半切征(Brown-Sequard征)——同运深、对痛温。 脊髓前综合症——脊髓前方受压导致脊髓前中央动脉闭塞,下肢重于
不佳,不愈合率达70%,多需手术治疗; III型 枢椎体上部骨折,累及枢椎的上关节突,
一侧或为双侧性,稳定性好、血运好、预后好。
临床表现、检查、诊断
1、严重外伤史。高处坠落、车祸、重物撞击等 2、疼痛、活动受限; 3、神经损害:脊髓、神经根、腹腔神经节。 4、注意多发伤。往往合并颅脑、胸腹脏器损伤;跳跃
6、对1型、3型和没有移位的2型齿状突骨折非 手术治疗,颌枕带牵引2周后头颈胸石膏固定3 个月。2型骨折移位超过4mm者,愈合率极低, 前路齿突螺钉内固定治疗,或后路寰枢椎植骨 内固定治疗。
第二节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由于 椎体的移位或碎骨片突入椎管内,使脊髓或马 尾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Denis三柱理论
1.前柱包括:前纵韧带、 椎体和椎间盘的前2/3. 2.中柱包括:椎体和椎间 盘后1/3、后纵韧带. 3.后柱包括:黄韧带、棘 上韧带、棘间韧带、骨 性神经弓、后关节囊及 关节突. 中柱损伤-脊髓损伤?
病因和分类:
主要原因-暴力 脊柱六种运动-X,Y,Z轴分析 X-屈,伸,侧方移动
3.2 Hangman’s fracture(损伤性枢椎椎弓骨折): 既往多见于绞刑,目前多见于高速交通事故。颈椎 过度仰伸,在枢椎的后半部形成强大的剪切力,使 枢椎的椎弓发生骨折。
4、机制不明的骨折: 4.1 齿状突骨折——分三型: I 型 齿状突尖端撕脱骨折,较稳定并发症少; II型 齿状突基部、枢椎体上方横行骨折,血供
3、Chance骨折: 椎体水平:外固定及卧床3月/手术; 椎间盘水平:手术治疗。
4、骨折-脱位:
颈椎骨折的治疗
下颈椎:
1、压缩骨折:Ⅰ° 支具3月;Ⅱ、Ⅲ° 手术; 2、爆裂骨折:前路手术; 3、骨折-脱位:牵引?前路/后路?; 4、颈椎过伸性损伤:前路/后路?;
颈椎骨折的治疗
上颈椎:
1、Jefferson骨折:Halo-vest 3月/牵引; 2、寰枢椎脱位:成人3mm,儿童4mm;手术融
Y-压缩,牵拉,旋转 Z-侧屈,前- 后移动
胸腰椎骨折的分类
一、根据骨折的稳定性分类: 1.稳定骨折: 2.不稳定骨折:2/3、3/3、爆裂骨折; 二、根据骨折形态分类: 压缩骨折、爆裂骨折、Chance骨折、骨折-脱 位;
胸腰椎骨折的分类
1、压缩骨折—— 脊柱受向前屈曲暴力所致,常只 损伤脊柱的前柱,中后柱结构完整,脊柱结构较 稳定。1/3、1.5/3、2/3
颈椎骨折的分类
1、屈曲型损伤——前柱压缩后柱牵张的结果。临床常 见的有: 1.1单纯性楔形(压缩)骨折:较为多见,多见于骨 质疏松患者。 1.2骨折-脱位:脊柱后柱韧带断裂,椎体脱位。 ①单侧关节突交锁(过曲型扭伤):前方半脱位; ②双侧关节突交锁:脱位椎体的下关节突移位于下一 节段上关节突的前方,椎体脱位程度至少超过椎体前 后径的1/2;大部分合并脊髓损伤。
2、爆裂骨折——脊柱前柱和中柱结构损伤,破碎椎体 或椎间盘突入椎管压迫脊髓或马尾产生神经症状。后 柱无损伤.
爆裂骨折——前中后三柱损伤,并发脊柱后突和进行 性神经症状,脊柱结构不稳定。
3、Chance 骨折:椎体或 椎间盘水平水平状撕裂性损 伤。不稳定性骨折,临床比 较少见。 4、骨折-脱位:椎体脱位、 关节突骨折或交锁.
急救搬运:整体搬动、轴线翻身
不正确
正确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
1、压缩骨折 1.1椎体压缩不到1/3者(后凸成角<30°)或年老不能 耐受复位及固定者: 卧硬板床,骨折部垫厚枕,3月后 逐渐下地活动。 1.2 椎体压缩超过1/3 (后凸成角>30°):手术治疗。
2、爆裂型骨折:手术指征-骨折块椎管内侵犯>30%、后 凸成角明显、神经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