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语文作文审题立意专项训练课件

高三语文作文审题立意专项训练课件


PPT学习交流
7
• 2.泥土的味道是苦涩的,海水的味道是苦咸的, 树林中清新的空气也有着一丝苦津津的味道。这 苦的大自然,孕育了人们交织着各种苦痛的心灵。 广袤的土地,浩瀚的海洋,辽阔的天空,了无际 涯的心灵,构成了我们这个世界。
• 适用话题:自然之苦与人生之味、人生的味道
PPT学习交流
8
• 3.据说现代科学已经发现了植物的“精神感 应”:在一株绿色生命旁边砍伐它的同类或近 邻,从精密仪器的显示中可以发现它的颤抖和 低微声音,像在求饶、求救。《聊斋志异》中 有一故事《桔树》,写一个小女孩与一株冬青 树的情感呼应,小女孩对这株冬青爱得如痴若 迷,此树也年年枝繁叶茂。后来,小女孩随父 外迁,行前抱树大哭。分别之后,此树便一年 枯似一年,近乎枯死。十几年后,女孩子做了 夫人,随夫赴任,途径故居时直扑冬青树,此 树竟奇迹般地再度枝青叶茂起来。
• 适用话题:人与自然的关系
PPT学习交流
11
• 6.早在两千多年前,汉宣帝曾制定一项保护鸟的法: “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摘巢探卵,弹射飞鸟。”
• 适用话题:保护自然
• 8.成熟的麦子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逊;一群蚂 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水滴穿 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蜜蜂在花丛中忙碌,那是 在教我们勤劳。
• 适用话题:自然中的人生哲理
PPT学习交流
12
• 话题延伸:
• 人类对自然的依附性已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而日益凸显。 人类文明的触角延伸出的却是钢筋水泥固封的楼群, 浓烟废气造成的污染,灯红酒绿培植的浮躁,物欲横 流带来的贫乏。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人像现代人这样 渴望新鲜清明的空气,繁茂葱翠的森林,蔚蓝夐远的 天空。所以,我们要从现代文明中汲取古人“天人合 一”的智慧,为人类的生存树一面恒久持续的丰碑。
PPT学习交流
6
素材举例:
1、提起自然,便想起了《诗经》。《诗 经》中直接以草木为名或涉及草木内容的篇目,至少 有80%以上。中国古代真正的大雅之人往往对草木情意 殷殷,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有人爱菊,爱莲,爱牡 丹。柳宗元被贬柳州心情很不好,还在自然中找到乐 趣:“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西游记》作者 吴承恩,这位四百八十年前的江苏才子写到第八十六 回,写了个野菜宴,一口气写了六十余种野菜,而且 是真实无欺。
• 适用话题:家园的毁灭与重建
PPT学习交流
10
• 5.老子指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 损不足以奉有余”,提出人应当顺从自然。子思、孟 子主张天人合一之说,认为人只要扩充“诚”的德性, 就“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矣”。庄子则 主张“无以人灭天”,“牛马四足,是谓天;落(络) 马首,穿牛鼻,是谓人”,以为一切人为都是对自然 的损害。
• 适用话题:自然的呼唤、自然与爱
PPT学习交流
9
• 4.恩格斯曾说过: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等 地的居民为了想要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 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竟成了荒芜的不毛之地。二 战失败后,德国人宁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也没有砍 掉一棵树。拥有很高的森林覆盖率,却对每一个居民 家中的树都要立法保护,甚至“全面体检”。
PPT学习交流
4
问题:先人们对天地圣灵崇拜的圣洁情感渐渐 为征服自然和占有资源的贪婪所取代。于是,边地 茂密的草原飘起了漫漫黄沙,曾经清澈的河流泛起 了污浊。人类文明的步履跨得越大,我们与自然的 距离也就越远。“迟日江山丽,微风燕子斜”“荷 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这些清丽诗句中所绘美 景已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随之而来的是频率 越来越高的沙尘暴、登陆越来越强的台风,还有我 们越来越不想见到的各种地质灾害。
PPT学习交流
13
• 这类题材的写作,容易流于枯燥的数字堆砌和絮烦的 空洞议论。要善于从已知材料中挖掘情感意蕴,让饱 含情感的叙述打动阅读者的心扉;要从细节处捕捉人 类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秘密,把握“和谐”共存的主旋 律。在结构安排上,可以正反对照,古今映衬,从古 典诗词中的美妙意境透析深意,与工业文明过度开掘 所造成的恶果形成强烈反差,从而使所思所感深彻透 辟,达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目的。
•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根 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 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 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PPT学习交流
2
• [写作提示]

这则材料的关键点是女探险家的“一言一
行”。“一言”是她所说的一句话,“一行”就
是她“跪”的动作,这“一言一行”包含来自“人作文审题立意专项训练
PPT学习交流
1
•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意大利有个女探险家独自穿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 当她走出沙漠之后,她面对沙漠跪下来,静默良 久。当有记者问她在征服沙漠后为何跪下的时候, 她极为真诚地说:“我不认为我征服了沙漠,我 是在感谢塔克拉玛干允许我通过。”
与自然”的微妙关系。人类的一切都是大自然所
赐予的。对于这个世界,人类不可能征服它;相
反,人类需要的是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样人类
才能够生生不息传承下去。
PPT学习交流
3
• 因此,写作时,我们要重点关注两个视角:
• (1)敬畏自然,感恩自然。人是自然之子,人类 的发展史和现状都告诉我们,任何关于“人定胜 天”的雄心壮志都是狂妄和徒劳的,人类必须自 觉尊重、敬畏和遵守天道,要敬畏生灵,敬畏生 命。
• (2)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今社会,人
与自然的对立日益严重,究其原因,是一些人视
自然为人类的征服对象,以为人类才是宇宙的主
宰,自然只是听命于人的仆人。殊不知,人类的
生存离不开大自然的恩赐,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大
自然的宽容和牺牲。我们应放弃“天人对立”的
错误观念,将自己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PPT学习交流
5
方法:面对曾经秀丽的家园所遭受的苦难,我们不 得不反思我们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共处的关系,而不是彼 此对立;应该是平等互利的关系,而不是彼此伤 害。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也决定了自然对我们的 态度。只有以谦卑诚恳的心来认识自然,了解自 然,发现自然本身的规律和秩序,我们才能从自 然中悟出生存发展的哲理,让我们美好的家园里 遍绽幸福之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