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课件——报告
表达的叙述性
报告以叙述具体事实为内容,这就决定了报告以叙述为主要表达 方式,一般不用描写、抒情、很少发议论。
报告——报告的适用范围
报告的适用范围
(1)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 (2)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反映各方面的重要情况。 (3)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提出建议。 (4)下级机关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5)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送文件、对象。 (6)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备案文件。
报告——报告的一般格式
4.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
报告的发文机关写在正文的右下方。发文日期写 在发文机关之下,年月日要写完整。
报告——报告的一般格式
标 题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词语要简练、准确 不得夹带请示、申请等字样
主送机关
发文的直属上级机关
主送机关只能有一个 其他机关以抄送形式处理
正
文
报告缘由+报告事项+报告结尾
4.建议报告 (1)写明制发报告的原因、依据或缘由,通常是叙 述有关情况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报告的主 旨。 (2)写明建议、意见、办法、计划的具体内容。 (3)写明对此报告的态度和要求。 (4)通常以“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 各部门执行”作为结尾。
报告——报告的写法
5.报送报告 正文写法比较简单,只要把文件、对象的名称、 数量等交代清楚就可以,结尾常用“请查收” 字样。 6.备案报告 正文写法通常都很简短,只要把备案的事项材 料或文件写清楚就可以,结尾常用“请予备案” 字样。
公文实训与写作 ——报告
讲解人——孙璐璐
公文实训与写作——报告
1 什么是报告? 报告有哪些特点? 怎样写报告?
2
3 4
报告和请示的区别有哪些?
报告——报告的涵义
什么是报告?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 见和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所使用的一种 陈述性公文。 • 报告的行文目的是让上级机关了解本单位的工作 情况,为上级机关制定政策、指导工作提供依据。 • 报告属于上行文,也是公文使用中频率较高的文 种之一。
(2)专题报告:专题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 关反映本机关的某项工作、某一问题或某一方面 的情况,以使上级机关对此有所了解的报告。写 专题报告要做到迅速及时,一事一报。
报告——报告的分类
按作用分: (1)呈报性报告是不要求转发的报告。其行文 目的是将有关情况提供给上级机关了解掌握, 为上级机关制定有关方针政策提供依据。它包 括汇报工作的报告、反映情况的报告、答复性 报告和报送文件的报告四种类型。 (2)呈转性报告是下级机关把工作情况、意见、 建议呈报上级机关并要求批转给有关部门贯彻 或执行的报告。这种报告须用"以上报告如无不 当,请批转各地(或各有关单位)执行"等公文 专用语作结束语。
报告——报告的一般格式
报告事项是报告正文的主体内容,一般要围绕 主旨展开陈述,写明主要情况、措施与结果、成 效与存在问题;有些还要写经验或教训、意见或 建议、打算或安排。这部分内容较多,可以根据 需要分条分项写,也可以分若干部分写。写作时 要避虚就实,突出主旨。即使是综合性报告,也 要突出重点,围绕主旨。 报告结尾是报告的收束。一般用惯用结语,如 “特此报告”,“以上意见如无不当,请批转各 部门执行”,“以上报告,如有不当,请指正” 等。
报告——报告的分类
按目的分
工作 报告
向上级机关汇报例行工作或临时性工作情况时使用的 一种报告,又可分为例行工作报告和专题工作报告。
《第十二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主题报告》
情况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反映某种临时性情况、 事故的报告。
情况 报告
《关于赴山西省长治市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
报告——报告的分类
答复 报告
报告——报告的分类
报告的分类 按目的分 工作报告 情况报告 按性质分 呈报性报告 呈转性报告
建议报告
答复报告 报送报告 备案报告 按内容分 综合报告 专题报告
报告——报告的分类
按内容分: (1)综合报告:是反映本机关全面情况,以便 上级了解全局,全面指导本机关工作的报告。由 于这种报告所反映的情况比较全面,常常与一部 门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和打算结合得比较紧密。 综合报告一般不规定固定的报告期限,而应根据 本机关的工作实际和上级机关的要求进行报告。
2.二者功能不同。
报告的功能是向上级提供各种信息。请示是请求上级机关给 予指示,解决困难,答复问题。
3.二者内容容量不同。
报告的内容容量比较广泛,涉及面可大可小,形式也可多样。 请示内容比较单一,一文一事一请,篇幅一般都比较短。
报告——请示与报告的比较
4.二者行文格式不同。
报告一般是陈述性写法,请示则是请求式写法;联合 报告比较多,联合请示则少见;请示的结束语比较 规范如:“当否,请批复”等,报告的结束语则呈 多样性。
上级机关要求上报某一方面情况、某一事项办理 结果以及征询对某项准备出台的政策、措施的意 见、态度,下级机关予以答复时使用的一种报告 。
《关于协同办公(基础管理)平台需求对接人名单及各系统征 询建议的报告》
是下级机关就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或全局性事项提 出意见、建议,并请求以上级机关的名义予以批 准和转发时使用的一种报告。
建议 报告
《关于开展强化疫苗活动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报告》
报告——报告的分类
报送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送交文件、对 象时使用的一种报告。
《关于报送重点研究基地“十五”科研规划的报告》
备案报告:是根据组织原则、法定程序或有关规 定,将有关事项材料或文件向主管上级机关报 告存案以备查考时使用的一种报告。
5.二者行文时间不同。
报告可在事前行文,也可在事中行文,还可在事后行 文;请示则必须在事前行文。
公文实训与写作——报告
报告与请示的区别:
区别点
性质 目的 时间 内容
请示
呈批性 请求指示和批准 只能事前 只能一文一事
报告
陈述性 汇报工作、反应情况 事前、事中、事后均可 可多事报、一事报
处理
结尾
需要答复
报告——报告的写法
报告的写法
不同类别的报告的格式及写法 1.工作报告 (1)本单位的基本工作情况和主要成绩、经验教训。 (2)存在的问题。 (3)今后的意见或提出有关建议。 (4)结尾。
《东北销售公司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报告》
报告——报告的写法
2.情况报告 (1)实事求是的汇报和分析情况发生的原因、经过、 性质。 (2)提出处理结果或处理打算。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
讲解人——孙璐璐
《第十二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主题报告》
报告——报告的一般格式
2.主送机关:报告的主送机关,既发文的直属上级 机关。 3.正文:报告的正文是报告的核心内容部分,一般 由报告缘由、报告事项、报告结尾组成。 报告缘由是报告的正文开头,交代报告的起因、 缘由或说明报告的目的、主旨。它承接标题中的 事由,落笔入题,直截了当地讲明为什么要写报 告和报告的主要内容。要集中、概括、直接,开 宗名义,并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之类的 话承启下文。
《关于赴山西省长治市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
报告——报告的写法
3.答复报告 (1)写明制发报告的缘由,即因什么而做出答复, 开门见山的使上级了解报告主旨。通常是用一两 句话就交代清楚。 (2)写明上级布置、交办或查询问题的结果。
《关于协同办公(基础管理)平台需求对接人名单及各系统 征询建议的报告》
报告——报告的写法
报告——注意事项
情况报告和工作报告的不 同之处在于,工作报告反 映的是常性的常规工作情 况,内容相对确定;而情 况报告汇报的是偶发性的 特殊情况,结构往往是某 个情况发生全过程的始末 以及处理意见,其内容多 不确定。
报告——注意事项
有些专业部门使用的报告 文书,例如“调查报告”、 “审计报告”、“咨询报 告”、“立案报告”、 “评估报告”等,虽然标 题也有“报告二字,但其 概念、性质和写作要求与 行政公文中的报告不同, 不属于行政公文范畴,不 应与之混淆。
《关于发布政府规章的备案报告》
报告——报告的特点
应用的广泛性
报 告 的 特 点
报告是各级机关经常使用的公文,是上级机关了解下情、下级机 关反映情况的主要渠道。报告是下情上达的主要手段。
行文的单向性
报告是陈述性公文,用于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 况、答复询问,不要求上级批复,属于单向行文。
பைடு நூலகம்
突出重点、围绕主旨 陈述、有序
落
款
发文机关+成文日期
如标题已有发文机关落款可不写 成文日期也可写在标题下方
报告——报告的一般格式
报告标题错误分析 使用情况 1.关于修建篮球场所需经费的请示报告
一份公文不可能同时使用两个文种,标题将请示和报告并用,混淆了两个 文种的区别,应去掉或“请示”或“报告”其中的一个。依据公文内容, 学校向教育局要资金时用“请示”,原标题中就要去掉“报告”;学校向 教育局汇报资金使用情况时用“报告”,原标题则要去掉“请示”。
注: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与1994年1月1日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比较,删去了“提出意见或者建议”。但是,现行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中,报告还有“提出建议”的功能。行政公文如向上级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可使用“意见”这个文种。
这两中公文都属于上行文,即是下级机关向上级 领导机关发送的公文文种。
3.二者文体格式相同。
都是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四部分构成。
报告——请示与报告的比较
报告与请示的不同点
1.二者的行文目的不同。
报告属阅件,请示属办件;报告不要求上级批复,它仅仅是 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等。请示要求上级 给予答复,要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