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集装箱港口的发展概要
船公司/貨代
托運人及收貨人
– 實时追縱装置箱状况 – Just In Time (JIT) – 下訂單前能預先告示運輸信息
數碼貿易運輸系統(DTTN)
主 要 發 揮 的 功 用
1. 提供中立的電子平台,促進業界在區 內(包括珠三角地區)和全球性的資 訊交流和服務融合; 2. 提供穩定可靠的作業環境和先進的技 術平台,以助業界探討、開發和提供 創新的增值服務; 3. 鼓勵和推動業界(尤其是中小型企業) 採用電子商務。
香 港 貨 櫃 吞 吐 量
(2004年1~7月)
中國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2004年1~7月)
2004年07月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万TUE) 当月完成 全国总计 1.沿海合计 上海 深圳 青岛 宁波 天津 506.0 476.0 123.0 113.1 44.5 35.2 33.0 自年初累计 3271.5 3074.2 798.9 716.1 288.2 215.3 215.3 累计为去年同期(%) 127.0 127.3 129.0 130.6 118.7 145.7 125.9
流 資 訊 化 全 球 趨 勢
集裝箱碼頭
– – – – – – – – 鄰近碼頭的競爭所帶來對操作成本及服務的威脅 對計劃及操作的最佳化需求,顧客需求提高生產成本 培訓及資源分配的高成本孝慮 主要貿易夥伴對資訊保安的訴求 與碼頭及客戶作實時的資訊交換 對不規則船期能夠自動化處理船舶承載示意圖 處理危險品及特殊處理貨櫃 即時地追縱裝置箱狀況
內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海关
外资局 船代 货代 空运货站 货主
中国电子 口岸
国检
物流信息平台
港务局 理货
边检
海事局
码头
堆场
报关行
現代物流信息系统
Air/Ocean Tml Port Authority Other VANs: DTTN, Interface H883, H2000, Trade, Finance, Customs Air / Sea FF Warehouse Quarantine
中國集裝箱港口的發展
中國集裝箱港口吞吐量
• 1990年大概有150萬TEU • 1993年爲380萬TEU • 2003年已增長到4,800萬TEU (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在過去10年年均增長超 過30%) • 上海是1,128萬 TEU (名列第三位) • 深圳是1,062萬 TEU (名列第四位)
Hale Waihona Puke GovernmentIntegrated Port &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Data Exchange Logistic Solution Info. Provider E-Business X.25, X.400 EDI, XML, Logistics MIS Cargo Tracking G2B, B2B, B2C, HTTP,FTP
Customs
Couriers
Trucker
Logistics Industry
广州
厦门 大连 2.内河合计
25.1
25.0 18.7 30.0
167.6
164.3 117.1 197.3
110.9
126.1 135.9 122.4
注:本表所列港口为2002年集装箱吞吐量到达100万TEU
上海、寧波、深圳、廣州與香港 集裝箱吞吐量之互為比重關係表
年度 1997 1998 香港 (千 TUE) 14,386 14,582 上海 (千 TUE) 2,527 3,066 上海/香港 18% 21% 寧波 (千 TUE) 257 353 寧波/香港 2% 2% 深圳 (千 TUE) 1,147 1,952 深圳/香港 8% 13% 廣州 廣州/香港 (千 TUE) 687 841 5% 6%
• 中國港口管理體制的改革,促使港口投資迅速增長。 1984年以前,中國的沿海港口由中央的交通部集中管理,主要 依靠中央政府的財政投資。這種體制導致中國港口建設落後。 1984至1987年進行改革,所有港口由中央政府的交通部和地方 政府雙重管理,交通部負責港口的規劃,鼓勵外商投資港口, 最近這兩年進一步把港口完全下放給地方政府。這一系列的改
中國集裝箱港口迅速發展的原因:
• 中國經濟的崛起 中國已成爲世界主要的製造業基地,是「世界工廠」。已成爲 區域內貿易增長的引擎。
• 內地運輸方式的改進,集裝箱化程度愈來愈高 1990年中國外貿貨物的集裝箱化率,即是用集裝箱來運輸的比 率,低於30%。今天,中國的集裝箱化率已達到65%,在珠江 三角洲集裝箱化程度超過75%。每億美元貿易額的集裝箱生産 量由1990年的1,350TEU,增長到今天約5,500TEU,大概增長 了4倍。
中國集裝箱港口迅速發展的原因:
• 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發展 跨國公司爲了追求利潤,在全球範圍內建立生産佈局, 供應鏈模式因而日益複雜化,結果導致全球貿易量與 物流量激增。(過去二十年間,全球集裝箱貿易的年 均增長達9.2%,遠遠高於同期的世界經濟增長。集 裝箱貿易的增長大概是GDP增長的兩倍以上。) • 航運業在過去二十年經歷了並購重組,造成了幾家超 大型的航運企業以至航運企業的聯盟;爲求達到較佳 的成本效益,船舶日益大型化。航運業的結構性變化, 一方面使得各個港口都面對基本相同的客戶群;另一 方面,也使得港口業出現集約化經營的趨勢,若干全 球性或區域性的港口企業發展迅速。
4%
5% 7% 10% 14% 17%
2,986
3,994 5,076 7,618 10,650 7,161
18%
22% 28% 40% 52% 57%
1,177
1,431 1,738 2,173 2,769 1,676
7%
8% 10% 11% 14% 13%
2004 (1-7)
中港電子物流平台整合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16,211
18,098 17,826 19,144 20,449 12,657
4,216
5,612 6,340 8,612 11,282 7,989
26%
31% 36% 45% 55% 63%
601
902 1,213 1,859 2,772 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