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基橡胶抗生素瓶塞
国家医药管理局 1 9 一 7 0 9 4 0 一 2批准
1 9 一 1 0 实施 941一1
Y 0 6 . 9 Y 1 9 2 4 一
瓶塞的结构与尺寸‘ ,
注 :)各边缘允许有圆弧。 1
表 1
型式 公称尺寸 塞颈
A型
2 0
nl 们1
B型 l
2 0
1. 30
B型 z
2 0
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6 检验规则
6 瓶塞交货出厂须经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 门 62 瓶塞的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种。 . 63 出厂检验 . 63 瓶塞的出厂检验项 目及要求按表 3 . 门 规定。
检验项 目 主要尺寸
外观 紫外吸光度 还 原物质 混 浊度
43 .
5 3 .
表 3 1 0 9源自Y 0 6 . 一9 Y 1 9 2 4
724 包装箱内应附有产品合格证。产品合格证应有产品名称、 .. 型号、 批号、 检验日 检验员代号。 期、 725 瓶塞的每箱装量一般不超过2 k, .. 0 g
了 3 运输 .
瓶塞在运输过程中, 应防止堆码不当, 避免强阳光照射和雨雪浸淋, 防止与酸、 碱物质接触, 防止外 包装破损, 保持瓶塞清洁。 了4 贮存 . 瓶塞应贮存在干燥、 通风、 无化学污染物的库房内, 贮存温度应在 3℃以下, 0 瓶塞保质期为 7 年。 瓶塞贮存超过 6 个月须进行复验, 合格后方可出厂、 使用。
产品分类
瓶塞按所配套的瓶子类型分为 A型, B型两种。 瓶塞的结构和尺寸按下图、 1 表 规定。
标记示例
符合本标准要求, 型式A型, 公称尺寸 2 m 0 m的丁基橡胶抗生素瓶塞标记为: 丁基橡胶抗生素瓶塞 2- Y 06. 4 0 Y 92 A 1 -9
连续生产 1 个月时。 2
642 型式检验的项 目为技术要求中规定的全部性能。其中主要尺寸及外观的验收按 633 .. .. 条规定; 物理性能、 化学性能、 生物性能应全部合格。 643 若型式检验不合格, .. 应停止生产, 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 直至新的型式检验合格才能恢复生产。 65 交验规则 . 使用方收货验收时, 如有任何一项指标达不到规定, 则使用方和生产方对该不合格项目进行会同检 验, 以会同检验结果判定该批产品合格或不合格。 了 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
5 试验方法
51 尺寸 .
以通用量具或专用量具检验 52 物理性能 . 52 硬度: G 51 . 门 按 B 规定进行( 3 试片由生产厂提供) 。 522 针刺落屑: .. 按附录 A 补充件) ( 和附录B 补充件) ( 进行。 523 穿刺力: .. 按附录 A( 补充件) 和附录 C 补充件) ( 进行。 524 瓶塞与容器的密合性和自 .. 密封性: 按附录D 补充件) ( 进行。 53 化学性能 . 按 Y / 193 06. 进行。 Y T 54 生物性能 . 按 G / 43. 进行 。 1232 B T 55 外观 . 以目力检验, 必要时辅以游标卡尺或 1 倍放大镜。 0
附 录 B
针刺落屑的测定方法
( 补充件)
B 原理 1
本试验是测量瓶塞的针刺落屑 性能。 由于测量值受诸多因素影响, 如瓶塞的预处理, 封盖器具的结 构形式、 密封力、 注射针尖的锋利度、 针上润滑剂的涂量及操作者的视力等, 必须对这些变量加以控制以
获得可比结果。 故被测瓶塞应与已知样品进行 比较。
项目
外 A类 B类
观 C类
针刺圈内或与 内容物接触面
不合格分类
表 面 有 污 点、 杂质屯 丝、 胶 胶
屑、 海绵状毛边
除边造成的残缺和锯齿 由模具造成的痕迹
色泽明显不均匀
有污点、 杂质
针刺圈内或密封面有气泡、 裂
纹
塞颈部分粗糙
明显缺胶
合格质量水平
检查水平
04 . 0
15 .
I
65 .
634 瓶塞的紫外吸光度、 .. 还原物质、 混浊度、H变化值四项化学性能应全部合格。 p 64 型式检验 . 641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 .. 应进行型式检验: a 原材料或工艺有较大改变时; . b 停产6 个月后恢复生产时; .
瓶塞硬度由供需双方协定, 邵氏A硬度应不超过规定值的士5 度。 422 针刺落屑 .. 瓶塞针刺落屑不应多于 5 粒。 4 23 穿刺力 .. 穿刺瓶塞所需的力应不大于 1 N 0 o 424 瓶塞与容器密合性 .. 瓶塞与所配套的瓶子应密合。 4 25 自密封性 .. 瓶塞经 3 次穿刺, 应符合自 密封性要求〔 当按附录 D 补充件) ( 进行试验时, 亚甲蓝溶液不应渗入瓶
镇30 . (40 .
4 4 F . '物性能 4 4 1 瓶塞应无致热原 。 . .
YY 1 9 2 9 0 6 . 4 一
442 瓶塞应无急性全身毒性。 .. 443 瓶塞应无溶血作用。 ..
4 5 外观 .
瓶塞的外观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表面不应有污点、 . 杂质 ; b 表面不应有气泡、 . 裂纹; 。 表面不应有缺胶、 . 粗糙 ; d 表面不应有胶丝、 . 胶屑、 海绵状、 毛边 e 不应有除边造成的残缺或锯齿现象; . f 不应有模具造成的明显痕迹 ; . 9 表面的色泽应均匀。 . 46 工艺要求 . 瓶塞出厂前须进行清洗和硅化处理 。
技 术要 求
4 1 .
4 5 .
试验方法
51 . 55 .
p H变化值
Y 0 6 . 9 Y 1 9 2 一 4 632 批量以生产厂 日产量或班、 .. 台产量组批。 633 瓶塞的尺寸、 .. 外观的出厂检验执行 G 22 . B 8 8
6331 抽样方案由供需双方商定选择一次、 ... 二次或五次抽样方案。 6332 尺寸的不合格分类、 .-. 检查水平和合格质量水平按表 4 规定
Y 0 6 . 9 Y 1 9 2 一 4
第一排 试验瓶塞
第二排 已知针刺落周瓶塞
鹅 1 2 3
瓶塞与瓶组合号
12 22 3 6 7 2 42 5 8 9 3 0 6 73 3 1 2吕
每支针只能刺2次 0
图 B 针刺落屑试验程序 1 B . 用丙酮或甲基一 32 异丁基酮擦拭注射针, 并装在注射器上. B . 33 将注射器充水并除去针头上的水。 B . 使1 34 号瓶保持直立, 手握注射器垂直向1 号瓶塞标记区域内针刺, 拔出针头。 B . 按 B . 35 34 步骤再做三次, 最后一次拔出针头前, m 将1 L的水注入瓶内。 B . 对2号瓶塞( 36 6 即第二排中第1 个瓶塞) 重复B . 35 33 至B . 步骤。 B. 两排瓶塞按图B箭头所示交替重复B. 36 步骤, 37 l 33 B . - 的 直至每只瓶塞被针刺四次。 B . 每针刺2次后, 38 。 更换一支注射针, B . 重复 32 步骤。 B. 取下第一排被测瓶塞, 39 将瓶中水全部通过快速滤纸过滤, 确保瓶中不残留落屑。 在一般条件下, 眼与滤纸距离为2 c 用肉眼观察并记录快速滤纸上的落屑数。 5 m, B .0 对第二排已知针刺落屑性能的瓶塞重复 B . 31 39 步骤,
项 目
表 4
尺 B类 不合格分类 寸 C类
冠部厚度超偏差 合格质量水平
检查水平
25 .
l
塞颈直径、 冠部直径超偏差
40 .
6 3 3 3 外观的不合格分类、 .-. 检查水平和合格质量水平按表 5 规定。
表 5
B 仪器和器皿 2 B . 注射瓶: 21 与瓶塞配套。 B . 铝盖: 22 与瓶塞配套。 B . 手动封盖机 23 B. 快速滤纸及布氏漏斗。 24 B . 注射针: 25 外径08 . m, m B . 注射器: m , 26 5 L B 测定步骤 3 B . 取5只与 31 。 被测瓶塞配套的注射瓶, 每只瓶中注入半瓶水。 在2 只瓶上各放一只被测瓶塞, 5 5 另2只瓶上各放一只己知其针刺落屑性能的瓶塞, 瓶塞均按附录 八 ( 补充件) 规定处理过 加t 用乎动封盖机封L, B 所示排列, - 铝盖, l按图 I 打开铝盖针刺部位。
1. 32
1. 30
直径
d ,
士0 1 .
1. 88
1. 88 1 . 95
冠部
直径
d ,
士0 2
33 .
主要尺寸
冠部
28 .
30 .
厚度
h ,
士0 2 .5
88 . 85 . 87 .
总高度
h ,
士0 3 .
1 7 9
v 0 6 . 9 Y 1 9 2 一 4
续表 1
型式
姚 - 苗 、
铝箔或一只硅硼酸盐烧杯将烧瓶口 盖住, 放入高压蒸汽消毒器中加热, 0 温度升到11 C 在3 mn内 i 2士1 并维持3 mn 0 , i 在3 mn 内使瓶塞冷却至室温, 0 i 取出。 0 在6℃条件下烘6 mn贮存于密封的玻璃容器中备用 0 , i A 上述瓶塞供针刺落屑和穿刺力试验用。 3
7 1 标志 .
包装箱上应印有产品名称、 型号、 数量、 批号、 生产日 生产厂名、 期、 厂址、 商标及“ 怕热”“ 、怕湿”“ 、小 心轻放” 的图示标志, 图示标志应符合G 11 B 规定。 9
了 2 包装 ,
721 瓶塞的包装由内、 .. 外包装组成。 了22 瓶塞的内包装用洁净的双层聚乙烯塑料袋封装。 .. 723 瓶塞的外包装为瓦楞纸箱包装, . . 瓦楞纸箱应符合G 64 中 2 B 3 5 类双层瓦楞纸箱规定。
鑫考 尺寸, ‘
凡 - 气
一
注: 表 1 汤 以外的尺寸可由供需双方协商而定
梦 每只瓶塞的表面积约为1 c 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