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表现成因及对策

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表现成因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表现成因及对策
作者:陈玉树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2019年第05期
作文教学是小学生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文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作文水平可以反映一个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和知识技能掌握情况。

但如今,不少小学生的写作水平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很多小学生对于写作存在着些许心理障碍。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认真观察反思,帮助学生找出并突破心理障碍,让学生的写作能力更上一层楼。

一、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表现
恐惧是人类对未知事物与生俱来的心理反应,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尚处在非常幼稚的阶段,刚开始接触作文时,即便对写作有兴趣,也会对这种他们刚开始学习的技能感到恐惧,再加上自身的素材积累不足,方法掌握不好等,这种恐惧心理就更严重了。

小学生在写作时难免会遇到很多挫折,不能很好地面对这些挫折、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就会加剧写作的信心缺失。

学生们通常将作文写不好归结于“自己就是不会写作文”这种自暴自弃式的借口。

久而久之对写作产生畏惧、厌烦心理。

二、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
1.写作兴趣不足。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兴趣不足是作文心理障碍产生的最大原因,小学生思维发展处于较弱势阶段,大多数小学生都活泼好动,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很强,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

写作这种需要大脑高速运转且较为枯燥的学习活动,对小学生的吸引力就弱了很多,导致了小学生对写作兴趣不足。

想提高写作水平更是无从谈起。

2.写作技巧掌握不够。

小学阶段是知识增长的关键阶段,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尚未养成,而写作是需要灵活多样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的。

小学生作为作文的初学者,对这部分知识、方法掌握不够,写出来的作文质量不佳,学生自己与例文对比时会产生较强的挫败感。

3.写作素材缺乏。

要想写出一篇好作文,就要积累大量素材。

如今的小学生课业负担较重,除了学校的课程外,在节假日往往还被父母安排到各种培训机构学习,很少有自由接触大自然积累素材的机会。

同时小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对身边事物不够留心,如果教师不培养他们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很多身边的素材会被他们忽视。

此外,阅读是阅历不足的最好弥补方式,而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快餐化的信息正越来越凶猛地涌入小学生的生活中,而小学生对这些海量信息缺乏辨别能力,很容易迷失在玩游戏、阅读低质量小说等娱乐活动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