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盲人摸象教学设计

盲人摸象教学设计

盲人摸象教学设计
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单元:哲理故事
板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盲人摸象”是大家熟悉的寓言,说的是四个盲人以各自摸到的大象的身子、牙齿、腿和尾巴为依据,说大象的形状像墙,像棍子,像柱子和绳子等,他们都自以为是,争个不休。

这则寓言使人们在忍俊不禁之时,得到启示:识物、知人,应当力戒“以偏概全”。

以后经常用“盲人摸象”来讽谕主观片面的人。

这个成语经常为人引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盲人摸象”字面的意思和它其中的内涵。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在充分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课文。

2.展开小组讨论,对故事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事物要全面,在全面了解事物的情况之后再下结论。

不能只看到事物的某一方面,就妄下结论,要全面观察,才能有正确的认识。

重难点分析: 1.学会本课生字词,分角色朗读课文。

2.懂得“盲人摸象”这个成语的意思。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能不能说一说它们是什么样的?
2.展示大象的图片。

3.学生认真观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4.过渡:可是有几位盲人,他们没见过大象,也很想知道大象长得什么样?于是,他们就用手去摸大象,他们摸到的大象是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寓言故事《盲人摸象》。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学习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认识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顺。

(2)盲人们摸到的大象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3)和同学交流你读文后得到的启示。

2.认读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一读,再集体朗读,教
师要强调要点。

(2)同桌互读,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3.指名分段读文,检查学生读通、读准课文的情况。

4.学生互相评议。

5.出示带生字的重点句子。

一个盲人摸着了象的身子,就说:“我知道了,象原来像一堵墙。

”一个盲人摸着了象的牙齿,就说:“象跟又圆又光滑的棍子一样。

”第三个盲人摸着了象的腿,就说:“你们俩说得多不对,象跟柱子差不多。

”最后一个盲人摸到了象的尾巴,就大叫起来:“你们都错了!象跟绳子一个样!”
(1)读句子。

(2)读句中的生字。

(3)去掉生字的读音再读。

6.用“与小象交朋友”的方式,检查学生生字的认读情况。

在本环节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播放课文范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把四个盲人认为象的样子的句子在文中勾画出来。

2.朗读第二自然段
(1)填表:
人物摸的部位得出结论第一个盲人第二个盲人第三个盲人第四个盲人(2)练习用“大象的……像……”来说话。

3.展示学习提示。

小组读第三自然段。

画出牵象人说的话,读一读。

讨论、交流:盲人说的对不对?为什么?他们错在哪儿里?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故事中的哲理。

4.配乐分角色朗读。

四、拓展练习
如果你面对那几个盲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五、课下练习表演课本剧。

在学生练习表演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帮助学生编演。

第二课时
一、表演课本剧。

要求:课前充分准备,有角色分工,
能补充部分台词,表情生动,形象。


好能结合课文内容和个人理解,加入自
己再创作的内容。

1.在小组中进行分工,练习合作
表演。

2.以小组在班上进行表演。

3.同学互评。

对于这一环节,教师要关注前期准备,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既要有故事情节,又要表现出人物特点,突出人物性格,进而彰显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不要让表演泛化,流于形式。

二、指导生字书写。

本课生字笔画较多,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在书写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形、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学生试说笔画笔顺。

重点指导“象”的第六笔撇;“错”的金字旁;“争”的哪一笔最长。

2.认真描红、试写。

提醒学生写字姿势及握笔姿势。

3.实物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争当“未来书法家”。

教师要关注学生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笔画和间架结构不好的及时进行修改。

4.给生字组词或用生字说一句话。

5.练习:边读边写。

三、学后总结。

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利用多媒体丰富学生的见闻,调动学生的认知,为阅读学习做好铺垫。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自读自学的空间,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实现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

教师给学生评价的方法。

使学生懂得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

采用在语言环境中认读和以各种方式和生字“打招呼”两种形式进行生字认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

识字是低年级学习的重中之重,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符合低年级孩子的特点。

通过对人物对话的深入剖析,充分理解课文,从而理解文章的内涵。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自读自学的空间,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分角色朗读可以增强形象的鲜明性,是朗读寓言的好方法。

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对课文的探究欲望,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综合素质的机会,通过师生间的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指导学生写字抓住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到规律,促进写字能力的提高。

让学生对知识有整体的回顾,在头脑中形成整体的印象。

引导学生把字写好看,在感受汉字美的同时,通过自己的书写创造美。

明确寓言故事的深刻涵义,进而指导学生的生活。

下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