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员工忠诚度研究述评●高福霞 李 婷 李 志 摘 要:文章通过对我国学者发表的48篇关于“员工忠诚度”论文进行文献分析,揭示了员工忠诚度研究的趋势、员工忠诚度的内涵和价值、影响员工忠诚度的因素和培养员工忠诚度的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员工忠诚度研究的有关结论和建议,以期更好地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更为有效地提高员工忠诚度,为我国企业员工忠诚度的培养提供相应指导。
关键词:员工忠诚度 文献述评 研究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6)01-192-02一、员工忠诚度研究文献时间趋势分析本研究通过CN KI 镜像站点搜索清华同方CN KI 全文数据库,搜索自1994年至2004年被收入数据库的有关员工忠诚度的学术论文。
通过篇名和关键词检索共搜集到48篇关于员工忠诚度的学术论文,其中核心期刊有20篇,普通期刊28篇;其中有明确发表时间的有44篇,以此作为研究的基本文献。
涉及到的期刊主要有《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中国乡镇企业》、《江苏商论》、《商业时代》、《商业研究》以及一些高校学报。
对员工忠诚度问题的研究在2000年以前并未引起重视,最早进行研究的文献出现在2000年。
从2001年开始,员工忠诚度研究的论文显著增加,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这种发展趋势表明,近年来企业员工忠诚度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这主要在于随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企业日益盛行,各大企业都纷纷认识到人力资本管理风险的大小与企业员工忠诚度的高低有直接关系,因而员工忠诚度问题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二、员工忠诚度的内涵分析在我国,员工忠诚度是随着市场经济时代兴起的一个新概念,至今学术界对此没有统一的定义。
从48篇忠诚度的研究文献分析发现,国内学者对员工忠诚度内涵的阐述各有不同侧重,可以概括为三种观点:一是态度忠诚论,主要从员工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倾向方面加以考察。
刘聚梅和陈步峰(2003)、郑艳(2001)、周亚越和俞海山(2003)等学者认为,所谓员工忠诚度是指员工对企业怀有深厚感情,愿意与企业同甘共苦共同成长,对工作富有责任心、使命感,为实现企业目标奉献聪明才智,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以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因而员工忠诚度主要体现在员工的积极态度方面。
二是行为忠诚论,主要从员工表现出来的对企业的一系列具体行为加以研究,注重强调对企业的贡献标准。
如美国的Bob (1999)指出,员工忠诚度是以行为体现的。
三是态度和行为综合论,该观点认为忠诚度是员工对企业行为忠诚和态度忠诚的统一。
赵瑞美、李桂云(2003)提出员工忠诚是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和竭尽全力的态度和行为,具体表现为在思想意识上与企业价值观和政策等保持一致;在行动上尽其所能为企业做贡献,时刻维护企业集体的利益。
综上可以发现,对于员工忠诚度尽管目前学者们缺乏一致的定义,但是员工忠诚度离不开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对于员工的忠诚度必须通过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加以考察。
三、员工忠诚度培养的价值分析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是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关系到企业能否获得永续发展的大事。
从文献分析看,员工忠诚度对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正反两个方面。
第一,员工的忠诚度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员工的高忠诚度意味着员工热爱企业,愿意在企业中积极努力工作,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因而在很大程度会更加有力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第二,员工忠诚度与员工在企业的稳定性和积极性发挥有着密切关系,具有高忠诚度的员工他们在处理单位内成员之间的问题时通常坚持单位内的规范和信条。
同时,他们在面临外单位比本单位有更好的经济待遇时,仍然会选择继续坚持留在本单位工作,且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企业有困难时,员工能积极救助,并且员工愿意与企业共创未来,共渡难关。
第三,员工忠诚度可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回报。
其中包括降低员工招聘、培训等方面的成本,提高生产率,创造更多的利润。
反之,员工缺乏忠诚度对企业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第一,极大地损害企业的形象,影响顾客的忠诚度,造成顾客的流失;而且会导致企业的工作连续性受到严重影响,商业机密外漏;同时,人心不稳,无法形成稳定的企业文化,使企业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等。
第二,造成员工工作缺乏主动性,责任心差,甚至损公肥私,收受回扣,如果低忠诚度员工占据企业中的一些重要岗位,那将成为企业的一种隐患。
第三,导致企业人才流失,其结果将导致企业招聘、培训和生产效率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增加,核心竞争力受到威胁。
四、员工忠诚度的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对48篇论文中提到的影响员工的忠诚度因素进行文献分析发现,影响员工忠诚度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员工自身因素、企业因素和外部因素三方面。
1.员工自身因素对忠诚度的影响。
员工个性及品质因素、职业及技术因素、员工年龄与婚姻状况、员工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满意度和公平感、员工在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和安全感以及员工对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满意度都对员工忠诚度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可以发现,员工因素主要表现为员工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
而员工的满意度、成就感、公平感、安全感等主观因素在员工忠诚度中占有重要地位。
只有当员工能够对企业的各项制度感到满意时,他们才会对企业表示认同,从而表现出对企业忠诚,为企业作出贡献。
2.企业因素对员工忠诚度的影响。
企业内部各大因素也是影响员工忠诚度的核心因素,其比例之和达到了50%。
这主要表现在企业制度因素、企业发展因素、企业领导因素、企业文化因素等方面。
这要求企业首先要有科学、合理、人性化的制度;其次,要努力致力于企业的发展,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让员工看到企业的希望;第三,企业领导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信任员工;第四,要打造有利于员工忠诚度滋生的企业文化。
唯有如此,员工的忠诚度在企业才有生长点,愿意长期为企业发展努力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以高度的忠诚始终为企业发展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3.企业外部因素对员工忠诚度的影响。
员工忠诚度体现在面临外单位比本单位有更好的经济待遇时,仍然会选择继续坚持留在本单位工作,且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Bozena Zdaniuk and John M.Levine ,2001)。
因而外在的诱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检验着员工的忠诚度。
从文献分析看,丰厚的薪酬和优越的物质工作环境;较为轻松的发展空间以及“感情式”的管理都可能成为影响企业员工忠诚度的外部诱因。
同时,社会的诚信现状,思想观念的变化,市场化的就业机制,社会约束机制和国家政策导向也是影响员工忠诚度的外界因素。
五、员工忠诚度的培养对策分析通过对48篇论文所提到的员工忠诚度培养对策的文献分析,可以将员工忠诚度的培养对策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应该建立良好的企业环境,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加强工作设计以更好满足员工的心理需要。
赵瑞美,李桂云(2003)指出要从工作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着手考虑。
工作硬环境是指企业应该给予员工更为优越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如:灵活的弹性工作制度,舒适、卫生的工作环境,幽雅的工作地点和良好的交通、通讯及办公设备等。
工作软环境包括工作任务的设计是否丰富化并具有挑战性。
其中,工作硬环境是保障,工作软环境是关键。
企业应重视工作软环境的改善,通过不断进行以内容丰富化为主的挑战性工作设计。
陈云娟(2004)进一步给工作丰富化做了解释,“工—291—●企业研究 《经济师》2006年第1期作丰富化,是对工作内容和责任层次的基本改变,也是对工作责任的垂直深化,旨在为核心员工提供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它使得核心员工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有机会获得一种成就感、认同感、责任感和自我发展。
”组建各种自主性团队,鼓励创新和合作等,为员工提供施展聪明才智的广阔空间,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员工忠诚度。
其次,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着手提高员工忠诚度。
由此需要搞好企业的招聘、培训与晋升发展、薪酬福利、绩效考核等方面制度建设。
其一,成功的招聘可以使组织从诸多候选人中选出个人发展目标与组织目标趋于一致的,并愿与组织共同发展的员工。
招聘是培养员工忠诚度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李星敏,唐孝云(2004)指出企业应采取预防性措施有鉴别、有选择地招聘忠诚度高的员工。
企业应该通过严格的招聘活动来提高员工忠诚度,雇主应该通过全面策略寻找行为模式来提问问题,提高招聘质量,增加员工忠诚度。
其二,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
员工的薪酬问题始终是提高员工忠诚度的关键问题。
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在提高员工忠诚度方面有积极作用。
如何做到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呢?蒋建华、杨廷钫(2004)指出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薪酬体系,它要达到三个要求:首先员工的所得相对于组织内部的同事的所得而言是公平的;其次是员工的所得相对于其他同行业的人员所得而言是公平的,再次是员工的所得公平地反映了员工对组织的投入。
其三,建立科学严谨、公正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
员工的薪酬只有与其绩效挂钩的才能有效发挥激励作用,这就要求企业有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
陈萍(2004)提出企业应该将定量与定性指标结合起来,建立科学严谨、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健全奖惩制度。
同时,还要建立一个上诉系统,当员工对考核结果不满意时,可以有地方申诉。
此外,企业的培训制度、员工的晋升制度等都是培养员工忠诚度的重要措施。
因此,把握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于提高员工忠诚度的作用是巨大的。
但是并没有一种能够广泛运用到各行各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同企业的类型、规模,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要恰当的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
最后,就企业文化和人际环境而言,重点应加强组织环境、企业文化和人际环境三个方面的建设。
总的来说,我国学者提出的有关员工忠诚度的培养措施主要集中在企业内部方面。
加强企业环境建设是培养员工忠诚的保障;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培养员工忠诚度的核心问题;企业文化建设和人际环境的改善也对员工忠诚度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措施与对策都是相互作用的,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解决矛盾、问题。
六、研究结论及建议1.研究结论。
其一,自2000年以来,员工忠诚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研究成果数量逐年增多。
随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企业日益盛行,员工忠诚度问题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其二,对员工忠诚度的定义国内还缺乏一致性意见,但应从员工的态度和行为结合上加以考察。
其三,影响员工忠诚度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员工因素、企业因素和外界因素三方面。
其四,不同学者对培养员工忠诚度的措施的认识也各有差异,但多数认为其中最为关键的还是从企业环境、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和人际环境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考虑,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2.研究建议。
第一,企业要充分肯定员工忠诚度在企业中的价值,加强对员工忠诚度的研究,以充分发挥员工忠诚度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