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高光谱数据处理流程
1.数据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是高光谱数据处理流程中的第一步,其主要目的是去除数
据中的噪声并增加图像质量。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大气校正、大气校
正之后的辐射校正、大气校正之后的大气校正等。
-大气校正:高光谱数据中的大气散射会引入许多噪声。
大气校正的
目的是根据大气散射的物理原理,通过对高光谱数据进行光谱校正和辐射
校正,去除大气散射带来的干扰。
-辐射校正:高光谱数据中的辐射能量受到地面温度、雨水和云等因
素的影响,导致数据中存在辐射偏差。
辐射校正的目的是根据卫星的辐射
源数据和大地辐射能量的关系,对高光谱数据进行校正,消除辐射偏差。
-大气校正之后的大气校正:在进行大气校正之后,仍然可能存在一
些小范围的大气散射。
大气校正之后的大气校正的目的是再次进行大气散
射校正,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
2.特征提取
特征提取是高光谱数据处理流程中的核心步骤,其主要目的是从高光
谱数据中提取出对地物分类和解译有用的特征信息。
-光谱特征提取:光谱特征提取是指根据高光谱数据中不同波段的辐
射能量变化,提取出反映地物光谱特性的特征参数。
常用的光谱特征包括:光谱曲线的均值、方差、斜率等。
-空间特征提取:空间特征提取是指从高光谱数据的空间分布中提取
出反映地物空间特性的特征参数。
常用的空间特征包括:纹理特征、形状
特征、边缘特征等。
3.分类与监督解译
分类与监督解译是高光谱数据处理流程中的关键步骤,其主要目的是
将预处理和特征提取之后得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和解译。
-监督分类:监督分类是指通过已知的训练样本数据,建立分类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未知的高光谱数据,将数据分成不同的类别。
常用的监
督分类方法有:最大似然分类、支持向量机分类、随机森林分类等。
-非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是指利用高光谱数据本身的统计特性,将
数据按照统计特性对其进行分类。
常用的非监督分类方法有:K-均值聚类、多元高斯聚类等。
4.地物解译与验证
地物解译与验证是高光谱数据处理流程中的最后一步,其主要目的是
对分类结果进行解译和验证,以评估分类的准确性。
-地物解译:地物解译是指根据分类结果,将不同类别的地物识别并
标记出来。
地物解译可以通过人工解译、图像处理软件的辅助解译等方式
进行。
- 准确性验证:准确性验证是指对分类结果进行准确性和精确度的评估。
常用的验证方法包括:混淆矩阵分析、Kappa系数计算等。
综上所述,ENVI高光谱数据处理流程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分类与监督和非监督解译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提高高光谱数
据的质量,并从中提取出对地物分类和解译有用的特征信息。
最后,通过地物解译与验证,可以评估分类的准确性,确保处理结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