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日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

中日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

中日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成为新的发展热点。

作为亚洲的两大经济体,我国和日本在服务贸易发展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日本的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要强于我国。

因此,借鉴日本的服务贸易发展策略,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中国和日本作为比较对象,主要从服务贸易总量、服务贸易内部结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三个方面对两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做了具体的比较分析,对于进一步认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通过结构调整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中国、日本、服务贸易、状况比较、市场占有率、TC指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人们对服务的需求日益加大,从而使服务产品在国际间的流动性大大加强,服务贸易也由此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日本和中国都是贸易大国,是亚洲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两国在服务贸易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

日本是服务贸易大国,日本2007年的服务贸易额为2792亿美元。

而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相对货物贸易滞后,但近年来发展迅速,2007年我国的服务贸易额已达到2509亿美元。

中日两国都是服务贸易逆差国,两国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均不如货物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强。

而且两国都是先发展货物贸易,再发展服务贸易的,两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都为负值。

但总体来说,日本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强于我国,因此,借鉴日本服务贸易的发展策略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1、中日服务贸易发展状况比较
1.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
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从2000年的660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2862亿美元,年均递增19%,2008年我国的服务贸易额达到最高3045亿美元。

虽然我国的服务贸易总额不断扩大,但却连年出现了逆差。

据统计,2009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
额为2862亿美元,由于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比上年同期下降6%。

其中,出口1287亿美元,同比下降12.1%;进口1575亿美元,同比下降0.3%;贸易逆差高达288亿美元。

表1为我国从2000年到2009年服务贸易进出口的情况。

2.日本服务贸易发展状况
日本服务贸易总额从2000年的1843.6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792.6亿美元,年均递增10.4%,但不是呈直线式增加。

自2001年起,出口和进口均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在2004年达到高峰。

2000年至2007年间,日本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的年均增速分别为10.4%和4.4%,出口的增势明显强于进口,贸易逆差规模整体呈缩减之势,进出口差额从2000年的458.6亿美元降到2007年的212.1亿美元。

表2是日本从2000年到2007年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

下图为2000年至2007年间中日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图。

可以看出,中日两国服务贸易总额在数额上存在着一些差异,尽管我国服务贸易额一直保持稳步提升,但均没有超过日本的服务贸易额。

通过下图可以比较出中日两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差额之间的差距。

就我国来讲,服务贸易逐年逆差,并呈持续扩大的趋势,于2009年进出口差额高至288亿美元。

而日本的服务贸易也是连年逆差,但呈现持续缩小的趋势,于2006年服务贸易差额低至182亿美元。

综上对于两国总量以及差额的比较,我国服务贸易处于明显的比较劣势。

2、中日服务贸易内部构成比较
1. 服务贸易进出口比重
表3是中国服务贸易各行业进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

可以看出,在出口方面,运输、旅游、其他商务服务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三个出口部门,2000年旅游业占据了中国服务贸易的半壁江山,之后逐渐下降,但仍旧是中国第一大出口部门,运输和其他商务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

通讯服务、金融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比重有所下降,建筑服务、保险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比重略微上升。

在进口方面,三大进口部门仍是运输、旅游和其它商业服务。

运输进口比重明显上升,旅游业比重下降较快。

通讯服务、金融保险服务等进口比重也逐渐上升。

因此,我国的服务贸易优势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其他商业服务等比较传统的领域,而金融、保险、专利、计算机、广告电影等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所占比重比较低。

表4是日本服务贸易各行业进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

可以看出,运输为日本第一大服务贸易进出口行业。

近年来,日本运输服务进出口总体呈增长态势。

其他商业服务进出口平衡发展,是日本服务贸易第二大进出口行业。

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进出口呈上升趋势,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分别为日本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的第三大和第五大行业。

2000年以来,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出口在起伏中呈上升趋势。

旅游为日本服务贸易第一大逆差行业,且常年呈现逆差,但近年来逆差规模呈下降之势。

金融服务出口增长较快,顺差规模扩大。

因此,日本服务贸易进出口优势主要集中在运输、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其他商特服务、旅游等行业。

2. 服务贸易进出口差额
从中国服务贸易的差额上看,旅游、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总体上表现为顺差,且顺差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总体表现为顺差,但顺差不断缩小。

通讯服务在2004年之前是顺差,但之后一直表现为逆差。

运输服务一直处于逆差,但逆差在不断缩小。

保险服务、金融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现代服务业一直表现为逆差,趋势比较稳定。

建筑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从逆差转为顺差,但差额都比较小。

从日本服务贸易的差额上看,建筑服务、金融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总体上表现为顺差,且顺差在不断扩大,其中建筑服务、金融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顺差递增最快,且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分别从逆差转变为顺差。

旅游服务、保险服务一直表现为逆差,
但逆差在不断缩小。

通讯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个人文化娱乐服务一直表现为逆差,且差额不断扩大。

运输服务虽一直表现为逆差,但趋势比较稳定。

3、中日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
1. 国际市场占有率的比较
衡量一个国家服务贸易国际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其国际市场占有率,即该国服务出口占世界服务总出口的比例,它反映了一国服务出口的整体竞争力。

该指标数值越高,表明该产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

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总出口的3.7%,比2000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排名世界第7位。

日本排名世界第4位,占3.82%,比2000年降低了0.47个百分点。

从表5可以看出,两国服务出口占世界服务总出口的比重都有上升趋势,表明两国服务出口在世界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

同时也可以看出,日本服务出口占世界服务总出口的比重一直高于中国,且这一差额基本维持在1个百分点左右,在2000年差额达到2.57个百分点。

通过表5可以看出,日本服务贸易的国际地位高于我国,且国际竞争力强于我国。

2. 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比较
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ion index,TC指数)是行业结构国际竞争力分析的一种有力工具,是反映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总体上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在某种行业上是净出口国还是净进口国,以及净出口或净进口的相对规模。

公式是:TC=(某类产品出口额-进口额)/(某类产品出口额+进口额)。

TC指数的取值范围为[-1,1],如果TC指数大于0,意味着一国是某种产品的净出口国或净供应国,表示该国的此种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且越接近于1,其竞争优势越明显。

反之表示一国在该种商品的出口上竞争力较差。

表6是中日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的比较情况。

从总体上看,中国服务贸易不具有比较优势,TC指数一直小于零,但有微弱上升趋势,是服务贸易的净进口国。

这反映出中国服务贸易虽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总体竞争力较弱,处于国际竞争的劣势地位,且改善速度较慢。

从表6可以看出,2000年达到最低值-0.087外,其余年份中国的TC指数虽在个别年份有所降低外,但竞争力总体上呈上升态势,2007年达到历史最高点-0.030,比日本同期TC指数高了-0.046。

而日本的TC指数在2000年到2007年间呈现上升趋势,TC 指数由2000年的-0.256升高至2007年为-0.076,其竞争力增幅非常明显。

可见日本和我国作为贸易大国的地位,主要是由货物贸易奠定的,其服务贸易整体水平在世界市场上并不占优势。

对于日本来说,其服务贸易竞争力整体状况不仅与其发达国家的身份及其不符,而且与其货物贸易在国际上具有的明显优势也不相称。

但日本的整体服务贸易竞争力还是要强于我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