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手术的麻醉
全身麻醉药
依托咪酯
0.3mg/kg可用于孕妇的麻醉诱导,但插管反应较强 可用于血压低、心血管功能较差的孕妇
肌松药
各类肌松药都具有高度的水溶性和高离解度,不 容易通过胎盘
临床剂量下,无论是去极化或非去极化肌松药都 可安全的应用于产科麻醉,对胎儿几乎没有影响
吸入性麻醉药
防止患者觉醒并改善子宫血流 大剂量 降低子宫张力,增加出血 低剂量 无影响
剖宫产的麻醉选择:优缺点比较
区域阻滞
低血压发生率高, 导致子宫胎盘血流 降低
可能发生局麻药中 毒
穿破硬膜致术后头 痛
全麻
困难插管可能,怀 孕妇女为非孕妇女 的八倍
误吸的可能
可引起胎儿抑制
术中知晓可能
剖宫产的麻醉
剖宫产全麻的麻醉要点 预防返流、误吸 警惕困难插管(困难气道) 麻醉药对胎儿的影响,避免胎儿长时间暴
Apgar评分会降低,表现 出抑制状态 >2mg/kg.iv时,新生儿呼吸抑制
产科麻醉一般不超过2mg/kg
氯胺酮有交感兴奋作用 > 1mg/kg.iv时可增加妊娠子宫的肌
张力、收缩强度及频率
•低血压患者宜使用 •精神病史、妊高症和先兆子宫 破裂的孕妇禁用
•强直性子宫收缩、胎盘早剥、脐带 脱垂等常规剂量有害,剂量应<25mg
作用
镇静安定药
咪达唑仑
高度亲酯性,迅速透过胎盘,对胎儿的影响尚不 清楚
产科麻醉中可用于不能使用硫喷妥钠或丙泊酚进 行全麻诱导的产妇
有研究报道低剂量0.03mg/kg.iv对新生儿的主要生命体征无明显不良影响
全身麻醉药
氯胺酮:静脉注射后60s即可透过胎盘
<1mg/kg.iv时,无胎儿抑制 >1mg/kg.iv时,新生儿肌张力增加;
全身麻醉药
丙泊酚
起效快,维持时间短,苏醒迅速 说明书:除用作终止妊娠外,不宜用于产科麻醉
但也有人报道:丙泊酚用于剖宫产有许多优点,病人迅速 苏醒;只要控制丙泊酚的诱导剂量不超过2mg/kg,丙泊 酚全麻诱导对新生儿还是安全的;大剂量使用 (>2.5mg/kg)有可能抑制新生儿呼吸;
无论用于诱导或维持,很多产妇发生低血压,易影响胎儿 血供,应慎重
剖宫产手术的麻醉
妊娠期生理改变 麻醉对胎儿的影响 剖宫产的麻醉
一、妊娠期生理改变
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 消化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血液系统
呼吸系统
妊娠末期腹式呼吸减 弱,以胸式呼吸为主 ,麻醉时应注意避免 抑制胸式呼吸,麻醉
平面不可过高
氧消耗增加20%以 上,功能残气量降低 20%,出现低氧的趋 势增加,入室后麻醉
垂,严重的胎盘早剥
剖宫产全麻的适应症
椎管内麻醉禁忌 紧急迫切情况下,没有时间进行区域麻醉 母体呼吸衰竭、失血、有心脏病 有可能出现术中大出血的情况
剖宫产的麻醉选择:优缺点比较
区域阻滞: 误吸危险低 避免遇到困难气道 产妇与新生儿有交
流,有参与感 术后镇痛
全麻:
起效快,效果确切
血流动力学可控性
术前药: 预防呕吐误吸 不用苯二氮卓类或阿片类药物
建立静脉通路 侧卧 诱导前充分给氧---面罩预充氧3~5min 确保:负压吸引
几种型号的喉罩,口咽通气道---困难插管
剖宫产手术的全麻
快速顺序诱导 待消毒铺巾后,准备切皮时开始诱导 按压环状软骨,患者意识消失至插管成功 避免或减少正压通气 作好应对困难气道的准备
丙泊酚+瑞芬太尼+肌松药 减轻插管应激反应,适用于高血压患者
依托咪酯+瑞芬太尼+肌松药 对心血管影响轻微,适用于心脏病患者
剖宫产手术的全麻
胎儿娩出前麻醉维持
低浓度吸入麻醉剂 避免过度通气---可降低子宫血流灌注 避免高碳酸血症---高碳酸血症可引起胎儿打嗝→
羊水吸入↑→胎便吸入
剖宫产手术的全麻
胎儿娩出后
立即加深麻醉 追加咪达唑仑及阿片类镇痛药 吸入麻醉药仍维持低浓度
拔管指征
待患者完全清醒,喉反射恢复后拔管
低浓度局麻药复合小剂量的芬太尼硬膜外给药, 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良好且对母婴无不良 影响
吗啡 胎儿呼吸中枢对吗啡极为敏感,常规剂量即
可引起明显呼吸抑制
麻醉性镇痛药
瑞芬太尼
强的短时效μ 阿片受体激动剂,在血液中被非特 异性酯酶代谢,起效迅速,血-脑平衡时间 (50%)1±1min
恢复迅速,体内无蓄积,时间输注半衰期3~6min 对产妇提供良好的镇痛,同时对胎儿无明显的副
麻醉对胎儿的影响
基本上用于麻醉或镇静的所有药物都能快速通过 胎盘
肌松药离子化程度较高,而且脂溶性较低,在临 床剂量下,基本不通过胎盘,对胎儿影响不大
注意: 胎盘遭到破坏,如高血压,糖尿病及毒血症的情况下,
导致胎盘毛细血管完整性破坏,会引起胎盘对所有物质 无选择性地转运
麻醉性镇痛药
芬太尼
有研究认为,在分娩过程中使用芬太尼(肌注或 静脉),新生儿纳洛酮的使用率明显升高
前应充分给氧
呼吸道粘膜充血, 易引起出血和水肿, 口咽组织体积增大,
颈脖短胖, 气管插管难度增加。 气管插管操作要轻柔,
导管口径减小
心血管系统
总循环血量, 血浆量增加, 妊娠33周达最高峰
第一产程子宫收缩,回心血 量明显增加,心排血量可增加 20%左右
第二产程屏气腹压增加,增 加回心血量,加重心脏负担
大多数凝血因子、 纤维蛋白原明显增多
血液呈高凝状态
血浆容量增加40%
二、麻醉对胎儿的影响
代谢的影响 麻醉药物的影响
麻醉对胎儿的影响
对胎儿的抑制有两种途径
1.代谢的影响
低氧(插管困难,误吸,平面过高) 子宫胎盘血流降低
a)仰卧位综合征 b)应激(儿茶酚胺的分泌) c)子宫切口(从切子宫到胎儿取出时间过长)
剖宫产全身麻醉经典用药
诱导:硫喷妥钠4~5mg/kg+琥珀胆碱1~1.5mg/kg 维持:50%氧化亚氮+50%氧气+0.5MAC吸入麻
醉药
麻醉诱导方案
依托咪酯+氯胺酮+肌松药 尤其可用于血容量不足或大出血急诊产妇,但禁 用于高血压,精神病,先兆子宫破裂的病人
丙泊酚+氯胺酮+肌松药 适用于单纯血小板降低的孕妇
麻醉对胎儿的影响
总结 子宫---胎盘循环无自身调节功能,孕妇低血压严
重影响胎儿血供; 大多数麻醉镇静药、镇痛药易通过胎盘; 肌松药具有高度水解性和离解度;不易通过胎盘; 吸入性麻醉药可抑制子宫收缩。
三、剖宫产的麻醉
目前国内一般首选区域麻醉: 腰麻,硬膜外麻,腰硬联合麻醉
区域麻醉的禁忌症
病人拒绝 低血容量 感染:特别是穿刺部位 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过低 特别紧急的情况,需要立即中止妊娠;如脐带脱
心排血量在产后最初阶段达 高峰,可超出产前值80~100%
剖宫产时,胎儿取出使 腹腔压力骤减,大量血液 聚集于腹腔,使回心血量 骤减,导致血压明显降低;
子宫收缩后大量的血液 又被挤回心脏,使心脏负 荷加重。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消化系统
胃液分泌增加 PH值降低
胃排空延迟
幽门部抬高,胃内压↑ 食道下端括约肌张力↓
急症手术,麻醉前都应按饱胃进行准备; 全麻时应用快速诱导插管,避免长时间正压通气 气管插管时压迫环状软骨 待患者完全清醒、喉反射恢复后拔管
神经系统
硬膜外腔充血? 神经纤维敏感性增加?
组织弥散性增强?
硬膜外或腰麻时 局麻药用量降低
吸入药MAC值 降低约30%~40%
血液系统
血容量的增加大于红 细胞的增加,血液呈 稀释性贫血状态
增加了返流、误吸的危险性 孕产妇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择期剖宫产手术,应按要求严格禁食 急症手术,麻醉前都应按饱胃进行准备
预防返流及误吸
剖宫产手术,应按要求严格禁食;分娩期间少渣 饮食(清流食)
术前用药 胃酸中和药:枸橼酸钠30ml.术前15min.po 胃复安20mg术前40min.im,加强胃排空 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30mg插管前或后 iv
子宫血流=胎盘灌注 非自主调节
母体低血压 心输出量降低
仰卧位综合征
子宫动脉压—静脉压 子宫血流 = ———————————
子宫血管阻力
•儿茶酚胺分泌(疼痛、应激) •缩血管药(去氧肾上腺素) •子宫收缩
麻醉对胎儿的影响
2.药物的胎盘转运:被动转运(胎盘两侧的药物浓度差)
使扩散增加的因素 a)低分子量(<500) b)高脂溶性 c)低蛋白结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