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产业组织——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产业组织——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刘志雄
19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刘志雄
20
产业组织的哈佛学派
1.哈佛学派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形成
产业组织的哈佛学派
1.哈佛学派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形成
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哈佛大学的梅森。
市场结构标准:能够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形成
条件。
市场绩效标准:从市场绩效角度来判断竞争有效性。
认为捆绑销售行为抑制潜在竞争,违反了反垄断法,要求微软 设法消除用户桌面上的浏览器标志,并对微软处以每日100万 美元的罚款。 1997 年 12 月,美国哥伦比亚特区法院法官杰克逊发布临时命 令,禁止微软将Windows95与浏览器捆绑。 微软不服,并上诉。
称微软公司有足够的理由将浏览器软件与操作系统软件捆 绑销售。
但维持有关微软从事了违反反垄断法的反竞争商业行为的判 决,并要求地方法院指定一位新法官重新审理这一案。
同年8月7日,微软公司请求美国最高法院直接审理该案,但被 最高法院拒绝。
8月,考特列被抽签选中担任微软案主审法官。 之后,司法部与微软之间进行多次和解谈判。
9
这场持续四年之久的反垄断案最终以达成和解协议而告终。
如何解决矛盾
企业的生命周期:企业都有“生成-发展-衰退”的过程,
从而垄断不会无限蔓延,规模经济和竞争可以获得均衡。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刘志雄 17
垄断竞争理论的创立被称为“垄断竞争革命”;该理论是产业组织 理论最重要的雏形之一。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刘志雄 18
3
问题提出的背景 -克服“马歇尔冲突”的途径
2.哈佛学派的分析框架(续)
市场行为
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和相互博弈中所采取的策略和行
市场绩效
是指市场运行的效率,即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企业
为
包括决定价格(独自定价、还是与其他厂商合谋定
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资源配置、技术进步和规模经济 实现程度等方面的实际状态。
衡量的标准有:价格-边际成本比、资源配置效率、创
哈佛学派认为,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的市场行为, 企业市场行为又决定市场绩效。
由于哈佛学派将市场结构作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重
哈佛学派相信“集中度-利润率”假说:
规模经济性
围绕垄断和竞争,经济学家针对产业组织的现实情况和理论展 开研究。 1933 年,剑桥大学经济学家罗宾逊出版了《不完全竞争经济 学,哈佛大学张伯伦几乎同时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 ,提出 了“垄断竞争理论” 。 垄断竞争理论的主要思想
阻碍 竞争
认为现实世界中,各种形式的不同程度的垄断和竞争并存。 提出了市场结构的概念和分类,否定了以往要么垄断、要么 竞争这样一种极端的观点。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刘志雄 13
通用定义:产业组织主要是对市场中企业的垄断与竞争关 系进行具体描述理论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三、产业组织理论的萌芽
1. 萌芽于马歇尔的经济理论
微观经济理论家主要追求的是理论的简洁,侧重于研究完全竞 争和完全垄断情况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经济绩效问题;
括市场上卖者的数量、产品的差异化程度、进入 条件及纵向一体化程度等。
通常,市场结构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寡头
简称SCP分析框架
“三分法”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刘志雄 23
垄断、垄断竞争四种典型形态。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刘志雄
24
4
产业组织的哈佛学派
2.哈佛学派的分析框架(续)
产业组织的哈佛学派
27
• 市场集中度 • 产品差异 • 进入壁垒
基本条件
需求 •增长率 •需求弹性 •替代品 •购买方式 生产 •技术 •原材料 •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刘志雄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刘志雄
28
产业组织的哈佛学派
3.哈佛学派的主要观点:之一
产业组织的哈佛学派
3.哈佛学派的观点 3.哈佛学派的主要观点:之二
从微软案说起-第五次交锋
2001年6月 28日,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上诉法院作出裁决, 驳回杰克逊作出的将微软一分为二的判决。
9月6日,美国司法部宣布将不再寻求对微软实施拆分。 11月12日,考特列正式接受修正后的微软公司和解方案。 和解协议要求:微软允许电脑制造商或者用户剔除 IE 和其他 与 Windows操作系统捆绑的软件,还要求微软披露第三方软 件供应商所需要的Windows关键界面程序,禁止微软对其竞 争对手进行报复和进行排他性交易。
2. 产业组织
一、什么是产业组织? 1. 组织
Tirole(1988)将产业组织定义为对市场运行的研究,特 别是不完全竞争市场运行的研究。
Clarkson and Miller(1982)将产业组织理解为市场为 何以现有的形式组织起来,以及这种组织又是如何影响市 场运行的。
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予以编制(动词)。 形成的形式(名词),如各种党派、团体。 指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名词),如市场专业化和分工组 织等。
6 月 25 日,微软的 Windows98 操作系统顺利上市,其中 IE4.0与Windows98操作系统融为了一体。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刘志雄
5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刘志雄
6
1
从微软案说起-第四次交锋
从微软案说起-第四次交锋
美国司法部及20个州不同意上诉法院判决,于10月19日 正式起诉微软,并开始进行法庭调查。 原告认为:被告采取的行为是垄断行为,为何要将IE集 成到操作系统中,并赚取高额利润,大约是美国其他公 司平均利润5倍以上。 微软:自己只是在完善和提高产品,并非要控制整个世 界,辩称将浏览器集成到Windows98中是为给消费者和 软件开发者带来方便,这种行为促进了竞争,一再强调 干涉高技术将会损害整个新经济 。
产业组织的哈佛学派
2.哈佛学派的分析框架
产业组织的哈佛学派
2.哈佛学派的分析框架(续)
以垄断竞争理论为基础,将对特定产业的分析分解为结构、 行为、绩效三个方面,构造了结构(Structure)-行为 (Conduct)-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
市场结构
是指决定某一特定市场竞争程度的因素,主要包
1993年,美国司法部接到其它软件生产商的投诉,开始对微软 公司的市场垄断问题进行调查,集中调查DOS。
随后,三家PC 生产厂商(微软的盟友)向美国司法部证明,微 软强迫它们必须预装其 IE4.0 浏览器软件,作为预装Windows95 的前提条件。
1995年,美国司法部与微软达成一项反垄断协议。微软同意在 其Windows95操作系统许可证的授权不得包含使用其它微软软 件的条件。但此协议并没有阻止微软开发集成产品。
在分析规模经济成因时,提出 “ 马歇尔冲突” ,即规模
模型本身的 简洁和优美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刘志雄
合理的解释力
15
经济与竞争的矛盾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刘志雄 16
2.经济学难题:“马歇尔冲突”?
3. 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
冲突:规模经济与竞争的矛盾 斯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竞 争 大规模 企业 垄 断
绩效P
• 产品质量 • 技术进步 • 利润率 • 生产效率
An industry’s performance (the success of an industry in producing benefits for consumers) depends on the conduct (behavior) of its firms, which, in turn, depends on the structure (factors, that determin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market)
1959年,贝恩发表了第一部系统阐述产业组织理论的 经典著作《产业组织》,标志着哈佛学派理论的正式 形成。 有效竞争标准“二分法”扩展为“三分法”。 从30年代末到60年代,哈佛大学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 的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刘志雄 22
有效竞争标准的“二分法”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刘志雄 21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刘志雄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刘志雄
10
从微软案说起
从微软案说起
美国历史上重大反垄断案
问题:
为什么Standard
标准石油公司垄断案
1911,被指垄断石油市场,分拆成34家炼油及运油公 司,迄今只有埃克森和美孚等
Oil Company 分拆了,美国烟草公
司分拆了,AT&T分拆了,而Microsoft能够不分拆? 产业组织 理论有了 根本发展
2000年6月7日,杰克逊法官判决微软公司败诉,下令该公司停 止捆绑销售IE浏览器的行为,并令微软分裂成两个公司:一家 公司主营个人电脑的操作系统,另一家经营IE浏览器、办公应 用软件等。
2000年6月13日,微软向上诉法院提出了上诉。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刘志雄 8
从微软案说起-第五次交锋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刘志雄 7
1999年11月5日,杰克逊法官调查认定,微软在PC操作系统领 域占据了垄断地位,并且利用这种垄断力量损害消费者利益和 打击竞争对手,其中列举了微软公司 “垄断”市场的3条“罪状”: 操作系统独占了巨大的市场份额;其他企业难以进入该市场; 没有可替代Windows的商业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