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学期末考试试卷B

社会学期末考试试卷B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卷(B)
一、选择题(共30题、三十分)。

1、( B )深刻地概括了中国农村社区的社会结构。

A、伦理规范
B、差序格局
C、奖惩机制
D、资源配置
2、组织内部正式规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势是( D )。

A、组织目标
B、组织理念
C、组织文化
D、组织结构
3、由一定数量的个人(通常比较小)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社会群体指( C )。

A、正式群体
B、一般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特殊群体
4、以功能和目标为基础,对组织进行分类的代表人物是( A )。

A、帕森斯
B、彼德布劳
C、艾提佐尼
D、甘斯
5、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群体的主要特征为( C )。

A、规模小
B、存在时间长
C、人际关系密切
D、综合性功能强
6、( D )的实质就是文化理想主义的一种表现方式。

A、强权主义
B、大国沙文主义
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崇洋媚外
7、由个人努力、偶然的机遇等而导致的社会流动是( A )
A、自由流动
B、结构性流动
C、垂直流动
D、水平流动
8、社会趋同论最早是由( B )提出的。

A、弗兰克
B、丁伯根
C、普雷毕升
D、沃勒斯坦
9、最早提出“社区”这一概念的社会学家是( B )。

A、迪尔凯姆
B、滕尼斯
C、齐美尔
D、韦伯
10、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家庭
11、依据社区历史,社区可分为三种类型,下列不属于的是( A )。

A、虚拟社区
B、传统社区
C、发展中社区
D、发达社区
12、家庭、邻里、游戏伙伴等属于( A )。

A、初级群体
B、次级群体
C、正式群体
D、同辈群体
13、“后工业社会”是由( B )提出的。

A、弗兰克
B、贝尔
C、奈斯比特
D、达伦道夫
14、按照社会变迁的发展方向,社会变迁可分为( C )。

A、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
B、计划变迁和自发变迁
C、社会进化和社会倒退
D、整体变迁和局部变迁
15、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社会学家是( D )。

A、迪尔凯姆
B、帕森斯
C、库利
D、韦伯
16、有人借改革之机,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C )。

A、制度优化先
B、制度化冲突
C、制度化逃避
D、制度化建设
17、原本的社会制度包括( B )和婚姻家庭制度。

A、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
C、法律制度
D、文化制度
18、根据收集资料的内容划分,访谈可分为一般性访谈与( C )。

A、个别访谈
B、座谈会
C、深度访谈
D、集体访谈
19、对贫困的定义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 A )。

A、经济学定义
B、政治学定义
C、社会学定义
D、环境学定义
20、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是( A )。

A、合作
B、学习
C、共享
D、交换
21、人际关系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有直接交往和( D )。

A、间接交往
B、亲密交往
C、社会交往
D、情感性交往
22、初级社会关系包括血缘关系和( B )。

A、亲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社会关系
D、亲密关系
23、动物只有( A )。

A、第一信号系统
B、第二信号系统
C、语言系统
D、思维系统
24、巴普洛夫的( A )是解释人类学习活动、学习能力的权威学说。

A、条件反射学说
B、无条件反射学说
C、反射神经学说
D、学习能力学说
25、个性的倾向性是指人的态度的积极性和( A )的动力系统。

A、选择性
B、独立性
C、驱动性
D、民族性
26、“人生在世,吃喝二字”是( A )的人生观。

A、享乐主义
B、权力主义
C、悲观主义
D、乐观主义
27、性情活跃、动作灵敏属于血液说中的哪种类型?( B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28、心理上的断乳是指青少年( B )。

A、心理上的矛盾
B、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心理上的紧张
D、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29、不属于社区构成的要素是( D )。

A、人口
B、区位
C、经济
D、政治
30、“社会”一次来源于( A )。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二.名词解释(共4题,共二十分)。

1.社会学的概念是什么?(P 4)
2.社区的含义是什么?(P33)
3.社会群体的含义?(P164)
4.社会政策的含义?(P419)
三.判断题(共10题,共二十分)。

1.社会学的社会功能有科学理性、人文价值、建设服务功能。

(√)
2.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的暂时性,包括国际人口和国内人口迁移。

(×)
3.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共同构成人身的存在方式。

(√)
4.物质资料生产等经济因素影响生育、死亡、迁移而影响人口规模。

(√)
5.社会组织史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与初级社会群体是彼消彼长的关系。

(×)
6.社区的形式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
7.制度的奖惩体系所发挥功效的大小是一项制度效力的核心标志。

(×)
8.帕累托的精英循环论是德国社会家帕累托开创的。

(×)
9.集体行为的组织性、结构性和秩序性较低。

(√)
10.虚拟社区是有网民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频繁社会互动所形成的文化认同共同体。

(√)
四.论述题(共2题,共三十分)。

1.这样理解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基本关系?(P114)
2.谈谈你对社会学的认识。

(自己的看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