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蛋白质

第一章 蛋白质


氨基酸的化学反应
(1)与茚三酮反应
O C
O H2O H2O C C C O OH OH
茚三酮
C O C O
水合茚三酮
弱酸
+NH3
紫色化合物(570nm) 用途:常用于氨基酸的定性或定量分析。因为除脯氨酸、羟脯氨酸和茚三酮反应 产生黄色物质外,所有α -氨基酸和蛋白质都能和茚三酮反应生成紫色物质。但 能与茚三酮发生紫色反应的不一定是氨基酸和蛋白质,因为β -丙氨酸、氨等都 有紫色反应。产生颜色强度与氨基酸浓度成正比。
应用酶水解多肽不会破坏氨基酸,也不会发生消旋 化。水解的产物为较小的肽段或游离的氨基酸。 最常见的蛋白水解酶有以下几种:胰蛋白酶、糜蛋 白酶、胃蛋白酶、嗜热菌蛋白酶。
一般物理性质
无色结晶,能溶于水,溶解度差别大;易溶于稀酸、稀碱 除甘氨酸外,氨基酸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因此都具有旋光性。比 旋光度是氨基酸的重要物理常数之一,是鉴别各种氨基酸的重要依据除 甘氨酸外,每种氨基酸都具有旋光性和一定的比旋度 两性化合物:氨基酸在同一分子中带有性质相反的酸、碱两种解离基 团的化合物。 氨基酸的两性解离:在不同的pH条件下,两性离子的状态也随之发生变 化
Pro Met Trp。
(2)极性不带电荷R基团氨基酸:7种:Ser Thr Asn Gln
Try Cys Gly。
(3)带负电荷R基团氨基酸:2种:Asp Glu (4)带正电荷R基团氨基酸:3种:Lys Arg His
☆蛋白质中几种重要的稀有氨基酸
在少数蛋白质中分离出一些不常见的氨基酸,通常称为不常 见蛋白质氨基酸。
氨基酸的光吸收性质
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在可 见光区都没有光吸收,但在远 紫外区(<220nm)均有光吸收。 在近紫外区(200-400nm)只有 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有 吸收光的能力。 酪氨酸的max=275nm, 苯丙氨酸的max=257nm, 色氨酸的max=280nm,
12、掌握酰胺平面的定义和特点, 13、常见的二级结构, 14、三级结构的定义及特征。 15、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16、结合具体例子说明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尤其是分子遗 传病与蛋白质结构的关系。
18、蛋白质的酸碱性质(两性解离、等电点应用)。
19、蛋白质分子的大小与形状(重点是分子质量的测定方法)。 20、蛋白质的胶体性质与蛋白质沉淀。 21、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一般原则。 22、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法。 23、蛋白质的含量测定与纯度鉴定。
+
0
Ala
+
1.0
0.5 HCl
0Leabharlann 0.5 NaOH1.0
丙氨酸的滴定曲线
氨基酸的解离与pH的关系: ① pI 〉pH:分子显正电性。 ② pI〈 pH:分子总是显负电性。 ③ 在pH2~11的某一pH,混合液中pI不同的氨基酸解离状态各有 差别。等电点离溶液pH越远者,则其酸性基团或碱性基团的解离 度相差越大,分子所带净电荷(正或负)数量越多。
★碱水解
一般用5 mol/L氢氧化钠煮沸10-20小时。 由于水解过程中许多氨基酸都受到不同程度的 破坏,产率不高。
部分的水解产物发生消旋化,其产物是D-型和 L-型氨基酸的混合物。 该法的优点是色氨酸在水解中不受破坏。
★ 酶水解
目前用于蛋白质肽链断裂的蛋白水解酶 (proteolytic enzyme)或称蛋白酶(proteinase) 已有十多种。
第一节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及分类
按分子形状分类
蛋白质的形状和大小
胰岛素
二、蛋白质的大小与分子量
1、蛋白质是分子量很大的生物分子。 2、蛋白质分子量的变化范围 很大,从大约6000到1000000 道尔顿(Da)或更大。
肌红蛋白 血红蛋白
3、某些蛋白质是由两个或更多个蛋白质亚基(多肽链)通过非共价 结合而成的,称寡聚蛋白质。有些寡聚蛋白质的分子量可高达数百 万甚至数千万。(TMV:4x107)


肽键
※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蛋白质由C、N、O、H、P、S等元素组成,其中N的含量稳定,一般为15% -17%,平均为16%。。还有少量Fe、Zn、Cu、Ca等金属元素。 通过凯氏定氮法测定样品中N元素的百分含量,便可计算出样品中粗蛋白的含 量。即
N/P×100%=16%
P=N/16%=6.25×N
☆ 蛋白质换算系数:样品中每存在1g元素氮,就说明含有6.25g蛋白质。
※ 蛋白质水解
蛋白质 氨基酸 ● 完全水解: 多肽 寡肽 二肽 ● 不完全水解:蛋白质适度水解得到中间产物及一些-氨基酸
的混合物。
蛋白酶
多肽酶
● 常用蛋白质的水解方法:
(1)酸水解法 蛋白质
—→
保温
稀H2SO4、HCl
不完全水解产物
2、与2、4-二硝基氟苯反应 AA DNFB+ 多肽 弱碱
蛋白
酸解
DNP-AA DNP-多肽 + HF DNP-蛋白
DNP-AA(有机相) + 游离AA(水相)
用途:可以用来鉴定多肽或蛋白质NH2末端氨基酸,亦称Sanger 反应。氨基酸的-NH2与DNFB(2,4-二硝基氟苯又称Sanger试剂) 反应,生成黄色的DNP-氨基酸衍生物,故常用来鉴定蛋白质或多 肽的N-末端氨基酸残基。
3、与丹磺酰氯反应 AA DNS + 多肽 蛋白
弱碱 酸
AA DNS- 多肽 蛋白
DNS-AA +游离AA
(乙醚抽提,有荧光)
用途:用来鉴定多肽或蛋白质NH2末端氨基酸。
值小的基团先解离,pK值大者后解离。
⑴ 酸性、中性氨基酸pI计算方法: pI=1/2(pK1+pK2) (2)碱性氨基酸pI计算方法:
如: Lys: pK1=2.18,
pI=1/2(pK2+pK3)
pK2=8.95, pK3=10.53
则 pI=1/2(pK2+pK3)=1/2(8.95+10.53)=9.47 Asp: pK1=2.09, pK2=3.86, pK3=9.82 则 pI=1/2(pK1+pK2)=1/2(2.09+3.86)=2.97
这些氨基酸都是由相应的基本氨基酸衍生而来的。
其中重要的有4-羟基脯氨酸、5-羟基赖氨酸、N-甲基赖氨酸、 和3,5-二碘酪氨酸等。这些不常见蛋白质氨基酸的结构如下。
HO N H COOH
H2NCH2CHCH2CH2CHCOOH OH NH2
5- 羟基赖氨酸 I CH3NHCH2CHCH2CH2CHCOOH HO CH2CHCOOH NH2 NH2 I 6-N- 甲基赖氨酸 3,5- 二碘酪氨酸
+
H3N
COOH - H COO + C H pK1 ' H3N C H R
+
-
-H pK2 ' H N C H 2 +H
+
+
COO R
-
+H
+
R
pH<pI
pH=pI
pH>pI
等电点:当溶液pH为某一pH值时,氨基酸分子中所 含的-NH3+和-COO-数目正好相等,净电荷为0。这一pH 值即为氨基酸的等电点,简称pI。 在等电点时,氨基酸既不向正极也不向负极移动,即 氨基酸处于两性离子状态。
第一部分 生物的分子基础
第一章 蛋白质
要求掌握:
1、蛋白质的水解:酸解、碱解以及酶法水解的优缺点; 2、α-氨基酸的一般结构、旋光性性质以及其他物理性质。 3、氨基酸的分类: 4、氨基酸的酸碱化学。
5、氨基酸的化学反应。
6、氨基酸的光学活性和光谱性质。 7、氨基酸混合物的分析分离: 8、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和分类。 9、熟识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方法和过程。 10、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与生物功能。 11、稳定蛋白质三维结构的作用力。
3、20种氨基酸的结构
(1)甘氨酸Glycine (Gly) (2)丙氨酸Alanine(Ala)
(3)缬氨酸Valine(Val)
(4)亮氨酸Leucine(Leu)
(5)异亮氨酸isoleucine (Ile)
(6)脯氨酸 Proline(Pro)
(7)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 (8)苏氨酸Threonine(Thr)
蛋白质 完全水解产物 高温 2M Ba(OH)2 完全水解 (2)碱法水解: 蛋白质
煮沸10h 酶
→→ (3)酶法水解: 蛋白质 →水解产物 (4)稀酸、稀碱水解 蛋白质 → → 不完全水解
稀酸、稀碱 长时间保温

浓HCl
★酸水解
常用 6 mol/L 的盐酸或 4 mol/L 的硫酸在 105-110℃ 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时间约20小时。 此法的优点是不容易引起水解产物的消旋化,得到 的是L-氨基酸。缺点是色氨酸被沸酸完全破坏; 含有羟基的氨基酸如丝氨酸或苏氨酸有一小部分被 分解;天门冬酰胺和谷氨酰胺侧链的酰胺基被水解 成了羧基。
三、蛋白质的生物功能
——催化功能 ——调节功能 ——转运功能 ——储存功能 ——运动功能
——结构部分
——信息传递功能
——防御功能
第二节 氨基酸
一、氨基酸的结构和分类
1、
结构通式:
NH2 ∣ R-C-COOH ∣ H
2、 结构共同点:都是-氨基酸; 除甘氨酸外,一般都 为L-氨基酸。 除甘氨酸外,每种氨基酸都具有旋光性和一定的比旋度
g) Arg、Lys和 His都是碱性氨基酸,含有碱性基团。
h) Phe和Tyr为芳香环侧链氨基酸。 i)杂环氨基酸:Trp含有吲哚环, His为咪唑环, Pro为亚氨基。
★根据R基团的酸碱性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