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烧伤护理ppt课件

小儿烧伤护理ppt课件

22
五、烧伤的护理—护理措施
2、创面的包扎或暴露 包扎疗法:适小面积或肢体的浅Ⅱ⁰烧伤。 保护创面、减轻疼痛、及时引流渗液。
选择吸水敷料,包扎压力均匀 抬高肢体,保持关节功能位 检查有无敷料松脱、臭味或疼痛 观察肢体血运情况 预防中暑
23
五、烧伤的护理—护理措施
暴露疗法:适大面积、头、会阴烧 伤
环境: 温度28-32 °C、湿度70% 及时吸净创面渗液 环形焦痂:切开减压(胸部、四肢) 创面不覆盖任何敷料或被单
24
五、烧伤的护理—护理措施
3、去痂、植皮 适于深度烧伤,愈合缓慢或不能自愈者。
4、感染创面的处理: 湿敷、半暴露、局部浸润 5、重度烧伤病人的基础护理 皮肤护理、痂下感染、疼痛护理
基底苍白 痛觉迟钝 (Ⅲ度)
12
三、烧伤的评估—烧伤深度的评估 Ⅲ◦烧伤 • 皮肤全层甚至达到皮下、肌肉或骨胳 • 创面无水泡,如皮革状,痂下血管栓塞 • 痛觉消失 • 除小面积烧伤外,常需要植皮 • 瘢痕增生明显
13
← Ⅲ°烧伤(Full-thickness burns)
Ⅲ°烧伤(Full-thickness burns) →

17
四、烧伤的治疗
烧伤严重程度分类
Ⅱ◦以上烧伤面积
• 轻度:9%以下 • 中度:29%,或有III度烧伤但在10%
以下
小儿烧伤治疗原则: 及早保护烧伤区域,清理外源性污染 治疗因创面渗出而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 预防全身感染,防止病灶发展
• 重度:30-49% 或III度10-19%
或虽小于30% 但伴有其它较重伤
• 特重度:总面积在50%或III度20%以上
18
五、烧伤的护理—护理诊断 1、有窒息的危险:与吸入性烧伤有关。 2、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烧伤和长期卧床有关。 3、体液不足:与烧伤后体液大量丢失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与烧伤时皮肤组织受损、 创面污染、免疫力下降有关。 5、组织灌注量改变:与烧伤后体液丢失、循环血量不足有关。 6、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7、自我形象紊乱:与烧伤后毁容肢残及功能障碍有关。 8、疼痛 9、焦虑 10、气体交换受损
25
感染的护理
五、烧伤的护理—护理措施
▪ 严格消毒隔离 ▪ 严密观察病情 ▪ 作好口腔、会阴部护理 ▪ 导管护理无菌操作 ▪ 合理使用抗生素:尽早、足量、联合交替用药 ▪ 加强全身支持疗法
26
五、烧伤的护理—健康教育 1、康复锻炼 ➢ 早期功能位:颈部——后伸位
四肢——伸直位 手 ——半握拳 ➢ 尽早下床活动,鼓励功能锻炼 2、饮食:加强营养,补充高蛋白、高热量及多种维生素,提高免疫力
5
三、烧伤的评估—烧伤面积的计算
计算小儿烧伤面积时,要注意小儿解 剖特点,即小儿头部与下肢所占体表 面积(TBSA)百分比与成人不同,年 龄越小头部比例越大,下肢比例越小, 10岁以上患儿可依成人九分法计算。
• 1、头颈面积: 烧伤面积= 9+(12-小儿年龄)
• 2、双下肢面积: 烧伤面积= 46-(12-小儿年龄)
深度——全身性感染,2-3天/2-3周 修复期:伤后5-8天开始,伴炎症反应,组织开始修复。 浅度—自行修复,深Ⅱ°—残存上皮岛融合,Ⅲ°—植皮
4
三、烧伤的评估—烧伤面积的计算
头颈面333 (9%*1) 手臂肱567 (9%*2) 躯干会阴27 (9%*3) 臀为5足为7 小腿大腿13,21 (9%*5+1%)
9
表皮游离 大水泡形成
基底红润 痛觉敏感
浅Ⅱ◦烧伤
10
三、烧伤的评估—烧伤深度的评估 深Ⅱ◦烧伤 • 伤及皮肤的真皮层 • 可有水泡,水泡剥脱后创面微湿,红白相间,痛觉较迟钝 • 有残存的皮肤附件,如无感染,可融合修复 • 需时3~4周,且常有瘢痕增生
11
表皮松动,积液少 基底红白相间或略苍白 痛觉迟钝(深Ⅱ度)
19
吸入性损伤的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防止补液过量,
少输库存血 3、无菌操作 4、监测呼吸功能
五、烧伤的护理—护理措施
鼓励深呼吸,咳嗽咳痰 翻身拍背 雾化吸入 及时清除分泌物 必要时气管插管、切开和机械辅助通气
20
五、烧伤的护理—护理措施
休克期的护理 一、严密观察病情,保证有效循环量 二、液体疗法 静脉补液原则
尽早实施、加强监测 原则 —— 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 心肺疾患防过速 暴露疗法、炎热—经皮肤、肺的隐性失水
21
五、烧伤的护理—护理措施
创面护理 目的: 保护创面、防治感染、促进愈合,最大限度恢
复功能。 1、创面的初期处理(清创) 轻度:烧伤治疗以创面处理为主 重度:原则上在复苏、补液基础上进行 步骤: 1、剃净创周毛发2、清洁创周皮肤 3、灭菌水冲洗 4、水疱的处理
14
15
三、烧伤的评估—烧伤深度的评估 三度四分法将超过皮肤全层的烧伤称为四度烧伤
16
三、烧伤的评估—烧伤深度的评估 警惕:吸入性损伤 病史——燃烧现场相对封闭; 呼吸道刺激症状——咳出炭末样痰,声哑,呼吸困难,可闻哮鸣音; 其他症状——口鼻周围甚或面颈部有深度烧伤,鼻毛烧焦,口鼻有黑色分泌
小儿烧伤的护理 By-
掌握内容 1、 烧伤病人休克期补液疗法。 2 、烧伤病人的临床分期。 3 、烧伤面积计算、烧伤深度鉴别。 4 、烧伤病人的处理原则和创面、感染的护理
2
一、定义 指由各种致热因子(热力、光源、 化学腐蚀剂、放射线、电烧伤等)引起 的始于皮肤,由表及里的一种损伤。
3
二、临床分期 急性体液渗出期(休克期): 维持36-48h, 2-3h最快,8h达高峰,48h开始回吸收。 感染期: 浅度——蜂窝织炎
<1岁 1 5 10 15岁 成年
岁岁 岁

头部一 9 8 6 5 4
3

大腿一 2 3 4 4 4
4

6
2 22 3 3
3
三、烧伤的评估—烧伤深度的评估 I◦烧伤 • 仅伤及表皮层 • 表面红斑状、干燥、烧灼感 • 3~7天脱屑痊愈 • 短期内有色素沉着
7
I◦烧伤--sunburn
8
三、烧伤的评估—烧伤深度的评估 浅Ⅱ◦烧伤 • 伤及表皮的生发层、真皮乳头层 • 局部红肿,有水泡形成 • 水泡剥脱后,创面红润、潮湿、疼痛明显 • 如无感染,1~2周内愈合 • 一般不留瘢痕,多数有色素沉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