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与反思
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与反思
焦作二十中孙小杰
【学情分析】
目前大部分学生写作思维凝固,思路闭塞,找不到写作切入点,往往是“横眉冷对作文纸,俯首苦做为难文”。
那么,怎样使学生
的思路洞开,文思泉涌成了语文老师共同的课题,指导学生借助联
想和想象,拓展写作空间是一个好办法,它让学生迅速打开思路,
进入写作状态。
【教学目标】
1看到某一现象或听到某一议论,能迅速联想到与之相似或相反
的事或道理2、受某一事物的触动,能迅速在头脑中编制相关的图景,场面或故事
3、能围绕某一主题,把想到的或新编织的内容组成一篇具有较
高水平的文章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看《西游记》吗?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请简单说一说。
(学生七嘴八舌自由发言)
《西游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让我们心驰神往,惊叹不已。
那么,《西游记》为什么对我们有如此大的吸引
力呢?这完全得益于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
今天,我们就来学
习联想和想象。
二、展开联想的翅膀
1、走近联想
什么是联想呢?我们先来回顾前面学过的《世说新语》中的一篇
小故事《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
军王凝之妻也。
这里他侄儿把飘飘而落的雪花比作盐粒,侄女则把它比作柳絮,无论是盐还是柳絮,都是他们因眼前的雪花而想到的,这就是联想。
(投影仪出示联想定义: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
事物回忆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
)
2、体悟联想
讨论:在上面这个故事中,侄儿和侄女的说法,哪一个的更好呢?
教师明确:“柳絮因风起”传神的描绘出了雪花轻柔飞旋之状,轻灵而美丽,侄女的联想独特深刻。
所以说,联想人皆有之,但是
深度,广度,层次很不一样,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力不同决定了这点,而当代著名作家秦牧曾说:“联想的构成,在某一点上如同电路,
有了电路,电才能通过,知识贫乏,线路就不能畅通了。
”这就又
指出联想的另一要点:知识的积累。
很多同学写作文时常常感到无
话可说,其实往往不是记忆仓库里没有材料,而是不能浮想连翩,
不能由题目或材料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人、事物及其所含的道理,世
上万事万物都有许许多多的联系点,关键是找到恰当的一点,接好
电路。
3、展开联想
你看到雪时,会联想到些什么呢?口头作文,描述雪花。
三、驰骋想象的天地
1、走近想象
那么什么又是想象呢?(老师在黑板上画个圆)比如说这个圆,我
把它看成是一轮满月,然后以满月为重点,在旁边用云彩,树梢,
人作为陪衬(同时在圆旁边画上云彩,树梢,人),构成一幅美丽的
画面,我再把这个画面用文字描述出来,那就是一篇想象作文了。
(请同学把老师画的图画用文字描述出来。
)
2、驰骋想象
圆还可以想象成许多东西,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圆想象成另一物体,用笔画出来,然后把自己画的图画用文字描述出来。
(可参考情景:圆是苹果,象征甜蜜圆满的生活;圆是足球,充满灵动的活力;圆是气球,是儿童在放飞理想;圆是落日。
)
四、小结
写作文中如能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有利于拓展写作思路,使我们“看得”更广远,更深刻,使平凡的事物神采飞扬,使普通的形
象耐人寻味,使文章更富感染力,表现力。
希望大家张开联想的翅膀,翱翔在想象的天地,让我们的作文成为一次奇思妙想的旅行。
五、牛刀小试:
根据下列两组内容,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文字,或一个故事。
情景一:(学校操场后面)教堂老奶奶歌声
情景二:市府放鸽子广场学生歌声
【教学反思】
写作中学生往往缺乏联想和想象能力,写出来的作文也干巴巴的。
而学生对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也完全没有概念。
在教学本课时,我先从学生熟悉又
喜欢的《西游记》入手引入本课,先让学生对联想和想象有了感性认识,之后再分别走近联想和想象,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
他们分别认识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再趁热打铁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