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增长的经济因素分析
전문: 지역경제
이름: 소우명
학법: 201628005
교수님:김종섭
目录
1.序言 (3)
2.因子分析 (3)
1概念及作用 (3)
2因子分析的模型 (4)
3因子旋转 (4)
3.中国经济影增长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
1变量的选取 (5)
2模型的运用 (5)
2.1初始特征值 (5)
2.2因子模型 (6)
2.3旋转因子模式 (7)
2.3因子得分 (9)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更
是举世瞩目。
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和经济增长预测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对经济增长影响
因素进行了大量理论与实证研究。
本文通过在次贷危机前后的2004年和2014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14个与经济增长有关的指标进行因子分析。
建立计量模型,寻求这些变量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
对比观察两年的数据在
次贷危机前后,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变化。
1序言
(一)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
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
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GDP)的增长来计算。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
现代
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因素的分析
从古典增长理论到新增长理论,都重视物质资本和劳动的贡献。
物质资本是指经济系
统运行中实际投入的资本数量.然而,由于资本服务流量难以测度,在这里我们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来衡量物质资本。
中国拥有全世界近1/4 的人口,为经济增长提
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因此本文用总就业人数(万人)来衡量劳动力。
居民消费需求也
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1978—2008年的31中,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6%,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我国目前仍然面
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
因此,研究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我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
长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更好的理解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2因子分析
1概念及作用
因子分析的基本目的就是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即将相
关比较密切的几个变量归在同一类中,每一类变量就成为一个因子,以较少的几个因子反
映原资料的大部分信息。
因子分析主要用于:减少分析变量个数和通过对变量间相关关系探测,将原始变量进
行分类。
即将相关性高的变量分为一组,用共性因子代替该组变量。
因子分析法是从研究变量内部相关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
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将观测变量进行分类,将相关性较高,即联系比较紧密的分在同一类中,而不同类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则较低,那么每一类变量实际上就代表了一个基本结构,即公共因子。
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就是试图
用最少个数的不可测的所谓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原来观测的每一分量。
2因子分析的模型
因子分析模型描述如下:
⑴X = (x1,x2,…,xp )¢是可观测随机向量,均值向量E(X)=0,协方差阵Cov(X)=∑,且协方差阵∑与相关矩阵R 相等(只要将变量标准化即可实现)。
⑵F = (F1,F2,…,Fm )¢(m<p )是不可测的向量,其均值向量E(F)=0,协方差矩阵Cov(F) =I ,即向量的各分量是相互独立的。
⑶e = (e1,e2,…,ep )¢与F 相互独立,且E(e)=0,e 的协方差阵∑是对角阵,即各分量e 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则模型:
2
22221212112121111......e F a F a F a x e F a F a F a x m m m m ++++=++++=……
p
m pm p p e F a F a F a x ++++=...2221称为因子分析模型,由于该模型是针对变量进行的,各因子又是正交的,所以也称为R 型正交因子模型。
其矩阵形式为:x =AF + e .其中:⑴m £ p ;
⑵Cov(F,e)=0,即F 和e 是不相关的;
⑶D(F) = Im ,即F1,F2,…,Fm 不相关且方差均为1;e1,e2,...ep 不相关,且方差不同。
我们把F 称为X 的公共因子或潜因子,矩阵A 称为因子载荷矩阵,e 称为X 的特殊因子。
A = (a ij ),a ij 为因子载荷。
数学上可以证明,因子载荷a ij 就是第i 变量与第j 因子的相关系数,反映了第i 变量在第j 因子上的重要性。
3因子旋转
建立因子分析模型的目的不仅是找出主因子,更重要的是知道每个主因子的意义,以便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如果求出主因子解后,各个主因子的典型代表变量不很突出,还需要进行因子旋转,通过适当的旋转得到比较满意的主因子。
旋转的方法有很多,正交旋转(orthogonal rotation )和斜交旋转(oblique rotation )是因子旋转的两类方法。
最常用的方法是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Varimax )。
进行因子旋转,就是要使因子载荷矩阵中因子载荷的平方值向0和1两个方向分化,使大的载荷更大,小的载荷更小。
因子旋转过程中,如果因子对应轴相互正交,则称为正交旋转;如果因子对应轴相互间不是正交的,则称为斜交旋转。
常用的斜交旋转方法有Promax 法等。
而我们在测量中国经济影响因素时所采用的是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Varimax )。
2、劳动力对GDP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微不足道。
这是因为我国劳动力结构总量巨大、供给充足、流动性强, 对GDP 影响很大。
但是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偏低,劳动力素质结构存在严重缺陷, 会直接影响了经济的增长。
3、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消费需求是三大需求要素中所占份额最大、波动幅度最小的部分,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最为明显地反映经济自发增长态势的宏观经济指标。
(二)政策建议
就业是民生之本,有效促进就业,保持经济增长良好势头成为我国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课题。
针对目前劳动力数量庞大且总体素质不高的现状,应通过多种途径,一方面加强就业培训的投入力度,提高劳动者就业及再就业能力,降低失业率;另一方面,加强各地区间人才交流及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并通过合理技术壁垒方式,阻止外来流动人员的无序进入。
同时,鼓励灵活就业,以减轻就业压力。
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偏低,劳动力素质结构存在严重缺陷, 直接影响了经济的增长。
因此应当控制人口数量,优化劳动力结构, 提升劳动力素质。
物质资本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应加强对投资的科学管理,提高投资效率。
参考文献:
[1]赵晓,消费中国经济增长主动力[J],2005
[2]徐铮、张润清、李晓红,1990-2004 年我国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07(04)
[3]綦国萍,我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41摘[4]吴沛, 李克俊,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西华大学,成都610039
[5]刘诗白.,200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6]中经网统计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