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北亚安全秩序的困境与对策研究_黄凤志

东北亚安全秩序的困境与对策研究_黄凤志

2005年3月第14卷 第2期东北亚论坛N ortheast A si a Foru mM ar.,2005V o l 14 N o 2东北亚政治东北亚安全秩序的困境与对策研究黄凤志(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吉林长春,130012)摘 要:东北亚地区战略地位重要,是中国的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依托地区。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安全机制的缺失使东北亚安全秩序问题始终未能解决。

不仅朝鲜半岛和台海局势仍重兵对峙,两个热点问题呈持续升温之势,而且在大国关系结构性的矛盾之中,冷战意识仍然存在,东北亚安全秩序的构建陷入困境。

要走出东北亚安全秩序的困境,必须构建东北亚地区安全与合作的共识,推动地区各国重新构建东北亚安全与合作的新理念,构建东北亚地区 多极 主导多边安全合作机制。

关键词:东北亚;安全秩序;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11(2005)02-0034-03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安全秩序的建立陷入大国关系结构性的矛盾之中,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因素继续制约着一些国家关系的改善,美、日、中、朝、韩的国家安全战略利益仍然在冷战的惯性机制运行中维持。

东北亚地区安全秩序建立的滞后已成为21世纪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重大国际安全问题。

一、东北亚安全秩序的困境东北亚地区地处欧亚大陆的东部,战略地位重要,是大国战略利益的重要交汇区。

半个世纪以来,中、日、俄、韩、朝、蒙地缘政治6国间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矛盾始终存在,经济发展水平呈梯次发展态势,各国安全战略利益追求的目标大相径庭,冷战制造的国家分裂与民族对抗埋下了引发民族冲突乃至国际冲突的火种。

朝鲜半岛与台海两岸的武装对峙贯穿了冷战至今的全部历史时空,诸多敏感的热点问题汇集激化,成为影响东北亚地区安全的重大隐患。

冷战后东北亚安全秩序的困境表现为:首先,朝鲜半岛重兵对峙,半岛局势没有得到根本缓和,构成了东北亚地区安全的重大隐患。

朝韩关系处于严重对峙状态中,南北双方在仅有22万平方公里的三八线两侧陈兵百万,已成为世界上军事力量部署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其次,台湾问题对东北亚地区安全的影响。

所谓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其实质是台湾的统独问题和美日的干涉问题,是分裂与反分裂、 台独 与反 台独 的斗争,焦点是一个中国与 两个中国 的斗争。

台湾是中国通往太平洋地区各国交通链上的一个重要枢纽,战略地位重要。

美国称台湾为太平洋上 不沉的航空母舰 ,日本称其为 东方的直布罗陀 。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台湾问题就成为困扰中国统一的一个难题。

朝鲜战争爆发后,台湾变成美国对付中国的战略桥头堡,包围中国 岛屿封锁链条 的关键环节,对中国国家安全和民族统一大业的威胁与伤害难以言表。

冷战后,美国继续奉行保护台湾的政策,维持两岸的不统不独、不战不和局面,谋求美国对华政策的最佳利益。

在中国崛起和两岸力量对比日益失衡的情况下,美国采取了对台军售规模逐次提升、质量不断提高的对策,重新调整在东北亚地区的军事部署,加大对海峡两岸局势的军事影响力。

第三,东北亚地区国家间历史积怨颇深,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程度差异性大。

美、日、韩至今未与朝鲜实现邦交正常化,领土、领海纠纷和国家统一问题收稿日期:2004-12-16作者简介:黄凤志(1956-),男,内蒙古通辽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法学博士。

研究方向:当代国际关系34错综复杂地纠葛在一起。

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遮掩引起了周边国家的警觉和不安。

在东北亚地区国家间领土和领海问题上也存在着难以调和的争端,成为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敏感而棘手的问题,其矛盾的发展和激化势必影响东北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第四,当代东北亚安全秩序的构建处在一超多强的国际战略格局时空中,必然要浮现出超级大国 美国。

美国依托强大的综合国力,在亚太地区进行了遍设军事基地、编织同盟网络、加强经贸联络、渗透政治文化的长期努力,产生了地缘政治霸权的效应,美国霸权在东北亚地区的存在和辐射,无疑要影响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的发展与走向,成为东北亚安全秩序构建不可或缺的要素。

美国在东北亚地区构建新秩序的谋划,利用日本、台湾和韩国构筑遏制中、朝、俄战略发展空间的联盟意图,为谋求东北亚地区战略主导权的目标而不断调整东北亚战略部署的行动,使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的晨曦下蕴涵着大国对抗的刀光剑影,东北亚安全格局处于严重失衡状态中。

然而,美国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努力在东北亚地区进展的并不顺利,这里不仅有中俄两个大国的天然障碍,也有 邪恶轴心 国家 朝鲜的桀骜不驯,更有朝鲜半岛、台湾海峡和南中国海潜在高烈度冲突的挑战,东北亚地区事实上已成为美国建立世界新秩序进程中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整合的地区。

鉴于21世纪全球有潜力对美国霸权地位发出挑战的5个国家或国家集团中3个(中国、日本和俄罗斯)分布在东北亚地区,东北亚地缘6国中有世界第2经济大国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国家韩国和经济迅速崛起的中国,东北亚地区在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呈持续上升趋势,使其成为21世纪美国亚太战略大棋局中生死攸关的地区,其在战略层面上对美国安全与经济的意义不言而喻。

冷战结束后,美国始终在东北亚地区追求单极主导的战略目标和谋求单边优势的战略部署,强力塑造东北亚地区单边安全秩序格局,不仅维系了冷战时期美、日、韩、台的军事政治联盟,在东北亚地区大国博弈的棋局中继续保持了优势地位,也使地缘政治力量的对比严重失衡,加剧了其他国家的不安全感,对东北亚地区安全秩序的构建产生重大影响。

二、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境的原因区域安全机制的缺失是造成东北亚地区安全秩序困境的根本原因。

在东北亚地区的历史发展中,从未形成过区域安全协调机制,从未建立过有效的多边政治组织、区域论坛和集体安全组织。

东北亚地区安全合作至今还停留在大国制衡的层面,群雄并立、相互竞争的格局造成了一种分散的权力结构。

从东北亚地缘政治力量的结构关系看,大国力量对比关系呈现出了一超三强的特征,在美、中、日、俄4大国地缘战略利益的交汇点上汇聚了诸多合作与冲突的矛盾,大国多边关系纵横捭阖、云谲波诡,美日、美中、美俄、中日、中俄、日俄之间在战略上相互掣肘,欲扬合作风帆,无奈昔日旧怨作祟,现实国家战略利益相悖,使21世纪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道路险阻重重,地区安全合作机制迟迟难以建立。

在东北亚地区一超三强的国际关系格局中,中、日、俄地域三强处在超级强国美国霸权战略的强磁辐射中,美国依托超级大国的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力、军事扩张力和文化渗透力,借助于美日、美韩和美台 准同盟 关系对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产生着重大影响,发挥着其他国家无法替代的作用,使得以美国为轴心的美日、美中关系在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中凸现主导地位,其中,美日关系是决定东北亚地区大国关系结构的主导性力量,美日同盟构成了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优势地位;美中关系是21世纪初东北亚地区安全与稳定的主轴和晴雨表,美国对华政策的成功与否关系到美国东北亚战略全局的得失;中俄关系是东北亚地缘政治弱势地位国家相互借助抗衡强权的制衡性力量。

世纪之交,美国在东北亚地区超级大国的强势地位凸现,但东北亚国家在地缘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对比中呈现三极鼎立的自然分布形态,使美国在东北亚的强势地位不能不受到地区3个强国 中、俄、日的影响和制约。

在美国霸权战略的强磁辐射下,中俄关系、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受各自国家战略利益驱使,沿着不同的轨道行进,构造了21世纪初弱势中俄联手抗衡强势美日的东北亚地区大国战略关系走势,东北亚地区共同安全秩序的构建受制于大国战略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影响,在短时间内难以有效的进行整合。

三、走出东北亚地区安全秩序困境的设想东北亚安全困境的现状有着深刻的历史、现实、政治、社会和国际等层面的原因,东北亚国家欲摆脱构建安全秩序的困境必将经历较长的历史进程。

首先,构建东北亚地区安全与合作的共识,推动地区各国重新构建东北亚安全与合作的新理念。

走出东北亚安全秩序困境的一条重要出路,是各国应从东北亚地区安全的整体利益出发,超越社会制度35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加强合作,重新构建东北亚各国的身份认同,树立新的安全观,争取实现共荣、共安和共富,实现东北亚的政治和解,加强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科技等方面的交流联系,增强安全、发展和文化的认同感,营造一种宽容、豁达、协调解决问题的气氛,建设相互依存的伙伴关系,最终实现建立东北亚安全合作共同体的目标。

其次,走出东北亚地区安全秩序的困境是建立东北亚区域安全协商机制,以制度性力量来保障东北亚地区安全。

建立东北亚安全协商机制,将区域内各国间的分歧与争端纳入到协商机构中来解决,在机制框架之内协商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原则和规范。

东北亚地区建立安全协商机制的可能性在于东北亚主要国家之间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文化联系,中、日、韩国家的文化都是在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构建和平稳定的安全环境符合地区各国的利益,各国会从地区的安全环境和经济发展中获益非浅;美、中、日、俄4大国的现实政治经济关系走势稳健,美国在2004年7月曾向中国提议,将朝核问题协商机构由六方会谈升格为讨论东北亚安全保障问题的常设机构,以确保东北亚安定。

第三,以时间的渐次性和空间的层次性加强东北亚合作,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

方式是先加快中、日、韩之间制度性的合作,使之成为东北亚合作的核心与先导,然后向全区扩展。

新型合作机制以 中国为中心,中俄、中日、中韩、中朝、中蒙关系作为纵向的支干,以其他国家之间的双边、多边为横向的联结,逐渐地建立起东北亚地区一体化的框架网 [1]。

第四,推动中、俄、朝三边、中、日、韩三边和中、美、日三边安全协商,构建东北亚地区 多极 主导多边安全合作机制。

1 中俄两国在东北亚安全问题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共识,中俄在关于朝核问题上都主张朝鲜半岛无核化,朝鲜不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同时坚持国际社会应保证朝鲜安全,为朝鲜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倡导建立中、俄、朝三边安全机制,将有利于减轻朝鲜的国际压力,稳定朝鲜半岛局势,对美日企图主导解决朝核问题形成有力的牵制。

2 中、日、韩3国经济利益关联密切,加强3国经济联系,推进3国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以地缘经济关系促进地缘政治关系,使3国走出政治冷淡安全失信的僵局,将会极大改变东北亚地区安全秩序的现状。

2003年10月7日,3国领导人签署了 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 。

3 努力实现中、美、日3国在东北亚地区进行安全问题磋商,共同维护台湾海峡局势的稳定,确保西南太平洋海上航道的安全,缓解东北亚国家民族对立情绪,是构建东北亚地区 多极 主导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关键。

中、美、日安全战略关系的改善,妥善解决朝核问题和台湾问题,消除各种误解和猜疑,加强对话和沟通,是重建东北亚安全秩序的当务之急,其途径是创建多边安全协商机制的平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