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企业员工安全生产培训教材

现代企业员工安全生产培训教材

现代企业员工安全生产培训教材安全生产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大局。

各级领导对此要高度重视,努力减少和排除各种重大事故隐患,切实把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胡锦涛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保护员工的安全健康是国家一项基本政策。

安全生产在现代化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基本目标是通过管理现代化使生产过程中顺利的高效率的进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发展生产。

各企业的领导和主管部门都要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努力防止事故的发生。

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自觉遵章守纪,掌握了解劳动过程中安全卫生知识和技能。

消除各种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无知蛮干和各种不安全行为,保障安全生产保护员工自身的安全和健康,减少和杜绝事故的发生。

一、企业员工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一)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亦称安全生产教育,是一项为提高职工安全技术水平和防范事故能力而进行的教育培训工作安全教育是有计划的向企业干部、新老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劳动保护方针政策和安全知识通过典型经验和事故教训使员工不断认识和掌握企业不安全不卫生因素和伤亡事故规律,是实现安全文明生产进行自主投资全面提高企业素质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重要工作。

1、企业单位对于从事特种作业的工人必须进行专门安全操作技术训练经过考试合格后才能准许持证上岗操作。

2、企业单位都必须建立安全活动日和在班前班后会上检查安全生产情况等制度,对员工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并注意结合员工安全文化生活进行各种安全生产的宣传活动。

3、在采用新的生产方法、添设新的技术设备、制造新的产品或调换工人工作的时候,必须对工人进行新操作法和新工作岗位的安全教育。

(二)安全色及安全标志安全色与安全标志是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用形象而醒目的信息语向人们提供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信息了解它们所表达的安全信息含义,对于我们在工作生活中犀利厉害,预防事故发生取着重要作用。

1.安全色我国规定了红、蓝、黄、绿4 种颜色为安全色。

其含义和用途,红色含义为禁止和停止,主要用于禁止标志、停止信号,红色也表示防火。

蓝色的含义为指令和必须遵守的规定,主要用于指令标志。

黄色的含义为警告和注意,主要用于警告标志、警戒标志。

绿色的含义为提示安全状态和通行。

需要注意的是蓝色只和几何图形同时使用时才表示指令。

但是为免于道路绿色树相混淆,道路提示标志为蓝色。

为了安全色更加醒目,使用对比色为其反衬色,黑白互为对比色,并把红、蓝、绿色的对比色定为白色。

黄色的对比色定为黑色,在运用对比色时,黑色用于安全标志的文字、图形符号和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白色既可以用于红蓝绿的背景色,也可以用作安全标志的文字和图形符号,另外红色和白色黄色和黑色的间隔条纹是两种较醒目的标志。

2.安全标志安全标志是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所构成,用于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目的是提醒人们安全因素的注意,预防发生事故,但并不能代替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不包括航空海运及内河航运上的标志。

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1)禁止标志含义是不准或制止人们的某种行为(2)警告标志含义是使人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3)指令标志含义是告诉人们必须遵守某项规定(4)提示标志含义是向人们指示目标和方向色(三)个体防护为避免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或减轻事故伤害程度而需要给员工配备一定的防护用品。

劳动防护用品按用途分为以下几种 1.预防物体打击的安全帽、安全鞋、护目镜和面罩2.为防止与高温锋利带电等物体接触而伤害的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3.对作业环境中的粉尘毒物噪声进行防护的口罩面具或耳塞等4.防高处坠落的安全带等(四)特种作业安全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及周围人员和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险因素的作业,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案例国务院令第三百七十三号按照国家标准GB5306-85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规定(一)电工作业(二)金属切割焊接作业(三)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四)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五)等高架设作业(六)锅炉作业(七)压力容器操作(八)制冷作业(九)爆破作业(十)矿山通风作业含瓦斯检验(十一)矿山排水作业(五)企业为保证职工的职业健康应采取的措施1、企业为保证职工的职业健康应采取以下措施:①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员工健康档案②对员工从业前必须对体格检查,发现有职业禁忌不得从事所禁忌的工作。

③对员工要定期健康检查。

④企业单位检查发现职业病患者应及时向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卫生部工会组织报告,由主管部门组织召开职业危害事故分析会,落实治理职业危害等有效措施。

(六)企业事故应急预案知识1、事故应急预案的含义保障安全生产最明智的方法是做好事故预防,但是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由于危险的客观性事故的发生是具有一定的可能性的,因此为了使事故发生后其伤亡损失最小化,任何企业都应该制定事故应急预案,作为员工应掌握事故应急预案知识和要领,做到临危不惧,应急有方,应急预案整个企业某些重要部门和各个生产班组都要制定。

2、班组事故应急预案的作用事故应急预案能够增加职工的安全常识,提高职工自我防范互相保护的技能,事故预案是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事故应急处理的管理方法,它要求职工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把班组事故预案经过大家讨论学习以最简单,最直接的形式,将生产岗位可能发生的事故预防措施等内容反应出来,做到重点突出通俗易懂,便于掌握运用方便,同时通过自身的参与使职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从而达到增强职工安全的意识,提高职工自保互保能力的目的。

促进班组安全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推广运用事故应急预案是落实安全生产方针的具体措施。

3、事故预案以班组为单位,把小黑板作为学习园地,每月甚至每周集中班组成员根据岗位工作特点讲座预测事故制定措施并记录汇总。

尽管多数班组所从事的工作和使用的工具等相对固定,但由于生产的需要班组的工作也会作相应的调整,因此预案的内容也是班组近期的一项工作内容。

产生事故的原因有许多种,人、物、环境及其他因素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要针对事故原因分别找出预防措施。

4、事故应急预案的演习1. 在演习过程中企业要熟悉危险设施工人有关安全管理人员一起参与2.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企业应向所有职工以及外部应急服务机构公布 3.以危险设施无关的人如高级官员,政府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也应作为观察员,监督整个演练过程4.每一次演练后企业应核对事故处理应急预案规定的内容是否都被检查,找出不足和缺点。

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在事故期间通信系统是否能够运作,人员安全撤离,应急服务机构能否及时参与事故抢救,能有效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

危险是永存的安全则是相对的,事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我们只要加强对危险源的辨识和安全监控,加强人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加强安全管理发现隐患立即治理人祸是完全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二、员工要熟悉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一)职业安全健康法规作用职业安全健康法规是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同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法律法规,其作用为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劳动生产力促进劳动关系的巩固和发展。

建立健全安全法规制度就要求企业安全管理要围绕着行业的安全特点和需要在技术标准行业管理的条例工作程序,生产规则以及生产责任制度方面进行全面的建设,实现安全生产专业管理的目标(二)职业安全健康法规体系我国安全法规体系具有五个层次:1.国家一般法,如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条例等2. 国家专业综合法规,如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劳动法、矿山安全法、消防法、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仓库防火安全管理条例等3.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目前我国有近400 余种安全技术标准4.行业、地方法规,如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省(市)劳动保护条例等5.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即企业针对安全生产的特点,自行制定的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及相关规章制度(三)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是我国安全生产领域一部综合性、基础性的大法共有七章97 条具有丰富的内涵,其认识的作用在于1.三个基本性质,一是关系人权性质的问题,二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性质的问题,三是关系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2.三个体现,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体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体现了宪法中关于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的基本要求和我国的社会主义本质,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3.四个标志,安全生产法立法成功既标志了我国改革获得的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成果也是社会进步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既标志广大人民群众呼声和期盼得以实现,又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既标志了我国安全生产工作者长期总结事故预防和经验教训的结果,又是借鉴了国外科学预防事故做法的体现,既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法监管生产的进步,也是加入WTO 面对国际新经济现代安全管理的需要4. 八个有利于,随着安全生产法颁布与实施这将有利于加强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设,有利于改变我国人权状况,有利于依法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有利于各级政府加强安全生产的引导,有利于安全监管部门依法行政加强监管,有利于提高经营管理者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有利于增强公民安全法的意识,有利于制裁各种安全违法行为安全生产法确定了我国安全生产基本法律制度有七项,七项基本法律制度: 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制度3.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制度 4.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责任制度5.安全中介服务制度6.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7.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理制度。

安全生产法还规定了从业人员八大权利和三大义务。

八大权利是: 1.知情权2.建议权3.批评、检举、控告权4.拒绝权5.紧急避险权6.依法向本单位提出要求赔偿的权利7.获得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8.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三大义务是:1.自律遵规的义务2.自觉学习安全生产知识的义务,努力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3.危险报告义务(四)新刑法我国刑法于1979 年7 月1 日由第五届全国人大通过实施,1997 年3 月14 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对旧刑法进行了修订并于1997 年7 月1 日开始实施新刑法。

新刑法明确规定了对因违反安全规章制度而造成重大事故或者严重后果的责任人的处罚条款主要有:第130 条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