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宫颈炎慢性子宫颈炎(chronic cervicitis)是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可能发生于急性子宫颈炎之后,或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宫颈裂伤造成宫口变形,经常极易受到外界细菌的感染。
以下内容来自成都丽人医院网站,未经允许,不可转载病因学急性子宫颈炎症所以有转为慢性子宫颈炎的倾向,主要由于子宫颈粘膜皱襞繁多、腺体呈葡萄状,因而病原体侵入腺体深处后极难根治,导致病程反复,迁延时日而成为一慢性感染性病灶。
正和扁桃体炎、鼻窦炎或龋齿等可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炎症如关节炎、肌风湿等,而影响身体健康的情况相似。
发病机制1、宫颈糜烂(cervical erosion) 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称为宫颈糜烂。
目前,西方国家的妇产科教科书已废弃宫颈糜烂这一术语,而改称宫颈柱状上皮异位(columnar ectopy),并认为不是病理改变,而是宫颈生理变化之一。
主要基于以下认识:(1)显微镜下糜烂面为完整的宫颈管单层柱状上皮所覆盖,因柱状上皮菲薄,其下间质透出呈红色,故肉眼观似糜烂,并非上皮脱落、溃疡的真性糜烂。
(2)阴道镜下表现为原始鳞柱交接部的外移。
(3)正常宫颈间质内存在作为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宫颈间质内淋巴细胞的浸润,并非一定意味着慢性宫颈炎。
中国将宫颈糜烂分为病理炎性糜烂及假性糜烂:仅在一些生理情况如青春期、妊娠期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增高,宫颈管柱状上皮增生并外移,可见宫颈外口呈红色,细颗粒状,为宫颈假性糜烂,不属于病理性宫颈糜烂;其他均为炎性糜烂。
根据宫颈糜烂深浅程度分为3型:①单纯性糜烂:在炎症初期,糜烂面仅为单层柱状上皮所覆盖,表面平坦。
②颗粒型糜烂:随后由于腺上皮过度增生并伴有间质增生,糜烂面凹凸不平呈颗粒状。
③乳突型糜烂:间质增生显著,表面不平现象更加明显呈乳突状。
根据宫颈糜烂面积大小可将宫颈糜烂分为3度(图1):A.轻度:指糜烂面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3。
B.中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
C.重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
2、宫颈息肉(cervical polyp) 宫颈管黏膜增生形成的局部突起病灶称为宫颈息肉,息肉常有蒂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
息肉形成机制不清,可能与局部的慢性炎症刺激有关。
息肉常发生在 40~60岁的多产妇女。
息肉为1个或多个不等,直径一般约1cm,色红,呈舌形,表面光滑或分叶状,质软而脆,易出血,蒂细长。
根部多附着于宫颈外口,少数在宫颈管壁。
光镜下见息肉中心为结缔组织伴有充血、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表面覆盖单层高柱状上皮,与宫颈管上皮相同。
宫颈息肉极少恶变,恶变率<1%,但应注意子宫恶性肿瘤可呈息肉样突出于宫颈口,应注意鉴别。
宫颈息肉(图2)。
3、宫颈黏膜炎(endocervicitis) 病变局限于宫颈管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宫颈阴道部外观光滑,宫颈外口可见有脓性分泌物,有时宫颈管黏膜增生向外突出,可见宫颈口充血、发红。
由于宫颈管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和结缔组织增生,可使宫颈肥大。
4、宫颈腺囊肿(Naboth cyst) 在宫颈糜烂愈合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将腺管口阻塞;腺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增生或瘢痕形成压迫腺管,使腺管变窄甚至阻塞,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形成囊肿。
镜下见囊壁被覆单层扁平宫颈黏膜上皮。
检查时见宫颈表面突出多个青白色小囊泡,内含无色黏液。
若囊肿感染,则外观呈白色或淡黄色小囊泡。
宫颈腺囊肿(图3)。
5、宫颈肥大(cervical hypertrophy) 由于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宫颈组织充血、水肿,腺体和间质增生,还可能在腺体深部有黏液潴留形成囊肿,使宫颈呈不同程度肥大,可达正常宫颈的2~3倍,硬度增加,但表面多光滑,有时可见到宫颈腺囊肿突起。
病理改变病理慢性宫颈炎表面呈红色病损,是鳞状上皮脱落,为柱状上皮所代替,上皮下血管显露的结果。
糜烂面与周围的正常鳞状上皮有清楚的界限。
因非真正糜烂,又称“假性糜烂”。
依炎症的程度和柱状上皮生长的速度,宫颈糜烂可表现为3种类型。
[1](一)单纯型:在炎症初期,糜烂面为单层柱状上皮所覆盖,表面平坦,外表光滑。
(二)颗粒型:由于宫颈腺上皮过度增生和间质的增生,糜烂面凹凸不平,而呈颗粒状。
(三)乳突型:腺上皮及间质增生显著,表面凹凸不平更明显,形成乳突状突起。
原因宫颈糜烂的形成可能尚有以下两种原因:①所谓先天性糜烂:在胚胎发育后期,阴道与子宫颈的阴道部分均为移形上皮所覆盖,至第六个月时,这种上皮向颈管内伸展,及至足月时,宫颈管粘膜的柱状上皮向外生长,超越子宫颈外口,约有1/3新生女婴保持这种状态,其外观与成人的炎性宫颈糜烂相似,故有“先天性宫颈糜烂”(“congenital cervical erosion”)之称,但一般仅持续存在数天,至来自母体的雌激素水平降落后,即自然消退;②由于宫颈内膜柱状上皮增生,超越宫颈外口所致之宫颈糜烂,外观同炎性宫颈糜烂,只发生于卵巢功能旺盛的生育期年龄,而不发生于青春期或绝经期后,并好发于妊娠期,而往往有产后自行消退的倾向。
患者虽感白带增多,但为清洁粘液,病理检查在柱状上皮下没有炎症细胞浸润或仅见少数淋巴细胞,并以前述的乳头状与腺样糜烂的组织象为特征。
所有这些现象均足以说明这类糜烂的形成,可能是性激素的平衡失调,而与炎症无关,只是在糜烂的基础上有可能继发炎症,但这仅是后果而不是发生糜烂的原因。
糜烂可能是雌激素作用的缘故,但有些动物实验发现,注射睾丸酮后获得类似人的腺性糜烂变化。
因此认为雄激素能使子宫颈上皮改变成粘液性并趋向于形成腺体,孕激素的作用在这方面类似雄激素,而雌激素的作用是使上皮增生成为高度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慢性宫颈炎综上所述,宫颈糜烂的病因除绝大多数为炎症外,尚可能由内分泌紊乱所引起。
在鉴别上应注意发生时期及有无与炎症相关的诱因与体征,病理学检查亦可供参考,治疗上也稍有不同(详见治疗)。
在慢性子宫颈炎时,子宫颈腺体及周围组织都增生。
当腺管被周围组织所挤压,腺口阻塞,使腺体内的分泌物不能外流而潴留于内,致腺腔扩张,形成大小不等的囊形肿物,称为“子宫颈腺潴留囊肿”(retention cysts of the cervical glands),又称纳博特囊肿(Naboth's cysts)(图2)。
其包含的粘液常清澈透明,但可能由于合并感染而呈混浊脓性。
囊肿一般小而分散,可突出于子宫颈表面。
小的仅有小米粒大,大的可达玉米粒大,呈青白色,可能伴有糜烂,但亦常见于表面光滑的子宫颈。
由于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宫颈组织反复发生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及结缔组织增生,致使子宫颈肥大(cervical-hypertrophy),严重者可较正常子宫颈增大1倍以上。
炎症痊愈后,充血、水肿减轻或消退,而由于纤维化,宫颈虽已全部被覆鳞状上皮,表面光滑,但仍维持其已肥大的体积;宫颈腺囊肿亦仍保持其突出的囊状外形。
慢性宫颈炎种类我们在医院做妇科检查时,常听到医生说:“你患了宫颈炎”。
这里所说的宫颈炎多是指慢性宫颈炎,这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半数以上的已婚妇女都可能发生。
慢性宫颈炎有五种临床表现形式:1、宫颈糜烂: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慢性宫颈炎。
表现为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分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
2、宫颈肥大:由于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子宫颈充血、水肿,腺体和间质增生,而使宫颈呈不同程度的肥大。
3、宫颈息肉:在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下,宫颈管粘膜局部增生,由于子宫具有排异作用,使增生的粘膜逐渐突出于宫颈口,形成息肉。
4、宫颈腺体囊肿:又称纳博特囊肿,简称纳囊。
这是一种突出于宫颈表面的青白色小囊泡。
5、宫颈内膜炎:即宫颈管炎。
炎症局限于宫颈管粘膜及其下的组织,临床见宫颈阴道部光滑,但宫颈口充血或有脓性分泌物堵塞。
护理常识慢性宫颈炎是一种慢性妇科炎症,有真菌和细菌之分,患者在治疗时要有耐心,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切勿擅自用药。
1、在慢性宫颈炎治疗后的二、三天,阴道有较多的血性或者黄水样分泌物排出。
因此,白天可用全棉织品卫生垫,并且需勤换新垫。
还可用温水清洗外阴,早晚各一次。
2、最好穿全棉织品的内裤,并要勤换洗,以保持外阴清洁。
[2]3、禁房事1-2个月,因为宫颈治疗后,表面有一层发炎的痂皮要脱落,新的组织在慢慢长出来,在组织修复过程中,如果进行性交,会使宫颈新的创面磨损甚至出血,影响疗效。
慢性宫颈炎危害1、导致并发症:当患了慢性宫颈炎后,会造成其他器官炎症,如:慢性宫颈炎的病原体可以上行造成子宫内膜炎;可以通过宫旁韧带、淋巴管蔓延引起慢性盆腔炎;当炎症波及膀胱三角区,可引起泌尿系统的疾病而出现尿痛、尿频或排尿困难等刺激症状。
2、增大癌变几率:一般而言,单纯患上宫颈炎不会对健康构成太大的威胁,但往往由于宫颈炎所致的白带增多、腰痛、下腹坠胀等症状影响人的情绪,并且从防癌角度来看,宫颈炎与宫颈癌关系密切。
有关防癌普查资料显示,宫颈无糜烂者有 0.39%患宫颈癌,而患子宫糜烂者却有2.05%患宫颈癌。
说明积极治疗慢性宫颈炎,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对保障女性健康及防治宫颈癌有重大意义。
宫颈癌虽然可怕,但它却是目前唯一能够早发现、早治疗的癌症。
另外从早期的炎症发展到恶性的癌变需要较长的时间,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万万不要盲从某些误导,而去接受错误的治疗,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心态,去正规的医院积极治疗。
3、导致流产:慢性宫颈炎也是流产的一个病因,宫颈炎使组织变化,弹性下降,会使产程不顺利;严重的宫颈炎还会影响性生活。
4、导致不孕:发生慢性宫颈炎尤其是中度、重度慢性宫颈炎时,宫颈分泌物会明显增多,质地黏稠,并有大量白细胞,这对精子的活动度会产生不利影响,妨碍精子进入宫腔,影响受孕。
临床表现(一)白带增多:有时为慢性子宫颈炎的唯一症状。
通常为粘稠的粘液或脓性粘液。
有时分泌物中可带有血丝或少量血液,也可有接触性出血。
由于白带的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
(二)疼痛:下腹或腰骶部经常出现疼痛,有时疼痛可出现在上腹部、大腿部及髋关节,每于月经期、排便或性生活时加重,尤其当炎症向后沿子宫骶韧带扩展或沿阔韧带底部蔓延,形成慢性子宫旁结缔组织炎,子宫颈主韧带增粗时疼痛更甚。
每触及子宫颈时,立即引起髂窝、腰骶部疼,有的患者甚至可引起恶心,影响性生活。
(三)膀胱及肠道症状:慢性子宫颈炎可通过淋巴道播散或直接蔓延波及膀胱三角区或膀胱周围的结缔组织,因而膀胱一有尿液即有便意,出现尿频或排尿困难症状,但尿液清澈,尿常规检查正常。
有些病例,炎症继续蔓延或经过连结子宫颈及膀胱三角区、输尿管的淋巴径路,发生继发性尿路感染。
成年妇女的慢性肾盂肾炎发生率比男性多数倍,可能与此情况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