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阶段测验一(第1-2章)
最后得分:100 分做题时长:45分32秒测验时间: 2018-09-01 18:22:08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的封建社会在政治上实行()。

A、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
D、民主制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中国的封建社会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参见教材P31。

2、中国封建社会经济上的特点是()。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B、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以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为核心
D、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在经济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参见教材P31。

3、列强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文化渗透的手段不包括()。

A、宗教渗透和侵略
B、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C、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
D、操纵外交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文化渗透的手段包括:宗教渗透和侵略;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

参见教材P35、36。

4、列强侵略中国的过程中,经济掠夺的手段不包括()。

A、控制中国通商口岸
B、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
C、把持中国海关
D、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经济掠夺的手段包括: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对华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参见教材P34、35。

5、1842年,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口为通商口岸。

参见教材P35。

6、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的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天津条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中国政府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参见教材P34。

7、()是近代中国社会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

A、资产阶级
B、工人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地主阶级中的进步力量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

参见教材P38。

8、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两对主要矛盾。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参见教材P38。

9、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帝国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参见教材P38。

10、1842年,在镇江战场战死的满族副都统是()。

A、乐善
B、史荣椿
C、毓贤
D、海龄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1842年6月,江南提督陈化成在吴淞西炮台以身殉国,7月,副都统海龄(满族)在镇江战死疆场。

参见教材P39。

11、1894年,孙中山在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的时代最强音。

A、振兴中华
B、挽救民族危亡
C、自立自强
D、救亡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参见教材P42。

12、严复在《救亡决论》中喊出了()口号。

A、振兴中华
B、挽救民族危亡
C、自立自强
D、救亡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

参见教材P42。

13、魏源编纂的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的书籍是()。

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天演论》
D、《救亡决论》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侵略。

参见教材P41。

14、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口号的书是严复翻译的()。

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救亡决论》
D、《天演论》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严复翻译了《天演论》。

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
想,激发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

参见教材P42。

15、()疾呼,中华民族面临着成为“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的危险,要求中国人要发愤自救。

A、林则徐
B、魏源
C、严复
D、康有为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1898年4月,康有为疾呼,中华民族面临着成为“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的危险,要求中国人要发愤自救。

参见教材P42。

16、标志太平天国由盛到衰转折的事件是()。

A、北伐失利
B、天京事变
C、安庆失守
D、天京被围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胜到衰的转折点,它大大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造成了严重的危机。

参见教材P45。

17、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A、
B、冯桂芬
C、曾国藩
D、张之洞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冯桂芬对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的表述。

他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参见教材P47。

18、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A、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巩固了中国近代的封建教育
C、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D、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教育的新开端。

参见教材P48。

19、维新派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纸不包括()。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湘报》
D、《京报》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影响较大的报纸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等。

参见教材P49。

20、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提出的中国的理想的政治方案是()。

A、君主立宪
B、民主共和
C、人民民主
D、宪政民主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维新派冲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鼓吹民权,提倡设议院,主张用君主立宪制来取代君主专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

参见教材P50。

意见簿 | 计算器
版权所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