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

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源泉,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这句话深刻阐明了阅读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感觉最难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太差,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

这主要源自农村小学生所接触的知识面比较狭窄,平时可供阅览的书籍有限。

在新课程体制改革下,面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在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上,阅读占了较大的比重。

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现将自己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一简单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阅读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引导人们进行学习或实践的“催化剂”,也是人们开启学习或实践成功之门的天然“密码”。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着重考虑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在教学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时,可以把它当作故事会来上,可以是学生讲,也可以是教师讲。

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在教学《神鸟》这一课时,我先给学生讲了有关神鸟的故事,最后让学生想像神鸟逃脱后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并续写故事。

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一举两得。

2.组织读书活动,检查阅读效果。

组织生动活泼的读书活动,有利于促进课外阅读深入持久地开展。

如:开展读书竞赛活动,看谁读的书多;举行故事会,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巩固加深对课外读物的理解;还可以举行诗歌朗诵会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3.重视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活动中去,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语文实践活动多种多样,可以结合课本的有关内容让学生表演课本剧。

如教《将相和》这一课,我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来表演课本剧,让学生自由搭档分组表演《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表演结束后让学生进行点评。

这样一来,学生们的积极性都很高,能够将人物的各种感情表演出来,效果很好。

二、加强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除了做好平时的阅读教学,还要有意识地引导
学生看一些课外读物,逐步提高他们的阅读总量。

低年级的学生,老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等,以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为他们积累一些原始素材。

中高年级的学生,随着识字量的逐步增多,教师可以让他们接触一些中外经典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等,为以后学生持续阅读打好基础。

因此,教师应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1.指导学生选择健康的、有益的课外读物。

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

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

”因此,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

2.充分利用课外阅读资源。

教师要充分发挥利用学校图书室里的课外阅读资源,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还可以组织学生把个人的课外阅读读物集中起来,组建班级图书角,达到资源共享,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3.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读书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有浏览性的泛读法,品味性的精读法等。

无论用哪一种方法,都要做到有目的、有针对性。

三、重视朗读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朗读指导。

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刻体会文章的意境,感悟作者所思。

朗读时应注意朗读课文的变化性,用语气来反映作者的思绪、感情变化,及所处环境带来的感觉变化。

如《桂林山水》一文用几个感叹句写出了桂林的山的特点,“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朗读这一句的时候,教师应提醒学生以一种对祖国山水热爱之情的感觉来读,声音逐渐高昂起来,仿佛置身于其中并感叹祖国河山之壮美。

四、养成积累的习惯
“知识在于积累,天才在于勤奋。

”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习惯。

没有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了无米水之炊,无本之本,语文教师应当在精心选择上,指导学生长期不断有目的地收集、积累,要注重培养学生勤摘抄,勤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摘抄是阅读积累的一种有效方法,持之以恒地做好这个工作,会起到使学生拓宽知识面,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通过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课外阅读、重视朗读,养成积累的习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随时贯穿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能得到逐步地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