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素质教育作为提高民族素质和学校教育质量的一种思想、观念和潮流,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它从青少年学生成长环境和过重的负担等突出热点问题切入,全面启动,逐步推进,已赢得了社会各方面的认同,取得了初步成果。
但如果不抓住“素质教育的灵魂”,即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取得的成果就难以巩固,更谈不上继续推向深入,甚至会出现“风过水静”的反弹。
一、要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地位和重要性
从素质教育内涵来认识,思想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
素质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等。
这些素质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整体,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综观现行教育模式,思想教育是薄弱环节,近年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日益淡化了对学生思
想品德教育,脱离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急功近利,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应试”能力成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追求的唯
一目标,导致学生心理行为偏差,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
学生中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沉渣起伏,违法犯罪屡禁不止,小偷小摸司空见惯,甚至发生一些令人触目惊心的犯罪案件。
而胸无大志,混天度日,不思进取的学生也占相当大的比例。
如果从民族振兴大业,“科教兴国”战略高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地位更是无可取代的。
对此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特别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从教育的本质来认识,思想教育是基础。
教育的本质功能集中体现在“成人”和“成才”两个方面,其中“成人”是“成才”的必要条件,就是说要“成才”必先“成人”。
所谓“成人”就是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较强的自制力、鉴别力、意志和毅力;有健壮体魄、健康的心理品质,这些条件的形成,都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决不能为了加速学生“成才”而不顾学生身心发展和成为良好品质的培养和塑造,否则我们苦心“经营”的“人才”,就可能成为废才,甚至危害社会之才。
《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明确提出“抓好教育和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工作,直接关系到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提成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大家要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开展工作。
”这充分说明了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的
殷切期望。
因此,我们要建立正确的、健康的“人才”观和“成才”观,从培养时代接班人的高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牢固奠定素质教育的基础。
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也是家庭、社会各个方面的责任。
这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化工程,决非一朝一夕的短期行为,也不可能是一抓就灵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要贯注一个人的一生。
只有常抓不懈、持之以恒,营造一种氛围,创造一种环境,思想教育才会有成效,青年学生才能茁壮成长。
一般地,思想教育应从日常行为规范入手,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如何做人,如何适应社会,如何辩别是非、美丑,如何培养、塑造良好的思想品德等。
第一要加强基础道德教育,从文明礼貌教育入手。
要求学生遇见熟人要问好,进老师房子打报告,课堂提问先举手,上下课要起立,举手投足要文明,衣帽穿戴要得体,对人说话要客气,不以大欺小,不以强凌弱,体贴父母,关心兄妹,主动帮助他人,热情对待同学。
团结为贵,和睦为先,倡导尊老爱幼,学会关心他人,树立诚实守信等品质。
第二要加强法纪教育,从纪律教育入手。
遵守校规校纪是遵守法律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提高文化知识素质的保护。
要经常给学生灌输纪律的重要性使学生懂得没有法律就没
有自由,法纪是自由的保证。
要定时不定时地组织学生学习学校制度、国家的法规,定时举办法纪教育报告会、讨论会、法纪知识竞赛等。
要及时严肃处理违纪违法的人和事。
从而使法纪教育程序化、规范化、高效化,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培养学生守法、用法的自觉性。
第三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从热爱家乡入手。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
学校要以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为着力点,组织学生畅谈家乡的风土人情,追忆过去的艰难岁月,用家乡日新月异的巨变和美好未来来激励学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真情实感。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的影片,讲述爱国英雄故事,举办爱国主义演讲比赛,帮助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责任和使命感,从而奋发学习,树立远大的目标和理想。
第四要加强前途理想教育,从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入手。
教育学生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从国运兴衰、民族振兴的高度,从未来的建设者、国家主人的角度与时代发展、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把今天的学习和祖国的建设需要联系起来。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把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步转化为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第五要加强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教育,从衣食住行的要求入手。
让学生懂得一粒米、半缕布来之不易的。
要求学生从自己和实际生活水准出发,吃饱穿暖,不刻意追求攀比生活上的享乐与奢侈,不赶时髦,不追求潮流,克勤克俭节约的精神。
三、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确保六个到位
1、时间到位。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必须纳入学校整体
教学议程,除文化课教学中渗透外,还要安排一定的课次,不得挤占或代替,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有足够的时间。
2、考核到位。
思想教育也应该纳入考核,而且要力求制度化、规范化。
学校要制定周密可行的考核细则,坚持对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定时定量考核评等及时督促调整德育教育的过程,提高效率,并将之作为学生升学、就职从业的主要依据之一。
3、师资到位。
思想教育是一项艰苦的长期性的教人的工作,必须要有一支合格的健全的师资队伍。
学校领导、工会、妇联负责人、团队干部、班主任、政治课教师、校外辅导员都是思想教育的主力军,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有义务做好这项工作。
学校要明确目标,任务到人,做到职责明确,通力合作。
4、内容到位。
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四有”“五爱”教育为主要内容,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思想道德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教育要求。
小学阶段应侧重养成教育,
使德育内容充实,层次分明,充分体现方向性、时代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
5、措施到位。
要使思想教育不走过场,
突出实效,必须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增添必要的措施。
学校要的思想教育工作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确保思想教育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
6、支持到位。
思
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得到社会家庭的配合与支持,才能体现其完整性、稳定性。
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无偿提供必要的教育基地、教育设施。
学校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同社会家庭多方沟通,定期组织召开学生家长会,联络感情,交流方法,使思想教育达到“三位一体”化。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抓出成效,关
键还是认识到位。
陈旧的人才观、价值观,急于求成,望子成龙的心态,不尽合理的教育评估机制还严重地制约着思想教育的正常开展,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我们只有寻找新途径,开拓新视野,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引向深入,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