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前言 (Ⅲ)1 岗位任务及管辖范围 (1)1.1 岗位任务 (1)1.2 岗位管辖范围 (1)2 岗位职责及相关要求 (1)2.1 岗位职责 (1)2.2 相关要求 (1)3 主要设备性能及规格 (3)4 生产原理 (4)5 工艺流程 (5)5.1 2# 精脱硫系统工艺流程 (5)5.2 1# 精脱硫系统工艺流程 (5)5.3 混合运行的工艺流程流程 (5)6 岗位操作工艺指标 (5)7 岗位操作程序 (6)7.1 原始开车 (6)7.2 正常开车 (10)7.3 正常停车 (10)7.4 紧急停车 (10)7.5 特殊操作 (11)8 正常操作控制要点 (11)8.1 正常操作控制要点 (11)8.2 巡回检查制度 (12)8.3 岗位对外联系 (13)I9 故障判断及处理 (13)10 安全环保注意事项 (14)11 特殊应急处理措施 (14)11.1 设备、管道发生煤气大量泄漏、爆炸、着火 (14)12 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前言云南云维集团有限公司沾化分公司岗位操作技术已经实施近十年,它在公司的生产和工作中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但随着公司生产和规模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原编制的《岗位操作技术规程》中的部分内容已不能满足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为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更进一步规范操作保证操作人员的工作更能结合实际,我们组织工程技术人员,重新对公司原《岗位化工操作技术规程》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精脱硫岗位操作技术规程1 岗位任务及管辖范围1.1 岗位任务精脱硫岗位的任务是通过普通活性炭和转换吸收型活性炭对有机硫和无机硫的脱除,使净化气中的总硫≤0.1ppm,以满足甲醇生产对净化气中硫含量的要求;3 主要设备性能及规格14 生产原理脱碳后的净化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硫和无机硫,会造成后工序甲醇触媒中毒,必须将其脱除,最终达到总硫含量≤0.1ppm。
精脱硫分两级,一级为普通活性碳脱硫,二级为转换吸收型活性碳脱硫。
脱硫原理:在催化作用下,净化气中的COS与残存的水蒸汽(H2O)反应,生成CO2和H2S气体,反应方程式如下:COS+H2O=CO2+H2S+35500J/molH2S与净化气中的O2反应生成单质硫,沉积在活性炭微孔中:2H2S+O2=2S+2H2O+434000 J/mol5 工艺流程5.1 2#精脱硫系统工艺流程1#苯菲尔来的净化气经过2#精脱硫入口大阀,进入2#气水分离器,分离夹带的水之后进入2#蒸汽加热器,净化气温度被提高3~5℃后进入普通活性碳槽,脱除无机硫后进入转化吸收型活性碳槽,在槽内有机硫转化成无机硫,并将无机硫脱除后从塔底出来进入“七·四”总管。
5.2 1#精脱硫工艺流程2#苯菲尔来的净化气,经过1#精脱硫入口大阀,进入1#气水分离器,分离夹带的水之后进入1#蒸汽加热器,净化气温度被提高3~5℃后进入普通活性碳槽,脱除无机硫后并列进入两个转化吸收型活性碳槽,在槽内有机硫转化成无机硫,并将无机硫脱除后从塔顶出来进入“七四”总管。
5.3 混合运行的工艺流程根据生产需要,1#、2#苯菲尔来的净化气可在精脱硫入口混合,然后分别进入1#、2#精脱硫。
但必须根据各自负荷的轻重,对入口阀开度进行适当调整;对于两套精脱硫出口的精脱气,可用联通阀进行联通,汇合后进入“七·四”总管。
6.岗位操作工艺指标7 岗位操作程序7.1 原始开车7.1.1 新建装置开车7.1.1.1 开车前的检查新装置安装完毕后,首先应组织设计部门、施工单位、生产、机动、安装、环保、消防等部门及车间、机、电、仪等专业技术人员对安装施工的质量进行全面而详细的检查,确认其是否与设计相等。
对必要的施工,关键的焊接,热处理等进行记录,有关设备、管道的水压试验记录,隐蔽工程的安装记录等是否齐全合理,对不正确的地方及时提出修改等;重点检查内容如下:a)各工艺设备管道规格、材质是否与设计相符合;b)按工艺流程分系统,由前至后检查所有的管件,如阀门、法兰、孔板、异径管等和规格、型号、安装的位置和方向是否与设计的需求相符。
仪表的取压、测温点、分析取样点的位置是否与工艺设计要求符合;c)检查容器的内件,如塔的支承栅板、气体进出口分布管;热电阻的位置、长度、液位计的标高是否符合工艺设计要求;d)根据整改项目表对整改项目的有关部门作重点检查,并确认其能否满足工艺要求的实际需要;e)检查各电器设备和工艺设备的接地及保护装置是否已按设计要求进行安装;f)装置中的消防、防护措施是否配备齐全并处于备用状态,照明装置备齐好用;g)吹扫前要疏通道路,拆除脚手架,保持道路畅通、安全。
7.1.1.2 设备管道的吹扫为保证设备管道内清洁,装置开车前应对设备内部进行认真的吹扫和冲洗。
清洗设备管道内部的铁锈和污垢,焊渣以及在安装施工过程中可能留在设备管道内的其它杂物。
防止在运行过程中造成管道堵塞或阀门、阀芯、孔板等损坏;设备内部的清扫:装置中凡是设有人孔、允许入内的设备均应对其内部进行认真的清扫,在有关工作人员将设备内部的杂物清扫完毕后,由有关人员验收;管道的吹扫:a)装置中所有工艺管道、开工管道等,凡能用压缩机供空气吹扫的管道均用空气吹扫;b)装置中一次总管及支管用供水车间的加压水冲洗;c)蒸汽管线用蒸汽吹扫。
吹扫过程中须按下列要求办:a)拆除管线所有孔板,单向管线待吹扫完前段管线后装上;b)将设备与管线接口处拆开,挡一块铁板;c)接管法兰最低点处拆开,挡一块铁板;d)将调节阀前法兰和副线阀前法兰断开,并挡一块铁板;e)拆除设备内除沫网或其它可能阻塞吹扫的设备内件,吹扫完毕后恢复;7.1.1.3 脱硫剂的装填脱硫剂的装填按《精脱硫剂装填方案》进行。
7.1.1.4 系统气密试验设备及管道在吹扫合格后,进行系统的气密性试验,查出漏点及时处理;气密试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a)管线的焊点、法兰、堵头等;b)管道与设备的连接点、人孔、卸料孔、封头等;c)气密范围内的仪表、分析、取压、取样管及液位计等应与系统一起进行气密;用压缩空气进行气密试验时应分别按0.5MPa、1.0MPa、1.5MPa三个等级进行检查,每一阶段查出的漏点将压力泄去及时处理,直至所有漏点消除时,再进行下一阶段的检查;如不具备空气气密试验条件,可在脱硫剂装填完毕,系统用净化气置换合格后,再用净化气进行系统气密试验。
7.1.1.5 空压机的试车7.1.1.5.1 试车前应全面检查空压机的安装固定是否牢固可靠,各机械部件间间隙参数是否合理,润滑油是否按要求加好。
7.1.1.5.2 电机试运行a)将电机与空压机体脱开;b)检查电器线路,进行电机的瞬间启动试验,检查供电系统是否正常,确认无问题后,启动电机进行单体试车;c)启动后检查电机的运行情况,注意运行中有无杂音,发现异常要及时停车处理,然后重新启动;d)电机检查运行正常后停下,将电机与空压机按要求进行连接好;7.1.1.5.3 空压机试运行a)空压机启动前应盘车数转,如盘车困难则作检查处理,检查曲轴箱油位是否在指标范围内,打开冷却水,打开压力表;b)确认无问题后按要求启动电机,当空压机出口压力达到设计值时,慢慢打开出口阀,送出空气在空气缓冲罐放空;c)空压机运行初期应检查电机轴承、密封、气阀、油箱等处是否发热,运行声音是否异常,一旦发生异常情况须立即停车处理;d)运行中的电机的电流不应超过其额定电流。
7.1.1.6 系统开车7.1.1.6.1 联系调度及相关岗位做好开车的准备工作,水、电、气、汽、仪表处于正常状态;7.1.1.6.2 检查关闭系统进出口阀,打开系统出口阀前放空阀;<0.5%为置换合格;7.1.1.6.3 微开系统进口阀,引净化气对系统进行置换,要求O27.1.1.6.4 置换合格后,关闭放空阀,缓慢打开入口阀向系统冲压。
待系统压力平衡后,开出口阀,向后工序送气;7.1.1.6.5 开空压机,向系统加氧;7.1.1.6.6 投运蒸汽加热器,控制加热器出口净化气温度高于入口3~5℃;7.1.1.6.7 分析系统出口总硫含量,要求总硫≤0.1PPm。
7.1.1.7 开车中的注意事项:7.1.1.7.1 系统提压时,严格执行缓慢、平稳的原则;7.1.1.7.2 严格控制分离器液位,不得带水进入活性炭槽;7.1.1.7.3 在开蒸汽加热器时,必须先排尽蒸汽管和加热器内的冷凝水,以防止设备、管道发生水击。
引蒸汽前,对管线进行暖管,引蒸汽时应缓慢进行;7.1.1.7.4 投运蒸汽加热器前,必须确保管程有净化气流动,严防加热器超温;7.1.2 系统大检修停车7.1.2.1 接调度通知后,系统做停车处理;7.1.2.2 停空压机,关闭空气缓冲罐出口阀,打开空气缓冲罐放空阀泄压;7.1.2.3 关闭蒸汽加热器蒸汽进口阀;7.1.2.4 关闭系统进出口阀,打开放空阀,系统泄压至常压后关闭放空阀;7.1.2.5 联系检修工在系统进口阀后、出口阀、蒸汽阀后、导淋阀后加装盲板,对系统隔离封存或交出检修。
如果系统要更换精脱硫剂,则须对系统进行空气置换合格。
7.1.3 系统大检修后开车7.1.3.1 系统各项检修工作完成,精脱硫剂装填完毕,各隔离盲板抽出。
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问题后,准备开车;7.1.3.2 当脱碳系统开车正常后,联系调度及相关岗位做好开车的准备工作;7.1.3.3 接调度通知后,检查打开系统出口阀前放空阀;7.1.3.4 微开系统进口阀,引净化气对系统进行置换,要求O<0.5%为置换合格;27.1.3.5 置换合格后,关闭放空阀,缓慢打开入口阀向系统冲压查漏。
如没有发现漏点,待系统压力平衡后,开出口阀,向后工序送气;7.1.3.6 开空压机,向系统加氧;7.1.3.7 打开蒸汽加热器导淋排尽冷凝水,投运蒸汽加热器,控制加热器出口净化气温度高于入口3~5℃;7.1.3.8 分析系统出口总硫含量,要求总硫≤0.1PPm。
7.2 系统正常开车7.2.1 联系调度及有关岗位做好开车的准备工作,水、电、气、汽、仪表处于正常状态;7.2.2 检查系统所属阀门是否处于开车准备状态。
<0.5%为置换7.2.3 若系统被打开检修过,就必须对系统引净化气进行置换,要求O2合格;7.2.4 置换合格后,关闭放空阀,缓慢打开入口阀向系统冲压。
待系统压力平衡后,开出口阀,向后工序送气;7.2.5 开空压机,向系统加氧;7.2.6 投运蒸汽加热器;要求控制加热器出口净化气温度高于入口3~5℃。
7.2.7 联系分析系统出口总硫含量,要求总硫≤0.1PPm;7.3 系统正常停车7.3.1 在调度和班长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停车;7.3.2 接调度停车指令后,停空压机,切断低压蒸汽;7.3.3 关闭精脱硫工序进出口阀,若前后工序处于正常开车状态,则应先打开副线阀,才能关进出口阀;7.3.4 若系统需要检修,即可根据检修需要,将系统压力泄为常压,置换合格后交出;7.4 系统紧急停车7.4.1 紧急停车前提7.4.1.1 断电;7.4.1.2 断气;7.4.1.3 本系统爆炸着火或发生严重泄漏;7.4.1.4 脱碳吸收塔发生泛塔带液;7.4.2 紧急停车步骤7.4.2.1 向调度和班长汇报;7.4.2.2 停空压机,切除低压蒸汽;7.4.2.3 若是本系统发生事故,为确保前后工序的正常运行,首先要打开气体进出工序的近路阀,然后关闭系统进出口阀;7.4.2.4 若是脱碳岗位严重带液造成的停车,必须配合脱碳岗位进行溶液回收;7.4.2.5 事故处理结束后,做好开车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