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课程设计与实施
备注
三、全班活动计划的制订
(三)对计划的评价 可以通过回答一些问题(反思、评价): (1)幼儿已经认识和了解了什么?怎样利用他们的已知? (2)幼儿有哪些想法?他们对这个主题会感兴趣吗? (3)这个主题活动适合幼儿的年龄和发展阶段吗? (4)活动给幼儿创造了更多的探索和学习机会了吗? (5)活动内容的选择有特别之处吗? (6)活动内容的数量合适吗? (7)活动内容广泛多样吗? (8)活动将各领域整合了吗? (9)活动计划灵活吗?能应付突发事件吗?
幼儿园班级课程设计与实施
教学目标:
学会对幼儿进行观察和评价,并对个性化发
展目标的活动设定 全班活动计划的制订(包括周计划表和一日 活动计划单及计划评价) 从多个出发点展开对班级教育活动设计 生成的教育计划与活动设计与实施
一、观察和评价幼儿
(一)对幼儿进行观察记录(日志、日记
形式) (1)建立一种记录系统 (2)确定观察目标和内容 (3)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清楚的、简洁的、具体 的、客观的描述(具体例子) (4)对观察结果进行评价 (5)观察结果的运用(分享信息)
儿最重要的发展领域及目标。(家长会) (2)把目标分解成为具体的、可观察的技能 或行为,并用清晰的语言写出希望幼儿达到 的目标。 (3)用头脑风暴法想出可以在家或在幼儿园 进行的活动
二、个性化发展目标与活动的设定
个案计划
幼儿姓名: 幼儿特点: 当前的发展水平: 幼儿发展的目标: 个别教育措施及实施场所:
目标 生活活动 区域活动 教学活动 户外活动 思考空间 评价
1.愿意保持稳定的情绪 2.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 1.教师可制作一些幼儿喜爱的小饰品,贴在小椅子上或活动材料上, 让幼儿自由选择,以便转移幼儿的不安情绪
在入园前两天,可以每天邀请中大班幼儿共同开展区域活动,以“大 带小”的方式让幼儿交朋友,得到同伴的关心,使他们对幼儿园产生 兴趣 目标:学习倾听,能听懂故事 内容:故事“粗心的兔乖乖” 教学策略:略 在教师带领下,开展走的游戏 评价自己在半日活动中遇到的难点和突出问题 1.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2.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等进行分析 3.对未完成和生成的目标进行归纳 记录突发事件或特殊原因造成的影响半日活动完成的有关内容
首先,幼儿对将要展开的活动要有充分的兴趣; 其次,教师本人对将要展开的活动内容要有足够的了解。
(二)对幼儿许诺即将生成的新计划
首先,教师要立即对幼儿言语或行为中蕴涵的教育价值 做出反应,与相应的课程目标相对应; 其次,教师应将许诺真正兑现,使教育过程成为一个连 贯的过程。
周计划表示 例 目 标
1.愿意保持稳定的情绪,熟悉幼儿园生活,能够在成人的提醒和帮助下进 餐、喝水、如厕、入睡
2.能够在成人带领下,与同伴一起到户外散步、玩耍 3.能注意听老师讲故事
4.愿意接近老师,并与小朋友一起玩
5.知道自己所在班级的活动场所名称、用途
区 域 活 动
环班级教育活动 设计
(一)从目标出发进行的活动设计(行为目
标模式) (二)从幼儿的兴趣、需要、经验出发进行 的活动设计 (三)从现有的材料、内容出发进行的活动 设计 (四)从已经设计好的教育活动方案出发设 计活动
五、生成的教育计划与活动 (随时的,刻在心中)
(一)完全放弃原计划
一、观察和评价幼儿
(二)建立档案袋
档案袋是一种以幼儿为中心的可靠的评价,它 以幼儿真实生活的环境为背景,表明了幼儿 在某一阶段获得的成绩。 (1)参与人员(幼儿、教师、父母) (2)内容(结合观察记录 每个发展领域中的 作品)
二、个性化发展目标与活动的设定
(1)分享评价信息,分析评价结果,决定幼
日期:
个案计划表
三、全班活动计划的制订
(一)制订教育活动计划应遵循的原则 适宜性 整合性 选择性 平衡性 游戏性 价值性 (二)活动计划表或计划单的制订 1、一周活动计划表(可以多种多样) (1)反映一周的保教工作目标与要求,并能将各类目标进行适 当分类 (2)要反映一周环境创设的要求,可以分各个活动区表述 (3)要体现活动区活动设计内容 (4)要反映周一到周五的每日主要活动内容 (5)反映户外活动目标与内容要点 (6)要反映家园沟通的内容 (7)可反映本周的环节过渡活动 (8)可反映上周幼儿发展状况的简单分析
1.将幼儿园作息时间流程图贴在活动室,利于幼儿观看 2。在区域活动设置直观、简单的标志 1.布娃娃、餐具及有关用品 2.纸、彩笔、油画棒等 3.积木、皮球等玩具 1。请家长按时坚持送孩子入园 2.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基本情况 3.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园生活、游戏情况,并提出配合建议
2、一日活动计划单
小班半日活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