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班级课程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班级课程设计与实施


备注
三、全班活动计划的制订
(三)对计划的评价 可以通过回答一些问题(反思、评价): (1)幼儿已经认识和了解了什么?怎样利用他们的已知? (2)幼儿有哪些想法?他们对这个主题会感兴趣吗? (3)这个主题活动适合幼儿的年龄和发展阶段吗? (4)活动给幼儿创造了更多的探索和学习机会了吗? (5)活动内容的选择有特别之处吗? (6)活动内容的数量合适吗? (7)活动内容广泛多样吗? (8)活动将各领域整合了吗? (9)活动计划灵活吗?能应付突发事件吗?
幼儿园班级课程设计与实施
教学目标:
学会对幼儿进行观察和评价,并对个性化发
展目标的活动设定 全班活动计划的制订(包括周计划表和一日 活动计划单及计划评价) 从多个出发点展开对班级教育活动设计 生成的教育计划与活动设计与实施
一、观察和评价幼儿
(一)对幼儿进行观察记录(日志、日记
形式) (1)建立一种记录系统 (2)确定观察目标和内容 (3)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清楚的、简洁的、具体 的、客观的描述(具体例子) (4)对观察结果进行评价 (5)观察结果的运用(分享信息)
儿最重要的发展领域及目标。(家长会) (2)把目标分解成为具体的、可观察的技能 或行为,并用清晰的语言写出希望幼儿达到 的目标。 (3)用头脑风暴法想出可以在家或在幼儿园 进行的活动
二、个性化发展目标与活动的设定
个案计划
幼儿姓名: 幼儿特点: 当前的发展水平: 幼儿发展的目标: 个别教育措施及实施场所:
目标 生活活动 区域活动 教学活动 户外活动 思考空间 评价
1.愿意保持稳定的情绪 2.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 1.教师可制作一些幼儿喜爱的小饰品,贴在小椅子上或活动材料上, 让幼儿自由选择,以便转移幼儿的不安情绪
在入园前两天,可以每天邀请中大班幼儿共同开展区域活动,以“大 带小”的方式让幼儿交朋友,得到同伴的关心,使他们对幼儿园产生 兴趣 目标:学习倾听,能听懂故事 内容:故事“粗心的兔乖乖” 教学策略:略 在教师带领下,开展走的游戏 评价自己在半日活动中遇到的难点和突出问题 1.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2.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等进行分析 3.对未完成和生成的目标进行归纳 记录突发事件或特殊原因造成的影响半日活动完成的有关内容
首先,幼儿对将要展开的活动要有充分的兴趣; 其次,教师本人对将要展开的活动内容要有足够的了解。
(二)对幼儿许诺即将生成的新计划
首先,教师要立即对幼儿言语或行为中蕴涵的教育价值 做出反应,与相应的课程目标相对应; 其次,教师应将许诺真正兑现,使教育过程成为一个连 贯的过程。
周计划表示 例 目 标
1.愿意保持稳定的情绪,熟悉幼儿园生活,能够在成人的提醒和帮助下进 餐、喝水、如厕、入睡
2.能够在成人带领下,与同伴一起到户外散步、玩耍 3.能注意听老师讲故事
4.愿意接近老师,并与小朋友一起玩
5.知道自己所在班级的活动场所名称、用途
区 域 活 动
环班级教育活动 设计
(一)从目标出发进行的活动设计(行为目
标模式) (二)从幼儿的兴趣、需要、经验出发进行 的活动设计 (三)从现有的材料、内容出发进行的活动 设计 (四)从已经设计好的教育活动方案出发设 计活动
五、生成的教育计划与活动 (随时的,刻在心中)
(一)完全放弃原计划
一、观察和评价幼儿
(二)建立档案袋
档案袋是一种以幼儿为中心的可靠的评价,它 以幼儿真实生活的环境为背景,表明了幼儿 在某一阶段获得的成绩。 (1)参与人员(幼儿、教师、父母) (2)内容(结合观察记录 每个发展领域中的 作品)
二、个性化发展目标与活动的设定
(1)分享评价信息,分析评价结果,决定幼
日期:
个案计划表
三、全班活动计划的制订
(一)制订教育活动计划应遵循的原则 适宜性 整合性 选择性 平衡性 游戏性 价值性 (二)活动计划表或计划单的制订 1、一周活动计划表(可以多种多样) (1)反映一周的保教工作目标与要求,并能将各类目标进行适 当分类 (2)要反映一周环境创设的要求,可以分各个活动区表述 (3)要体现活动区活动设计内容 (4)要反映周一到周五的每日主要活动内容 (5)反映户外活动目标与内容要点 (6)要反映家园沟通的内容 (7)可反映本周的环节过渡活动 (8)可反映上周幼儿发展状况的简单分析
1.将幼儿园作息时间流程图贴在活动室,利于幼儿观看 2。在区域活动设置直观、简单的标志 1.布娃娃、餐具及有关用品 2.纸、彩笔、油画棒等 3.积木、皮球等玩具 1。请家长按时坚持送孩子入园 2.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基本情况 3.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园生活、游戏情况,并提出配合建议
2、一日活动计划单
小班半日活动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