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派形意拳

海派形意拳

海派形意拳海派形意拳,海派形意拳属于传统拳术,为上海李立德先生所创。

李立德先生师承形意大师李旭 洲,他在宋氏形意拳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所学所悟,研究体悟各门派所长,结合卢氏结构的武术理论, 在山西宋氏形意拳的基础上,研究体悟各家各派所长后,集自身所学,创立了的一个新拳种。

海派形 意拳既继承了传统宋氏形意拳的精髓,又有李立德先生自己独创的内容。

根据实战的特点,海派形意对传统形意的桩法,步法,手法都做了创新和修改,同时还增加了 摔跤,擒拿,散手等多方面的练法和拆讲。

李立德先生的志向就是把海派形意推向全国,让更多人了解形意,学习形意。

能够强身健体, 保家卫国。

中文名 海派形意拳 外文名 Practical Xing Yi Quan 类别 传统武术 发源地 中国 起源 形意拳 地区 上海市嘉定区目录1. 2. 3. 4. 形意拳起源 海派形意拳创始人 海派形意拳师承表 部分海派形意拳弟子介绍一.形意拳起源形意拳,又称心意拳,是中国三大著名内家拳拳种之一(形意、太极、八卦)。

虽然起源说法不 一,但广泛认可的最初创始人是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今永济市)姬际可(字隆风,1602 年—1680 年)。

他将枪理作拳理,融拳枪于一,贯之于散招之中,创造了多式短拳绝艺。

其势貌似鸡腿、龙身、 熊膀鹰捉、虎抱头,这就是形意拳的雏形,形意拳创立之初叫心意六合拳,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 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

后来,形意碰撞逐渐衍化成大流派,山西、河北两大派。

姬隆风创拳后,后传技曹继武,曹公之后传给李政,李政传给戴龙邦,戴龙邦收徒李洛能。

河北派代表人物是李洛能(1808-1890),生于河北省深县,名飞羽,字能然,世称老能先生。

以 经商为主,拜戴龙邦为师,苦学十年,人称“神拳李”, 李飞羽学成后广传门徒,主要传徒有山西 的车永宏(字毅斋)、宋世荣(字约斋)、宋世德、李广亨四人。

后成为山西形意拳车、宋两大流派 的奠基人。

李飞羽在河北又传刘奇兰、郭云深、刘晓兰、贺运亨等,后形成河北流派的形意拳。

就这 样,北方形意拳逐步衍化为具备地方特色的山西形意拳与河北形意拳,又称山西小架和河北大架。

刘 奇兰传李存义,李存义逐渐壮大了河北形意拳。

传薛颠,创象形拳。

郭云深,绝技为半步崩拳,将形 意拳五行拳的内容进一步充实。

孙禄堂,师从李奎元,并得郭云深亲授形意拳,兼学程派八卦掌、武 式太极拳,创孙式太极拳。

山西派代表人物是宋世荣,宋世荣先生(1849-1927),字约斋,号镱泉,直隶宛平人(今北京 大兴县)。

宋世荣和他的胞弟宋世德,人称二宋,师从李能然,都是宋氏形意拳宗师。

宋先生于读书 之余,常习少林拳和家藏《易筋》、《洗髓》二经,在山西广传弟子,逐渐形成山西一派宋氏形意拳。

宋世荣先生虽身怀绝技,但为人平和、淡泊名利,平日,悉心授徒、诲人不倦,坚持修表业务,仿佛 就是修表匠一个。

宋世荣授徒非常严格,授徒虽少,然十余名弟子,个个出色。

其最著名的弟子,当 首推宋虎臣、宋铁麟、任尔琪、贾蕴高四人。

此四人号称宋门四大金刚,乃是宋氏形意拳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的关键性能人物,对宋氏形意拳的最后形成、发展、定型、完善起了重要作用。

宋虎臣(1880-1947),名国荣,字虎臣,别号小侠。

北京市人。

形意拳宋世荣先生长子,自幼 聪明学习。

除了攻读先贤文章之外,也勤练武术,以形意拳为主旨,同时融会太极、八卦、长拳之精 粹。

他在数十年的实践中,自己创编了徒手对练拳十面埋伏、战斗枪(大枪)和战斗剑等,不搞花架, 都以实战应用为旨。

宋国英教授门徒,一招一式,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并强调:吾形意拳属于短拳 之类,然练时必须打出长劲(并非长拳之功),而是在沉肩、坠肘、松肩、活腰、蹬足之规格下,全 身合一,发出之劲。

不搞花架子,注重实战也成了虎臣先生一脉一直传承的一个典型风格。

李柏林(1903-1962),字旭州,河北省容城人,曾在太谷县干事。

少年时喜动手,是山西宋氏形 意拳的嫡系传人,由宋世荣祖师亲自授艺,拜宋世荣先生长子宋虎臣先生为师,是“大宋”父子(宋 世荣--宋虎臣)一脉嫡系真传法嗣。

李旭洲习研宋氏形意拳,刻苦用功,勤学巧练,坚持不懈,尤擅 长技击.在天津一带颇有名望,人称"河东大侠"。

李旭州先生酷爱击技之术,特别是对宋氏形意的内功力,长、短、刚、柔、化五种劲力的理解和 运用都有独到之处。

五行拳、十二形连环拳、八大桩法、盘根、飞九宫等诸法的奥妙,先生深究细研, 体悟甚深。

可谓比较全面系统的掌握了宋世荣,宋虎臣先生所传形意拳的劲力训练与运用的功法。

李 旭洲先生在传授弟子功夫时,按每个人的特长和悟性不同,分别传授不同的技能,而且特别强调实用 性,练是为了用,如何用就如何练,决不能练用分家。

故先生所传之后辈弟子,皆擅实战,所长技能 各部相同,这也比较完整的保留了传统内家拳法的实战要求。

先生的弟子在京津一带较多,如许凡曾、 卢宗仁、周连聚、张贵良、孟洪福、张长泰、杨月波,李立德等人,他们在京、津、冀、沪等地均有 较多传人。

二. 海派形意拳创始人李立德先生(1949-2018),字学勤。

形意武术实战名家,1949年5月12日出生于上海嘉定区曹 王村,少年时生活在天津杨柳青镇,从小身体健壮,特别是擅长中国式摔跤,由于跤艺精湛,与人交 手,每每获胜,人称“杨柳青小跤王”。

又因其膂力过人赛犍牛,人送绰号“老牛”;13岁时被天津 宋氏形意拳大师李旭洲收为关门弟子,倾囊相授。

拜师后,李立德开始系统性地学习了宋氏形意拳,从站桩,拳法,步法基础的部分入手,在卢 忠仁师兄的指导下,结合卢氏结构武术理论,刻苦练习。

他的技艺日渐成熟,技击能力尤为突出。

1968年,李立德应征入伍,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3774部队服役,并在当年被任命为班长。

同年,因武 艺超群,擅长擒拿格斗,李立德代表军区参加了1968年全军特种兵大比武,获得总部嘉奖。

1969年, 国家组建战略支援部队,李立德选中并被派往前线,他参与了中苏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圆满完成了各 类艰巨且危险的军事任务,屡立战功,多次得到军区表彰。

1970年底,李立德从部队光荣转业,从1971年开始,先后在天津西郊派出所、天津四机部1418 厂(天津18所)等单位工作。

1979年为了照顾老母,申请调回上海老家,在上海国营539(上海科学 仪器)厂工作。

在地方工作的几十年中,他一边工作,一边默默的进行着武术的研究,逐渐的, 在 执行任务时,在与其他门派的较量中,他逐步发现在过去练习中,从练法到打法的一些局限性。

一些改革的想法在他脑子里在逐渐形成。

于是他开始着手研究各大门派的打法,练法,步法,在休息的时 候,喝茶的时候,特别是值夜班的时候,总是在写写画画,开始摸索着一条新的路线。

在90年代初,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对于李立德本人,乃至后来海派形意的创立有着深远 的影响。

当时李立德被公安局借到嘉定区洲桥派出所,主要工作是协助当地公安人员抓捕一些黑道上 的犯罪份子。

当时有一批涉黑的团伙,因为人数众多,出手狠毒,公安几次抓捕,都以失败告终。

但 是这对于武艺高强的李立德来说,手到擒来,一手一个。

刚刚完成抓捕任务,在讨论下一步方案时, 厂长的电话打到了派出所。

厂长说有一个紧急的任务需要他帮忙,他来到厂保卫科,发现厂长,党委 书记还有保卫科长都在等他。

厂长对李立德说,有一个秘密任务要交给他: 护送卫星的重要部件到发 射基地,这颗卫星可是中国给美国发射的第一颗商业卫星,意义重大,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之前已 经委托武警押送了两次,但两次都没有成功,在山沟里被抢了,武警不敢开枪,功夫又不行,对方人 太多,两车人都也没守住,还有不少战士受伤。

李立德并没有立刻答应厂长,他考虑了一夜后,提出 了两个个条件,1)在保护设备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误伤,误杀的情况,这个国家要特批不得追究 任何责任。

2)为了避免出现更多的意外,不要增派其他人,比如武警战士,有司机就足够了。

否则, 他还得花费精力保护更多的人。

厂长立刻向航天部的领导进行汇报,后来上海市公安局,航天部领导,539厂各领导共同签字特 批了这个申请。

李立德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和两名司机在第二天早上两点钟准时出发了。

一开始路还 好走,但过了长江,进了山区,路就变得很糟糕,一边悬崖,一边山体,道路崎岖狭窄。

尤其是临近 寒冬,后来又下起来大雪,即使车轮套上了防滑链,一路上也是险情频发。

由于一路上必须时时注意 路况,眼睛始终要盯着前方,神经高度的紧绷,人就特别容易疲劳,所以两个司机两人轮换开车,而 李立德却不能睡,不但要和司机一起处理行路时出现的险情,还要时刻注意沿途可能发生的其他危险 状况。

终于在第三天,进入了陕西省界,他们稍稍休息了一下。

后面的路线过了瞳关就是西安,基本 就完成任务了。

但瞳关那一带的山路更加难走,特别还是这样的大雪天。

李立德心里除了想山路自身 的危险外,还在琢磨可能发生抢劫的地方。

书上说自古瞳关一条道,而且民风彪悍,就连日本人当年 在瞳关都折了。

没准儿,这儿就可能会出事儿。

于是上了车就对两名司机做了安排,汽车一出发就不 要停,想上厕所都要忍着,等过了瞳关就可以安心了。

从打尖儿的地方开到瞳关又足足开了好几个小时,等到上山时,天已经早黑了,雪下得更大了, 加好防滑链后,车只能慢慢的开。

开着开着,发现这路越来越窄。

这时突然发现,路的前方有一块大 石头,车只好停下来,但不能熄火,这样有情况随时可应变。

几个人透过车窗向四周观察了一会儿, 没发现什么情况。

一个司机就下车去想搬前方走路上的大石块,但是搬不动,就招呼另一个司机下车 一起搬。

可他们刚弯下腰,突然一声口哨,山上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一大帮人,黑压压一片,至少好几十号,手里都拿着树干削成的棍棒,还有扳手,铁锹,冲上来就把两个司机打昏了,还有两个劫匪准 备上来拆轮胎。

在驾驶室里观察的李立德一脚踢开车门,冲到两个劫匪背后,一手一个,拎起来远远 摔了出去。

他往车后一望,后边也被大石块堵住了,车子是前进不能,后退不得。

他转过身,对那帮劫匪 大声说: “我知道你们这边穷,抢车也是被生活所迫,是为了找吃的和穿的,但是这车上是军用物资, 不能吃喝,而且抢了要犯法的,要坐牢。

我身边还有一点钱,可以给你们。

”但是对方头目不吃这套: “管你是谁,人可以走,但东西必须要留下。

”李立德一拍胸脯:“ 你们能打倒我,东西都是你的, 否则就滚蛋!”对方头目也很狡猾,看到李立德很魁梧,所有人一下子都围了上来,棍棒武器齐下。

后来李立德和徒弟们回忆时说: “那时什么都没想,也不会考虑个人的安危。

自然而然的走起形意中 的步法和身法,或前或后,或左或右,高低上下,闪展腾挪,有顾有打,和对方周旋搏斗。

老拳谱上 说的各种拳理,平时积累的各类知识,自然而然地使了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