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文旅小镇规划策略
康养小镇作为以康养旅游产业为支柱产业的特色小镇,对于提升国民健康状况,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
本文从产业功能与建设特色的角度研究不同功能类型的康养小镇如何建设开发,实现康养型旅游特色小镇产业功能明确、空间建设特色突出,高度满足特定消费者身心需求的建设目标。
01 康养型旅游特色小镇的开发原则
个性化发展的原则
康养型旅游特色小镇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它的养生资源,这是贯穿整个功能区的主线。
康养型旅游特色小镇的市场诉求就是让游客通过旅游远离城市的喧嚣,释放身心的压力,在小镇通过一种简单、休闲的生活方式来达到修复保健的目的。
另外,通过小镇文化的体验、生活方式的体验来达到心灵升华、愉悦精神的目的达到精神养生的目的,也是康养型旅游特色小镇开发的养生主题的方式。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康养型旅游特色小镇的开发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养生主题旅游产品的开发是否能够得到游客的青睐。
在开发养生旅游产品时,无论是自然生态资源还是历史人文资源都很重要,这些是康养型旅游特色小镇不可或缺的卖点,但是这些资源都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只有经过合理的开发,并且通过测定其开发旅游的承载力范围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才能平衡小镇的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使资源得到永续利用,达到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三效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系统开发的原则
康养型旅游特色小镇在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要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交通设施、旅游服务设施之间达到综合平衡,并且要满足游客对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求,形成综合接待力。
02 康养型旅游特色小镇产业发展
产业定位
小镇产业定位主要综合考虑区域资源环境、人文文化基础、当地经济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以及区域区位情况,结合考虑建设项目的主导产业的产业发展需求,将区域优势与小镇的发展充分结合,给予小镇恰当的产业定位。
产业发展模式
小镇建设模式及发展对于现有的特色资源有着极大的依赖,并且还将继续依赖现有特色资源进行更大范围的扩张和升级。
根据康养旅游产业的产业功能,康养产业的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乡村田园康养模式、森林康养模式、阳光康养模式、温泉康养模式及文化康养模式。
康养产业发展模式
03 康养型旅游特色小镇土地利用分析
用地布局
小镇规划时要充分考虑上位规划所赋予地块的用地性质,不得改变上位规划中土地的使用性质;合理用地布局,构建小镇骨架。
在功能分区和用地布局基础上,完善产品体系,打造核心项目,并因地制宜地进行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以打造旅游小镇的视觉效果,提炼旅游小镇历史文化内涵,形成小镇的精神和灵魂;根据功能需求进行小镇布局,康养旅游用地布局要围绕着小镇的核心功能和特色功能展开。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
由于不同功能类型的康养旅游特色小镇其产业特征不同,在其产业布局影响下的产业布局及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
在城市空间形态布局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产业业态和产业发展模式的特点,对康养小镇的空间布局形态进行总结,其布局形式如下。
衍生康养小镇的空间布局形式
1.链式空间布局模式
适用于资源分布呈线性分布的依赖型康养旅游特色小镇,其土地利用建设空间分布围绕资源分布。
2.单核式空间布局模式
适用于产业集聚性极强的康养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主导产业为核心辅助设施和衍生产业均为核心主导产业服务。
3.组合式空间布局模式
适用于产业形态较为分散,无形的产业内涵是发展主题,多个有形的产业设施并列共同形成产业特色和功能的康养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各个发展区域均衡并列建设发展。
4.渐进式空间布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