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乡土风情小说
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等 均获全国文学奖。
• 冯骥才小说创作特点: • 1、小说创作视野相当广阔,其笔触 深入到历史的、社会的、人生的、文 化的、心理的各层面。 • 2、小说善于描绘各个阶层的各式各样 的人物来,以此表现不同时空中的人 生图画。 • 3、小说对民族文化心理进行了深刻思 考。
市井和乡土风情小说
一、概述
1、何为“风情”小说? • 以特定地域、特定历史时期的风俗文化、 风土人情为主要审美对象的小说。
• 风俗文化、风土人情不是作为客观背景存 在,而是小说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 小说的灵魂。
2、“市井”和“乡土”:
• 1)“市井”和“城市”:
• 2)“乡土”和“农村”:
3、主要作家及代表作:
形文化和这种文化培养熏陶下的“特殊市 民阶层”为表现对象,绘制了一幅独具色 彩的民俗画和众生相。在某种程度上这是 对老舍等人的颇具北京地方色彩的文学传 统的继承和发展,也为以后的文学脱离政 治意识的干扰,自由地表现民俗世界提供 了先例。
• 2.艺术特色 • (1)长于描写北京的风俗民情,仪 式礼节,典章文物,并将之穿插在对 人物命运的叙述中,成为人物命运的 一部分,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 ( 2)用白描手法写人状物,擅长 以人物语言、行动以及细节描写来刻 画人物性格。 • •
市井风俗派小说的特点 • 1、平民化的取向; • 2、轻喜剧的风格; • 3、小说语言的地域色彩; • 4、注重故事性。 市井风俗派小说的意义与局限 • 1、意义 • 突出了风俗文化这一文学维度; • 文学慢慢地回归传统; • 增加了文学的知识性于趣味性。 • 2、局限 • 无法超越民俗,不能深入地探索人性; • 这些小说展示的是对人生的生存性关注而不是存 在性关注。
• 3、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乡土小说的四种精 神立场 • 启蒙主义立场上的乡土小说:鲁迅、台静 农、许杰等的乡土小说; • 儒家思想立场的乡土小说:刘绍棠、张宇、 陈忠实等的乡土小说; • 道家思想立场上的乡土小说:废名、沈从 文、汪曾祺等的乡土小说; • 革命话语立场上的乡土小说:赵树理、孙 犁、周立波等的乡土小说。
• (3)具有浓郁的“京味”,并富有个 性色彩,流畅、细腻而又朴实生动, 舒缓明朗而又幽默风趣。
• 《那五》: • 本文描绘了一个清代落魄贵族子 弟的生活遭遇。小说从那五的家世衰 败写道这个人物游手好闲,寡廉鲜耻 的浪荡一生以及这个废人荒唐的“遗 少”生活,使人们看到了黑暗一隅中 的肮脏和腐朽,从而感叹封建黑暗势 力对人的戕害。
• 1.精神内涵 • (1)《烟壶》中的市井世界是以 满清封建专制体制下的等级秩序为基 础的,等级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 于既做主子又做奴才的畸形状态中。 • 做奴才的人一旦有机会做主子比 “主子”还要耀武扬威,“奴性”与 “自大”便成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 •
• (2)《烟壶》表现了八面威风却又崇 洋媚外的没落封建文化和半殖民文化 的生活习气。 • 《烟壶》以封建社会末期高度发展的畸
• 不足: • 邓友梅的总体风格属于“平和”, 有时也走向了“平淡”,从而冲淡了 人物命运的悲剧色彩,影响了面对历 史和现实的体验的深度。 • 对传统民族文化过分眷恋。
陆文夫 (1928-2005)江苏泰兴人,曾任苏州文 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 《小贩世家》、《围墙》、《清高》、 《美食家》等优秀作品和《小说门外谈》等 文论集饮誉文坛,深受中外读者的喜爱
汪曾祺与乡土风俗小说
• • • • • •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乡土小说概况 1、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乡土小说发生之语境 传统的乡土中国; 现代化过程。 2、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乡土小说类型的划分 批判的写实的乡土小说:以鲁迅、台静农、许杰 等为代表;高晓声等; • 抒情的写意的乡土小说:以废名、沈从文等为代 表。刘绍棠、汪曾祺等。
两种笔墨: • 一种笔墨:写北京的。代表作有 《那五》,《寻找画儿韩》,《话说 陶然亭》,《烟壶》,《索七的后人》 等。 • 另一种笔墨:写“京外”的。代表 作有《我们的军长》,《追赶部队的 女兵》等。 • 最能代表邓友梅特色的是《烟 壶》,《那五》。
•
• 邓友梅的小说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他所自 觉追求的“京味风情小说”。他宣称:他 的这类作品“都是探讨‘民俗学风味’的 小说的一点试验。我向往一种《清明上河 图》式的小说作品。”与老舍的作品相似, 《烟壶》也采取了从描绘日常生活、日常 习俗的角度来表现历史变迁的叙事策略。 它以“烟壶”为中介,描绘了19世纪末叶 北京城市的风俗画,串连起了各色各样的 人物,于方寸之中看到市井世界的芸芸众 生和时代矛盾冲突,看到市井文化中的高 尚与卑鄙、狡诈与善良,同时也隐隐透露 出一种反思精神。
• 4、独特的叙事艺术:将传统的小说技 巧与本体象征、荒诞手法和深刻的文 化思想内涵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调 侃与反讽、幽默与机警的语言和文体 风格。 • 5、市井风格情调与浓郁的“津味”使 小说更具阅读性。 •
•
冯骥才将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的症结分 为三个层面:
• 第一:文化的劣根性——神奇的辫子 • 《神鞭》
• 小说先后三次写到雨伞,构成一幅“夫妇 雨中出行图”(三次都用的都是虚笔,勾 勒出的一幅朦胧而感人、含蓄而蕴藉的人 生图画。) • “裁缝老婆”形象,可以说是集世俗偏见, 小市民身上残存的自私、势利、卑微、无 聊甚至冷酷之大成者。她是那对知识分子 夫妇悲剧的推波助澜者之一,也是“文化 大革命”那场民族大灾难的社会基础和构 成因素;同时,她本身也是一个被扭曲了 的悲剧角色。
•
它揭示民族文化传统的两面性, 即文化的魅力和惰力(亦即“文化的 自我束缚力”),它打开的是传统文 化心理的第二个层面。
•
“人说,小脚里头,藏着一部中国历史,这
话玄了!三寸大小脚丫子,比烟卷长点有限,成 年论辈子,给裹脚布裹得不透气,除去那股子味 儿,里头还能有嘛? 历史一段一段。一朝兴,一朝亡。亡中兴,兴 中亡。兴兴亡亡,扰得小百姓不得安生,碍吃碍 喝,碍穿碍戴,可就碍不着小脚的事儿。打李后 主到宣统爷,女人裹脚兴了一千年,中间换了多 少朝代,改了多少年号,小脚不一直裹?历史干 它嘛了?上起太后妃子,下至渔女村姑,文的李 清照,武的梁红玉,谁不裹?猴不裹,我信。
• 那时候人,真拿脚丫子比脑袋当事儿。您还别以 为,如今小脚绝了,万事大吉。不裹脚,还能裹 手、裹眼、裹耳朵、裹脑袋、裹舌头,照样有哭 有笑要死要活,缠缠放放放放缠缠,放放缠缠缠 缠放放。这话要再说下去,可就扯远了。 这儿,只说一个小脚的故事。故事原带着四 句话: 说假全是假, 说真全是真; 看到上劲时, 真假两不论。
“小巷人物志”为副标题的系列创作,把这 些名不出闾巷、难以进入史册的小人物放 到各自所处的历史背景中去审视其命运, 在跨度数十年的时间流程中考察社会变动 对人的冲击和影响,展示难以自主的命运 的沉浮,并且融入当代人对历史的评价。 《美食家》 美食家朱自冶的命运,从被社会唾弃的寄生 者到一个到处被请吃品味的美食家,命运 的起伏和苏州饮食文化的兴衰,显示着历 次政治运动给社会带来的升沉起伏。
•
您自管酽酽沏一壶茉莉花茶,就着紫心萝卜 芝麻糖,边吃边喝,翻一篇看一篇,当玩意儿。 要是忽一拍脑门子,自以为悟到嘛,别胡乱说, 说不定您脑袋走火,想岔了。
•
戈香莲小时候被迫缠脚——嫁进富 有家庭——两次赛脚比赛后由失宠而 得宠——由此尝到甜头,要女儿也缠 脚
•
《三寸金莲》是一篇争议较多的作 品。小说试图通过对女性缠足这一陋 习的描写,揭示传统文化的丑恶,扭 曲“美”,不过,在对传统文化的 “惰性”和“自我束缚”的反思中, 却常常难以抗拒地消失在对它的“审 美”执迷之中,对那些“丑态”、 “陋习”玩味,欣赏。
• 《烟壶》 • 本文是邓友梅风俗画小说的上乘之作,
它围绕烟壶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旧北京的 风俗画与人情世态,塑造了没落的清王朝 各个阶层人物的众生相。 • 时间:19世纪90年代 • 地点:北京城 • 人物:乌世保、聂小轩
• 乌世保: • 八旗子弟,出身于武职世家,虽 为游手好闲却不失善良和爱国之心。 • 聂小轩: • 身怀绝技的民间艺术家(烟壶的 内画技术与“古月轩”瓷器的烧制技 术)。 • 正直、爱国、善良。
• “劣根的主要问题是正统意识和祖宗 至上”。 • 抨击的是传统文化中“永远不败的正 统意识”,它打开的是民族传统文化心理 的底格层面。 • 天津,傻二,神奇的辫子
• •
第二:“文化的自我束缚力”—— 诡奇难忍的小脚
《三寸金莲》:用大量的实物照片, 复原那曾经活着的奇异的历史,再现“三 寸金莲”那一方匪夷所思的天地,给中国 文化中最隐秘、最闭锁、最黑暗的死角以 雪亮曝光。
• 陆文夫:“苏味”-“小巷人物志”、《美食家》
• 邓友梅:“京味”-《那五》、《烟壶》 • 冯骥才:“津味”-《神鞭》、《三寸金莲》
• 林斤澜:“矮凳桥风情系列”
• 汪曾祺:《受戒》《大淖纪事》
4、意义
• 揭示出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的历史沿 革、承继和发展。 • 开拓了新时期文学的题材范围,对小说文 体的发展创新也有贡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汪曾祺的小说:
1 、生平:
(1920-1997),江苏高邮人。 童年生活对汪曾祺的气质和审美 情趣的形成有很大影响。1939 年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师从沈 从文等名家学习。沈从文对汪曾 祺创作的影响很大。汪曾祺精通 多种艺术,被誉为“抒情的人道 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 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
• 大清入关时,下一道令,旗人不准裹脚,还要汉 人放足。那阵子大清正凶,可凶也凶不过小脚。 再说凶不凶,不看一时。到头来,汉人照裹不误, 旗人女子反倒瞒爹瞒妈,拿布悄悄打起"瓜条儿" 来。这一说,小脚里别有魔法吧! 魔不魔,且不说。要论这东西的规矩、能耐、 讲究、修行、花招、手段、绝招、隐秘,少说也 得三两天。这也是整整一套学问。我可不想蒙哪 位,这些东西,后边书里全有。您要是没研究过 它,还千万别乱插嘴;您说小脚它裹得苦,它裹 得也挺美呢!您骂小脚它丑,嘿,它还骂您丑哪! 要不大清一亡,何止有哭有笑要死要活,缠了放 放了缠,再缠再放再放再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