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题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代号对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每题2分,共60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是:()
A.干湿地区
B.高原区
C.自然区
D.热带雨林区
2.对区域所具有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一定的区位性
B.有一定的形状、面积和边界
C.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D.既是上一级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下一级
3.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哪三项:()
A.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B.地理信息技术、遥感、全球定位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D.遥感、数字地球、全球定位系统
4.下列选项中不是全球定位系统特点的是:()
A.全能性
B.全球性
C.全天候
D.间歇性和实时性
5.不是导致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是:()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过渡灌溉
6.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要素:()
A.土壤、植被
B.气候、地貌
C.水文、土壤
D.植被、水文
读图1“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
回答7、8题
7.该植被可能是:()
A.阔叶林
B.硬叶林
C.草原
D.针叶林
8.该植被分布区存在的普遍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土地沙化
D.臭氧层破坏
水土流失是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9、10、11、12题。
9.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土壤疏松,多暴雨
C.干旱和大风现象
D.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10.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
A.平整土地
B.修筑梯田
C.植树造林
D.打坝淤泥
11.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A.植被破坏
B.贫困
C.环境恶化
D.人口过度增长
12.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可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防止水土流失
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13、14题。
13.“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环保功能是:()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14.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据报导,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回答15、16题。
15.“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风蚀作用
B.风化作用
C.沉积作用
D.水蚀作用
16.“红色荒漠”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开山取石
B.过度放牧
C.乱垦乱伐
D.人口过度增长
17. 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建设
C.矿井巷道建设
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18.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①维持地球的碳氧平衡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③提供大量的优质木材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热带雨林脆弱性表现在:()
A.生物残体分解快
B.植物生长速度快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植物体内
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读美国田纳西河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下列20、21题。
20. 为了控制田纳西河的水灾采取的措施是:()
A.建设和完善巨大航运网
B.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
C.兴建大坝,疏通河道
D.植树造林,调节气候
21.田纳西河综合治理给农业带来的好处是: ()
①扩大了耕地面积②稳定了灌溉水源③避免了洪涝灾害④增加了土壤肥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2.该河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A.发电
B.防洪
C.灌溉
D.梯级开发
23.汶川地震后,我国无人驾驶飞机迅速对该区灾情进行了监测,这是运用了:()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技术
C.地理信息技术
D.计算机技术
24.在野外考察旅行时,只要拥有手机大小的GPS接收机,你就能随时知道:()
A.你所在的季节
B.自己所在的天气
C.自己所在的气候
D.自己所在的地理坐标
GIS将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
据此回答26、27、28题。
25.将城市交通图层和城市人口分布图层叠加,可以:()
A.估算城市水域面积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D.为商业网点选址
26.对2006年和2010年城市土地利用的图层进行对比分析,可以:()
A.计算交通流量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下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回答27、28、29、30题。
27.该地区中A是什么平原:()
A.东北平原
B.松嫩平原
C.三江平原
D.松辽平原
28.与长三角相比,图示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是:()
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
29.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该厂布局主导因素:()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技术研发人才
30.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发当地沼泽地,原因是:()
A.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题
姓名:班级:得分:
一、选择题
1——5:6——10:11——15:
16——20:21——25:26——30:
二、读图题(18分)
31.读中美两国地理位置重叠对照图(两国比例尺相同)问答:(10分)
(1)中美两国的重叠部分,相同的气候类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本图可以看出,与美国相比,我国________ (温度带)的范围更大。
(3)美国西部以__________业闻名于世。
我国将在西部重点建设____________工业。
32.湿地是人类珍贵的自然遗产,我国近年来在东北开展了20项湿地保护示范
工程,对约530万公顷的湿地进行保护。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湿地是一种特殊的( )(2分)
A.水资源B.生物资源C.土地资源D.气候资源
(2)图中的我国东北湿地保护区分布在A 平原、B 平原和嫩
江源头。
(2分)
(3)下列野生动物分布在我国东北湿地保护区的是( )(1分)
A.羚羊、孔雀B.丹顶鹤、天鹅C.蓝马鸡、金丝猴D.东北虎
(4)新中国成立后,东北湿地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现出来。
下列环境问题与其不相关的是( )(1分)
A.土地盐碱化B.物种骤减C.酸雨加重D.沙尘暴增加
(5)今天人们有计划地将“北大仓”逐步变成“北大荒”,有关说法不正确
...
的是( )(2分)A.湿地、野生动物等构成了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B.湿地在维护和优化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C.退耕还湿地是对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D.沼泽地作为特殊的自然景观是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三、简答题(22分)
1.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因素?(5分)
2.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对策或措施?(5分)
3.列举热带雨林的保护措施?(6分)
4.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有哪些优势条件?(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