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业一
积分电路的讨论
班级:
学号:
姓名:
2013年11月10日
关于RC 积分电路的深入讨论:
在输入为周期性单向方波脉冲信号的激励下。
讨论积分电路的特性。
1) 理论推导稳态时输出电压平均值与输入电压平均值的关系;
2) 设2ms T =,11ms t =,m 10V U =,讨论电路从零初始值过渡到稳态所需时间与RC 参数之间的关系。
绘制出
变化曲线。
可选择做计算机仿真分析。
3) 讨论在时间常数τ相同,不同的R 、C 取值(比如10k Ω/1F μ的组合,与10Ω/1000F μ的组合)之间有何分
别?
答案:
1)电路处于稳态时,输出端电压变化为下图粗线,输入电压的变化为下图细线。
图1 输出端电压和输入电压的变化图像
在电路处于稳态时选择一个起始时间零点,不妨设t 1=T/2。
假设在时间零点,输出电压为u 0。
则在0~t 1时间内,输出端电压u 2对时间t 的函数为τ
t
m m e
U u U u -
⨯-+=)(02
在0~t 1时间内对u 2积分得)1()(2])([202
01-⨯-⨯-⨯=⨯-+=--⎰τττT
m m T t
m m e U u U T
dt e U u U I 。
t 1时刻输出端电压为τ
20)(T
m m e
U u U -⨯-+。
t 1~T 时刻输出端电压u 2对时间t 的函数为τ
τ
2
202])([T t T m m e
e U u U u --
-⨯⨯-+=。
在t 1~T 时间内对u 2积分得
)1(])([])([2202
2
202-⨯⨯-+⨯-=⨯⨯-+=-
-
-
-
-⎰τ
τ
τ
τ
τT T m m T
T T t T m m e
e
U u U dt e
e
U u U I 。
T 时刻输出电压为τ
τ
2201])([T T m m e
e
U u U u -
-
⨯⨯-+=。
由电路达到稳态可得10u u =,即τ
τ
2200])([T T m m e e U u U u --⨯⨯-+=,解得τ
τ
τ
T
T
m T m e
e
U e
U u --
-
-⨯-⨯=
120。
输出端电压在一个周期的平均值为])([)1(22002212ττ
τT
m T
m e U u u e T
U T I I u --⨯-+⨯-⨯-=+=。
输入电压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为2
21m m U T T
U u =⨯
=
二者关系为τ
τ
τ
200212)([)1(T
m T e
U u u e
T
u u --
⨯-+⨯-⨯-
=。
将τ
τ
τ
T
T
m T m e
e
U e
U u ---
-⨯-⨯=
120代入上式得12u u =。
即稳态时输出电压平均值与输入电压平均值相等。
2)在OrCAD Pspice 中绘制如下电路图:
图2 Pspice 电路图
仿真出电源V1两端电压和电容C1两端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
图3 RC 为10ms 的仿真结果
图3中上方图像为电源两端电压,下方图像为电容两端电压,仿真时间为60ms 。
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出,A1点坐标为(57.021,5.2230),A2点坐标为(59.021,5.2258)两者相对差值为
(5.2258-5.2230)/ 5.2230=0.0536%。
此时即可以认为60ms 时电路已经达到稳态。
此电路的时间常数τ=RC=10ms,即电路从零初始值过渡到稳态所需时间t 稳=6τ=6RC 。
更改R 、C 取值,使其组合为F k μ1/20Ω,τ=20ms 。
仿真出电容C1两端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
图4 RC 为20ms 的仿真结果
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出,A1点坐标为(101.012,5.0907),A2点坐标为(103.013,5.0934),两者相对差值为 (5.0934-5.0907)/ 5.0907=0.0530%。
此时即可认为104ms 时电路已经达到稳态。
此电路的时间常数τ=RC=20ms,即电路从零初始值过渡到稳态所需时间t 稳=5.2τ=5.2RC 。
综合上述讨论可以得出结论,电路从零初始值过渡到稳态所需时间t 稳的范围为5RC~6RC 。
3)下图分别为10k Ω/1F μ的组合,与10Ω/1000F μ的组合所对应的电容两端电压值变化的仿真图像
图5
10k Ω/1F μ组合的电容电压仿真结果
图6 10Ω/1000F
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15ms时,两种组合的电压值均为4.1900V;55ms时,两种组合的电压值均为5.2304V。
这表明两种组合的所对应的电容电压值的变化规律是完全相同的。
讨论的结论为:在时间常数τ相同,不同的R、C取值对应的电容电压值变化规律之间没有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