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园林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二○一一年十月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文件的精神,为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充足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结合湖南省、常德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学院“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规划以及园林专业行业背景,制定本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基础(一)建设背景随着社会的巨大进步和时代的飞速发展,人类越来越关注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

2005年,湖南省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达29.50%,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8.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6.7 m2。

近年来,常德市以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基础,以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底蕴,以洞庭水乡为特色,按照以人为本的总体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着力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形成以“三山三水”为骨架,点、线、面、环相结合的生态园林系统,使常德市展现出绿色、生态、山水并貌、城景交融的美丽画卷。

2003年4月常德市成为湖南省第一个“国家园林城市”。

近年来,常德市投入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资金共计7.82亿元,新增城市绿地面积932.34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8%、绿化覆盖率达到43.3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1平方米,分别比2005年增加4.78、4.6个百分点和5.7平方米。

全市共创建省级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小区88个,市级园林式单位和小区134个。

城市绿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常德及周边城市苗木花卉生产行业、园林工程施工养护行业的飞速发展,形成了众多苗木花卉专业生产乡镇和园林公司。

城市园林绿地率每年1%以上增长的同时,高质量的“建绿”、低质量甚至是无质量的“养绿”现象却日渐显现,这促使人们对如何“保绿养绿”的问题日益重视。

然而,有资料显示我市园林绿化从业人员中具备中高级技术技能的不到100人,具有园林绿地综合养护管理知识,面向绿地养护管理第一线,能切实解决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实际问题的高技能养护管理人才就更为缺乏。

园林专业各类人才特别是园林养护人才的缺乏将直接影响城市绿化建设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表1)。

表1:常德市每年高职层次园林专业人才需求预测(以1%绿地率增长速度计)需求类型业务范畴人才类型人均管理范围人才缺口(人)新增或改造公顷植物景观设计施工植物景观工程人员0.05人/公顷 1植物生产管理人员0.5人/公顷10 绿地养护管理绿地养护人员0.5人/公顷10植物生产管理人员0.5人/公顷10原有绿地公顷绿地养护管理绿地养护人员0.5人/公顷100植物生产管理人员0.5人/公顷100苗木生产销售0.5人/公顷100家庭消费花卉生产销售花店,店铺人员0.5人/公顷现有100人才缺口总计231人以上从全省乃至全国园林专业教育类型与市场人才定位来看,研究生教育主要定位于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深层次研究,本科教育主要定位于园林工程组织与施工,中专层次教育主要定位于苗木花卉生产和销售,高职园林教育人才市场定位较混乱,根据目前园林人才需求的变化,我院园林技术专业教育人才定位于园林绿地养护管理人员较为恰当。

因此,省内外和常德市园林事业的大力发展,园林绿化人才特别是园林绿地养护管理人才的匮乏、社会对园林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强势需求必将为我院园林技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二)建设现状我院园林技术专业2003年开始招生,2004年成为湖南省第二批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5年成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

1、师资队伍园林技术专业有专业教师18人,其中,教授(研究员)2人,副教授5人,高级职称7人占38.8%,中级职称7人占38.8%;“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为61%;15人具有硕士学位;常德市园林行业专家3名。

此外,外聘了5名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

院级专业带头人1名。

2、课程改革与建设(1)构建了基于园林实训校园化的“立体-多元-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2)整合、开发了《园林绿地养护技术》课程;(3)院级精品课程《园林植物》建设较有成效,建立了园林植物在线考试系统,编写了实训教材与实训指导书,课件《园林植物》获省一等奖。

3、实践教学条件园林技术专业已建成7个实验设备较为先进的实验实训室,建筑面积达3000m2;4个校内实训基地;实验实训设备总值达174万元;与企业合作、建立了11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表2)表2: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基本情况实验室(基地名称)大型仪器设备服务面向与主要功能园林植物实验室显微镜、园林植物标本、光照培养箱、干燥箱等园林植物形态、识别园林植物生长环境实验室PH计、电导仪、人工气候室、土壤养分测定仪等园林植物生长环境检测植物保护实验室标本、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培养箱等园林病虫害认识与防治园林设计制图室制图工具、制图软件、水准仪等读图识图、制图设计园林景观分析室投影仪、视频展示台等在线学习与学生研讨园林CAD中心电脑、园林软件等电脑设计与概预算园林机具室割灌机、草坪车、打草机、打孔机等养护机具的使用与保养多年生花卉生产实训基地玻璃温室、自动施肥系统、滴灌系统等园林植物生产草花生产实训基地塑料大棚等园林植物生产园林绿地综合养护实训基地植保机械园林绿地养护园林苗木生产实训基地园林植物生产校外实训基地(11个)常德大众园艺、武陵园林、城东绿化处、城西绿化处、常德长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园林植物生产、园林工程、园林绿地养护等4、科研工作及社会服务近三年来,园林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先后承担省市院级教研、科研课题20项,省市级教学科研成果4项,公开发表100余篇学术论文,10多篇论文获省市专业学会优秀论文奖,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400人次,个别专业教师在行业有一定的影响力。

5、学生现状园林专业目前在籍学生136人,近三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90%以上,中级花卉园艺师、中级园林施工员等职业资格获证率在95%以上。

2011年招生36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几年的发展,园林技术专业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专业教学团队社会影响力不够,部分青年教师急需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教师教研科研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实训基地的示范、培训和生产服务功能还远没有得到开发利用,实训条件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三是课改力度不够,专业教学与行业企业对接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态度培养还需加强;四是社会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使专业优势得到广泛的施展。

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一)专业建设思路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园林人才的需求为依据,逐步完善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推行校企全方位合作,实施“立体多元开放”的实践教学模式,努力实现专业教学与产业企业的“六对接”;校企合作、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实践条件,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建立校企双方人才制度化的有效流动,促进专业教师积累企业经验、增强服务能力、树立行业影响力,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逐步完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对教育教学活动实施信息化管理,为专业建设反馈提供科学依据。

(二)专业建设目标以培养“一主两辅”(一主即园林植物生产养护,两辅为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管理)能力为主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和应用技术推广工作,把园林技术专业建设成为服务于常德及湘西北地区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建设的高端技能型园林人才培训基地、园林园艺应用技术转化基地和农林行业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推广中心。

(三)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园林及相关行业建设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职业态度和敬业精神,具有开拓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具备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园林植物生产、园林绿化施工与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等能力,达到园林行业中级以上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四)教学质量目标学生毕业获取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100%,初次就业率达到98%,就业对口率达95%,企业满意率达90%三、专业建设内容与改革举措(一)完善人才培养模式1、建设内容(1)校企合作,优化人才培养方案(2)专兼结合,推动专业委员会工作开展(3)分组指导,强化专业技能培养2、主要举措(1)从合作园林企业中选择5-10家园林企业组成校企合作团队。

每家合作企业选派1-2名相关专业教师负责蹲点联系,积极开展专业教学、科研开发以及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合作,做到优势互补,互相提高,积极捕捉来自企业的信息,及时更新专业教学方案(见表3)。

(2)将园林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的制度化、章程化。

及时更新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成人员,修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给予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经费保障,严格按照章程开展专业研讨活动。

(3)加强学生校外1年顶岗实习的岗位安排、工作实践、课余生活以及思想动态等方面的管理与引导,重视学生实习职业态度、专业能力考核。

表3:园林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团队企业名称所处位置公司主营合作方向联系教师常德市中润景观有限公司常德市武陵区园林植物生产科技攻关、专业教学、顶岗实习顾建中、陈霞常德长岭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常德市鼎城区休闲农庄、油茶产业科技攻关、专业教学、顶岗实习王燕、顾建中常德市园林局城东道路绿化处常德市武陵区道路绿化养护、街道花化科技攻关、专业教学、顶岗实习顾振华、吴志明常德市园林局城西道路绿化处常德市武陵区道路绿化养护、街道花化科技攻关、专业教学、顶岗实习吴志明常德市桃花研究所常德市武陵区桃花研究、野生植物的园林开发专业教学、科技攻关、顶岗实习王燕、赵元杰、吴超广今日景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佛山花卉生产、组培苗生产科技攻关、顶岗实习梁继华、步洪凤广州顾地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农化、生资顶岗实习、科技攻关黄白红、梁继华广州京博农化有限公司广东广州农化、生资顶岗实习、科技攻关黄白红、梁继华番禺科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广东番禺高档花卉生产、组培苗生产科技攻关、顶岗实习步洪凤、梁继华(二)课程体系建设1、建设内容(1)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2)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3)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2、主要举措(1)重构课程体系基于园林行业岗位群的工作过程重构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①开展园林人才市场调研,了解人才规格需求动态变化情况;②进行园林行业职业分析(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核心职业能力);③对园林行业人才职业能力进行教学分析,同化归类形成课程体系。

认真研究各门课程的目标、内容及课程之间的分工与衔接,努力做到内容科学合理,边界清晰;④校企合作开发核心课程、完善教学资源库建设等工作。

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见图1)。

图1:园林技术专业重构课程体系(2)核心课程开发与建设(见表4)2011-2012年重点做好“园林绿地养护技术”、“园林苗木生产技术”等5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