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设计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设计

新建至铁路TJZQ-10标珏山隧道岩溶注浆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中铁十一局集团太焦铁路TJZQ-10标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七年三月目录一、编制依据、围及原则 (4)1.1编制依据 (4)1.2编制围 (4)1.3编制原则 (5)二、工程概况 (6)2.1线路概况 (6)2.2主要技术标准 (7)2.3主要工程容和数量 (7)2.4 征地拆迁情况 (10)2.5 主要工程特点 (10)2.6 自然特征 (11)2.7 交通运输情况 (13)三、施工准备 (13)四、拟投入的人员及机械设备 (14)五、施工工艺及方法 (15)5.1注浆工艺 (15)5.2工艺要点及技术措施 (16)5.3注浆效果检查 (20)5.4注意事项 (20)六、注浆管理流程 (21)七、质量、安全、环保和职业健康保证措施 (23)7.1 质量控制及检验 (23)7.2安全保证措施 (29)7.3、环保和职业健康保证措施 (31)珏山隧道岩溶注浆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围及原则1.1编制依据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铁道部相关规章制度,国家、铁道部颁发的现行规、规程、验标等各项技术标准和有关的法律、法规。

2、《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3-2010);3、《高速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规程》(Q/CR9604-2015);4、《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TB10063-2007 J774-2008);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4-2009);6、《大西铁路客专公司工程建设项目隧道施工管理办法(修订)》大西铁工管〔2016〕44号7、《大西铁路客专公司工程建设项目隧道注浆管理办法》8、《新建太焦高铁段站前工程TJZQ-10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9、《珏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10、关于开展在建铁路隧道、路基基底岩溶探测工作的通知(工管质安电[2013]198 号)11、施工前期踏勘、调查、采集和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12、我单位拥有的科技工法成果和现有的企业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在同类铁路施工中所积累的丰富的施工经验。

1.2编制围适用于太焦铁路TJZQ-10标段珏山隧道起讫里程为DK302+700~DK316+121,隧道长度13421m,岩溶注浆段落。

1.3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部颁规、规程和规则等技术标准的原则铁道部颁发的现行各项施工技术规、规程,技术方案编制中将严格遵守这些行业标准并将其贯穿于整个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当中。

2)全面响应投标文件和设计图纸要求的原则在充分领会投标文件要求和设计意图的前提下,结合现场调查情况及我单位的实际施工能力和水平,力求工期、质量、安全和技术方案等各方面能充分满足投标文件和设计图纸要求,并相应制定出完善的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确保各项目标的实现。

3)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原则以项目质量目标为标准,制定创优规划,严格执行现行铁路质量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确保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规及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必须达到100%,实体工程质量零缺陷,实车最高检测速度达到设计速度的110%,开通速度达到设计速度。

施工中以质量安全为核心,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安全工程,坚持“百年大计,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方针,杜绝较大及以上施工安全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火灾爆炸事故;杜绝因建设引起的较大及以上铁路交通事故;遏制一般生产安全事故;遏制因建设引起的一般铁路交通安全事故。

4)坚持文明施工,注重环保和水土保持的原则精心组织、严格管理、文明施工,在方案的编制上力争把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并制定出详细的文明施工和环保措施,严格执行“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把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与工程安全、质量和进度放在同等位置管理。

5)力求施工方案的适用性、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管段工程特点,搞好劳力、材料、机械的合理配置,推广“四新”技术,采用成熟可靠、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力求施工方案的适用性、先进性相结合,做到施工方案科学适用、技术先进,确保实现设计意图。

6)施工过程标准化原则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将严格落实“六位一体”和坚持“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管理要求,以施工质量安全为核心,依据项目管理理论和系统工程理论,按照先进性、系统性、统一性、文化性的要求,以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等现代化手段为支撑,强推“架子队”管理模式;以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置标准化为基础,强化现场管理标准化和过程控制标准化,全面实现建设管理标准化的目标。

二、工程概况2.1线路概况1)本隧道位于市泽州县,进口里程为DK302+700,出口里程为:DK316+121,全长13421m。

珏山隧道线平面位置见下图所示。

2.2主要技术标准本标段为新建至铁路段正线,线路的主要技术标准如下:⑴铁路等级:高速铁路;⑵正线数目:双线;⑶设计行车速度:250km/h;⑷线间距:4.6m;⑸最大坡度:一般20‰,困难30‰;⑹最小曲线半径:一般3500m,困难3000m;⑺牵引种类:电力;⑻列车类型:动车组;⑼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⑽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⑾调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

2.3主要工程容和数量2.3.1主要工程容本隧道位于市泽州县,进口里程为DK302+700,出口里程为:DK316+121,全长13421m。

其中Ⅴ级围岩共1586m,占隧道总长的11.82%;Ⅳ级围岩3230m,占隧道总长24.06%;Ⅲ围岩共4688m,占隧道总长34.92%;Ⅱ级围岩3917m,占隧道总长29.18%。

隧道进口~DK303+923.01802段位于直线段上;DK302+923.01802~DK305+628.44600段位于r=5000m左偏曲线上。

DK305+628.44600~DK315+417.01558段位于直线上。

DK315+417.01558~隧道出口段位于r=4500m左偏曲线上.隧道进口~DK308+000段位于17‰的下坡;DK308+000~DK315+200段位于9.5‰的下坡。

DK315+200~隧道出口段位于6‰的下坡。

辅助坑道共设置3座斜井,其中珏山隧道1#斜井长976m,采用双车道无轨运输。

珏山隧道2#斜井长1001m,采用双车道无轨运输。

珏山隧道3#斜井长963m,采用双车道无轨运输。

斜井与隧道平面示意图如下。

2.3.2主要工程数量工程名称斜井长度m正洞长度m开挖m³混凝土m³喷射砼m³钢筋t 钢支撑t珏山进口1760 232890.230 51614.067 12374.950 1051.051110.272.4 征地拆迁情况(1)珏山隧道出口:中国铁塔公司移动和联通通信基站(2座)待拆除。

2.5 主要工程特点2.5.1 外部环境特点(1)施工协调难度大珏山隧道位于泽州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

同时,按照功能区调整报告的要求,隧道弃砟必须运输至保护区以外,施工协调难度大。

运输道路途经军事管理区,施工协调难度大。

(2)大临设施布设困难珏山隧道施工便道主要走行于山区,需要新修的进场便道较长,地形复杂,修建难度大,供电供水通信困难。

(3)环水保要求高线路穿越或经过多处自然保护区和环境敏感点,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要求较高。

要严格控制弃碴场、临时工程、隧道等工程施工,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2.5.2工程部特点(1)珏山隧道属于全线重点工程,隧道全长13421m,最大埋深270.5m。

围岩性质主要为:黄土、泥岩、灰岩、砂岩。

隧道洞身先后经过 10 条断层。

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塌方、突水突泥、冻害、地表水土流失、大变形。

(2)隧道下穿村庄附近,下穿晋新高速公里,晋线等有可能引起地基沉降。

(3)珏山出口存在土石分界,有可能引起洞身偏压可能性。

(4)由于岩层裂隙发育,断层储存在富水的可能性。

(5)2号、3号斜井、正洞出口、洞口地形陡峭,存在落石现象。

2.6 自然特征2.6.1 地形地貌隧道区位于市泽州县金村镇,地貌形态总体属于区。

进口地面高程718.34m,出口高程557.61m。

中间地段主要以为主,地形切割较浅,其中沟谷发育,海拔在511.93—850之间,最高点位于金村镇东峡村北岭,海拔850m,最低点位于大箕镇东坡沟处,海拔511.93m,相对高差338.07m。

沿线地表多覆盖黄土,局部基岩裸露,地表植被不太发育。

2.6.2 工程地质A、地层岩性隧道区围主要分布地层为细角砾土、新黄土、老黄土、泥岩、砂岩、石灰岩、泥灰岩、角砾状泥灰岩、角砾状石灰岩、白云岩。

B、地质构造本区位于晋豫两省相邻地区,以晋东南山字形构造为主,山字形构前弧西翼西起曲沃、绛县一带,东翼出省界至、汲县一带,脊柱南起泽州周村,北至泌水沛庄出区界至安泽、长子一线,弧顶在济源和泌阳之间,东西长约220km,南北宽约100km,本区位于山字型构造的中、北部。

隧道洞身先后经过10条断层。

2.6.3 水文地质A、地表水测区河流不发育,冲沟水流主要受季节性控制,丰水期冲沟可见水流。

B、地下水本区地下水主要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赋存于裂隙、溶洞、溶隙中,局部水量较丰富,主要分布于古岩溶发育段落,向斜区域,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水位、水量随季节性变化明显。

雨季水量较大,旱季水量相对较小。

C、隧道涌水量预测珏山隧道正洞涌水量预测正常涌水量Qcp=32335.96m3/d,最大涌水量Qmax=95045.98m3/d,预测涌水量结果如下表所示:珏山隧道正洞预测涌水量分段表辅助坑道预测涌水量结果表2.6.4 气象特征本标段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降水量多集中在七、八月份,季风气候明显,按对铁路工程影响的气候分区-为温暖地区,高平-晋中为寒冷地区。

2.6.5 土壤最大冻结深度本标段土壤最大冻结深度0.37m。

2.6.6 地震动参数根据GB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以及《至客运专线地震安评报告》,结合实地调查情况,地震参数里程划分如下:DK302+647.55~DK327+199.91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VI 度)2.6.7 不良地质(1)滑坡滑坡多发育在沟谷两侧斜坡上,可形成滑坡群、大型滑坡、小型滑坡、滑塌、溜塌等。

线路通过应根据不同的滑坡规模选择合理的措施,对于滑坡群、大型滑坡必须避让,对于小型滑坡、滑塌、溜塌优先避让,其次考虑工程治理措施。

(2)崩塌落石沿线山区出露有泥岩、砂岩、石灰岩、页岩等地层,受构造运动的影响,节理裂隙发育,岩体完整性差,加之差异风化,临空面易发生崩塌落石。

相关主题